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的倡议构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新联系,开拓了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新局面,而既有商务背景又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则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势。针对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为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造新环境。本文从“一带一路”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趋势出发,结合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课程优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刘甲元,上海立达学院。
引言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立足于新的发展契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积极建立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联系,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新局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是打造“共赢”局面的关键。经济交往、语言先行,高校商务英语作为培养具有商务背景英语人才的重要专业,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供应优势逐渐凸显。但是面临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的人才需求新局面,高校商务英语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面临着严峻的转型。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趋势
商务英语专业是基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个复合型专业,培养具有商务背景的英语人才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当然,商务英语并不是简单的“商务 英语”,其在课程设置方面着重人才的复合素养,即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了解英语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还应加强思维锻炼,具备快速处理各种商务信息的能力。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在“合作共赢”的推动下与沿线国家签订的一些技术协定,这些技术协定的落实对于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要。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来看,一方面单纯的英语人才数量“过剩”,另一方面具备跨文化素养与商务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却严重不足,这种供需之间的错位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推进。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从时代发展需要出发,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趨势,认识到传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在夯实人才英语与商务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外商务经验的培养,以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顺畅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但是从目前一些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来看,从目标构建、课时安排,到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构设计等方面难以凸显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因此,难以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充足而优质的人才。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有:“英语 商务知识”模式,即一些学校在大三对专业英语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划分,其中,选择商务方向的学生就会进入商务英语专业,并在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课程。这种课程模式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的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事务方面知识不够全面,因此,难以适应跨国商务交流,更无法胜任“一带一路”背景下专业的基础服务。“英语 汉语商科课程”模式,即一些学校由于商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在大一、大二主要以纯英语基础课程为主,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增加中文商务课程,并利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教师代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像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嫁接、“杂糅”,学生不仅英语基础不扎实,商务课程的学习也缺乏系统,因此,难以在实际的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商务英语”,即在课程设置之初就体现了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市场营销英语、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课程学习中,将英语与对外贸易实务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英语 专业”模式,即一些学校与国外高校积极合作,并根据其商务英语标准进行课程设置,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重商务英语基础课程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开展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主干课程,且课程教学采用全英语的方式。这样的课程模式相对完善,且一些高校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商务管理、国际经济法等商务英语专业体系。
上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各有优劣,但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发生变化,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商务英语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失衡,学校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课程学习上,缺乏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培养,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对外贸易对人才的应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失去了侧重;商务英语专业课开设缺乏严格的顺序标准,虽然从基础课程到发展课程的整体顺序比较科学,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却缺乏对课程之间关系的综合考量,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同类课程存在重复现象,一些商务课程在内容上本身就存在重复性,学校在课程研究中没有给予应有重视,增加重复教学比例,浪费了课程时间,降低了专业教学效率。
三、“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策略
从上述问题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高校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的仍然比较传统,缺乏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质性调整与创新,因此,影响了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输送。针对此,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立足文化,注重跨文化人才培养。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中,高校应积极扭转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相融合,利用文化交流推动对外交往的顺利进行。对外贸易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文化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商务英语人才能否融入到英语文化中来,能否在开展经济交流的同时兼顾对方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方面的心理需求则直接影响经济合作的顺利与否。基于此,高校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开设文化课程,增加英语文化课程比重,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在商务经济实践过程中强化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发展。 2.面向就业,完善商务英语课程结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面已经阐述,目前高校在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导致大批英语专业学生无法获得与专业素养相匹配的岗位。针对此,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高校应深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趋势与岗位特点,并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课程设置中,高校一方面要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设置必修课程,夯实学生的商务英语基础;另一方面根据“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方向,设置特色课程,如根据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结构,设计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教育、管理等课程,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3.加强管理,支持学生考取专业证书。商务英语的专业性极强,而专业证书则是衡量学生专业性的重要依据。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证书管理,帮助学生顺利获取相关证书,以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实力。在相关证书管理中,高校首先应转变态度,主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证书作用,并在不同学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证书考取信息,帮助学生制定“考证”计划,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其次,在学分设置中适当调整相关比重激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证书,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含金量”较高的证书的管理和引导,例如在BEC考试中,学校应在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教辅资料,针对阅读、听力、写作考试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并提供考试手册,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进行确定等;最后,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在学校官网中提供报名链接,及时答疑解难,为学生报名、备考提供便利条件。
4.调整比重,平衡理论与实践课程。商务英语的实践性较强,单一的理论课程教学会让学生陷入听不懂、不会说的尴尬,因此,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不仅夯实学生的商务英语理论基础,还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为未来参与对外贸易实务做好准备。在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比重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英语、听力、口语课程的完善,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贸易新特点,为学生提供英语基础训练素材,奠定商务英语基础;另一方面拓宽实践空间,如在大三、大四阶段可以利用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涉外企事业单位中来,并在翻译、文秘、商务谈判等工作中真实接触对外贸易实务,以打破课堂模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实习与工作中锻炼英语表达,积累商务经验等,进而推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拓展的有效融合。
四、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与关注。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亲密,而这必然会对高层次复合型的跨文化交流人才产生巨大需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之一,应根据“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以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娟.“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04):87-88 91 122.
[2]王宏宇.“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7):47-49.
[3]刘静.“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138-140.
[4]陈宁.河南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J].现代商贸工業,2017(36):154-155.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刘甲元,上海立达学院。
引言
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立足于新的发展契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积极建立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联系,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新局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是打造“共赢”局面的关键。经济交往、语言先行,高校商务英语作为培养具有商务背景英语人才的重要专业,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供应优势逐渐凸显。但是面临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的人才需求新局面,高校商务英语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面临着严峻的转型。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趋势
商务英语专业是基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个复合型专业,培养具有商务背景的英语人才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当然,商务英语并不是简单的“商务 英语”,其在课程设置方面着重人才的复合素养,即在英语学习中不仅要了解英语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还应加强思维锻炼,具备快速处理各种商务信息的能力。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在“合作共赢”的推动下与沿线国家签订的一些技术协定,这些技术协定的落实对于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要。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来看,一方面单纯的英语人才数量“过剩”,另一方面具备跨文化素养与商务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却严重不足,这种供需之间的错位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推进。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从时代发展需要出发,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需求趨势,认识到传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在夯实人才英语与商务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外商务经验的培养,以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实现顺畅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但是从目前一些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来看,从目标构建、课时安排,到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构设计等方面难以凸显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势,因此,难以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充足而优质的人才。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主要模式有:“英语 商务知识”模式,即一些学校在大三对专业英语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划分,其中,选择商务方向的学生就会进入商务英语专业,并在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课程。这种课程模式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的应用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对外贸易事务方面知识不够全面,因此,难以适应跨国商务交流,更无法胜任“一带一路”背景下专业的基础服务。“英语 汉语商科课程”模式,即一些学校由于商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在大一、大二主要以纯英语基础课程为主,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增加中文商务课程,并利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教师代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像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嫁接、“杂糅”,学生不仅英语基础不扎实,商务课程的学习也缺乏系统,因此,难以在实际的对外贸易中发挥作用。“商务英语”,即在课程设置之初就体现了英语与商务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市场营销英语、法律英语、金融英语等课程学习中,将英语与对外贸易实务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英语 专业”模式,即一些学校与国外高校积极合作,并根据其商务英语标准进行课程设置,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重商务英语基础课程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开展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主干课程,且课程教学采用全英语的方式。这样的课程模式相对完善,且一些高校在摸索中逐渐形成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商务管理、国际经济法等商务英语专业体系。
上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各有优劣,但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发生变化,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商务英语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失衡,学校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课程学习上,缺乏对学生专业素养的综合培养,作为一门实用性专业,对外贸易对人才的应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失去了侧重;商务英语专业课开设缺乏严格的顺序标准,虽然从基础课程到发展课程的整体顺序比较科学,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却缺乏对课程之间关系的综合考量,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同类课程存在重复现象,一些商务课程在内容上本身就存在重复性,学校在课程研究中没有给予应有重视,增加重复教学比例,浪费了课程时间,降低了专业教学效率。
三、“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策略
从上述问题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高校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多的仍然比较传统,缺乏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质性调整与创新,因此,影响了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输送。针对此,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立足文化,注重跨文化人才培养。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人才培养中,高校应积极扭转传统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相融合,利用文化交流推动对外交往的顺利进行。对外贸易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文化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商务英语人才能否融入到英语文化中来,能否在开展经济交流的同时兼顾对方在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方面的心理需求则直接影响经济合作的顺利与否。基于此,高校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开设文化课程,增加英语文化课程比重,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在商务经济实践过程中强化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发展。 2.面向就业,完善商务英语课程结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面已经阐述,目前高校在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严重错位,导致大批英语专业学生无法获得与专业素养相匹配的岗位。针对此,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高校应深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趋势与岗位特点,并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课程设置中,高校一方面要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标准(试行)》设置必修课程,夯实学生的商务英语基础;另一方面根据“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就业方向,设置特色课程,如根据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结构,设计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教育、管理等课程,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3.加强管理,支持学生考取专业证书。商务英语的专业性极强,而专业证书则是衡量学生专业性的重要依据。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证书管理,帮助学生顺利获取相关证书,以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实力。在相关证书管理中,高校首先应转变态度,主动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证书作用,并在不同学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证书考取信息,帮助学生制定“考证”计划,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其次,在学分设置中适当调整相关比重激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专业证书,同时加强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含金量”较高的证书的管理和引导,例如在BEC考试中,学校应在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教辅资料,针对阅读、听力、写作考试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并提供考试手册,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进行确定等;最后,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在学校官网中提供报名链接,及时答疑解难,为学生报名、备考提供便利条件。
4.调整比重,平衡理论与实践课程。商务英语的实践性较强,单一的理论课程教学会让学生陷入听不懂、不会说的尴尬,因此,在“一带一路”人才需求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不仅夯实学生的商务英语理论基础,还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为未来参与对外贸易实务做好准备。在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比重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英语、听力、口语课程的完善,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贸易新特点,为学生提供英语基础训练素材,奠定商务英语基础;另一方面拓宽实践空间,如在大三、大四阶段可以利用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涉外企事业单位中来,并在翻译、文秘、商务谈判等工作中真实接触对外贸易实务,以打破课堂模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实习与工作中锻炼英语表达,积累商务经验等,进而推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拓展的有效融合。
四、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与关注。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更加亲密,而这必然会对高层次复合型的跨文化交流人才产生巨大需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专业之一,应根据“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以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赵娟.“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04):87-88 91 122.
[2]王宏宇.“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7):47-49.
[3]刘静.“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138-140.
[4]陈宁.河南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下[J].现代商贸工業,2017(36):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