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威信的树立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威信
  
  教育理论中,教师的威信主要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响力。通俗地说,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教师的威信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第一种威信,只要是教师,人人都会有;第二种威信,则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备的,它是因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而令学生尊重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受到众人的尊敬和信赖。但“威信”与道貌岸然、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同。教师如果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专业造诣深,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学生易接受,要求严格而又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关怀和热爱学生等,便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才是真正有威信的教师。
  同时也要看到,教师要具有全面的威信是很困难的。有的教师在教某种学科方面有威信,而在生活方面有些缺点,便没有威信;也有的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受到学生的尊敬,而由于业务方面的浅薄,也有可能受学生的轻视。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树立多方面的威信。所以教师在业务方面和品德方面都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教师威信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教育实践证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关系。一个教师必须在学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成效。因此凡是教师都渴望自己能够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尤其是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当务之急就是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
  
  二、教师威信的作用
  
  教师的威信对于教育效果影响很大。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积极的,对他所讲授的课,会认真学习,对他的教诲,心悦诚服;相反,没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是会持相反态度的。所以,教育的效果,随着教师的威信的高低而转移,教师威信越高,他的教育效果就会越好。
  由于教师有威信,使得学生对来自教师方面的影响,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意向。教师威信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师影响的正确性
  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确认是真实的、科学的,对教师的教导,乃至一般的言行,都往往不加怀疑地承认其正确,从而能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知识、执行要求。
  
  2.在情感上,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影响
  学生容易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主观的需要,反对任何不尊重教师教导的人和事;他们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往往能引起深刻的情绪体验。有威信教师的表扬,引起学生愉快自豪的情绪,促使学生进一步要求自己表现得更好的愿望,即使没有被教师表扬的学生也会积极地争取表扬;有时,即使轻轻批评几句也能触动学生。而无威信的教师,即使表扬也不起鼓舞作用,学生受到他的批评也不能心服口服。
  
  3.在行为上,能起学生的榜样作用
  有威信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模范,理想人物,学生会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模仿,甚至教师的仪表、走路的动作、姿态、说话的语气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同时,教师的威信还能使学生雷厉风行地按教师的教导行事,使教师的要求,能很好地诱发成学生行动的意向,并积极地指导他们的行动。
  教师威信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有的教师在品德、学识、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威信,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当然是学习的榜样;有的教师,学生公认精通某门学科的知识,是个专门家,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很愿意学好这门功课,但在其他方面不一定有威信;有的教师在大部分学生中有威信,但在少数学生面前没有威信;也有的在少数学生面前有威信,而在多数学生面前没有威信,这可能与教师对学生接触面的宽窄、期待、关心有关。要使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三、教师威信的树立
  
  如何赢得威信,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有威就有信;另一种则认为,有信才有威——这两种观点实际表征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获得教师威信的途径:一种主张由外在权威到内在信服,注重教师的外在权威;一种则主张从内在折服到外在服从,强调教师自我修养素质。那么,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什么呢?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客观上包括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校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等。
  
  1.客观树立教师威信
  一是以师德师风教育为主线,学校认真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载体。
  二是完善机制,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要学校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学校要定期研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四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纳人学校改革和發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奖罚的工作制度。
  三是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都是各级教师的榜样。营造一种人人向上、个个向前的氛围,这样的环境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2.主观培养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是在长期与学生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教师经常不断地满足学生各种合理的需要,是教师能够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在师生交往中,如果教师背离了这一原则,就不能树立真正的威信。
  一是培养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重视并强调教师道德行为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论述体现了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是掌握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包括有灵活的教学策略、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等。同时,还要知识渊博,以渊博的知识来征服学生,如有的教师课前未认真备课,课堂上盲目讲授,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毫无疑问,这将会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认真上好所任学科的每一节课,要花足够的精力去钻研教材,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要有创造性、开拓性、严谨地从事所教学科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学生就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听从你的教诲,自己的威信自然就树立起来了。21世纪的学生视野开阔,思维灵活、自我意识很强,勤于思考,喜欢提问,有时问起问题来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
  三是培养良好的仪表、作风和习惯。教师的仪表指教师的穿着、情态、举止,它是教师精神面貌的体现。教师的仪表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方式,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整洁、大方、端庄是每位教师仪表美的标准。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教师时刻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言语、教态、仪容、表情,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微笑面对学生,对提高自己地威信是很有帮助的。如有的教师精神不振,对事业敷衍塞责;生活上懒惰成性,不讲卫生以及怪动作等不良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而且也会损害教师威信。
  四是与学生平等交往。教师的威信是在长期与学生平等交往中形成的。在平等交往中,一方面师生关系处于亦师亦友亦同志的平等地位,学生容易产生近师亲师信师的心理效应;另一方面,教师主动关心、爱护、体谅学生,满足学生理解和求知的需要,师生感情就会融洽,教师的威信就能迅速在学生中建立起来。
  五是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师生初次见面,特别是上头几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特别敏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度的注意。所以,必须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良好印象,初步建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当然,绝不是说,只要教师给学生留下第一个好印象,教师的威信就形成了。它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的威信才能形成和发展。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六是教师要虚怀若谷,具有包容之心。教师要处事宽容大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老师偶有失误时,你理应坦然承认,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企图用你的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这是最不可取的。同样,我们也要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要使学生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学生。在教育中注意贯彻以表扬奖励为主的原则,尽力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尤其是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特别应禁止讽刺、挖苦、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以及使学生当众出丑的做法。即使在学生中发生不尊重教师而做出有损教师威信的行为时,教师也应该虚怀若谷,不急不躁,慎重处理,禁止与学生争吵。偶发脾气,或许是爱憎分明的表现,但乱发脾气就不好了,既伤感情,更容易降低你的威信。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都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前提就是要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
上个世纪末期我国的教育界就已经树立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高呼着“发扬个性,增强能力”的教育目的,但在一些初高中学校因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培养“高分”学生为主要教学目的,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便显出诸多的不适应,    一、大学生适应能力差的表现    1.对学习观念的转变。低年级同学包括一些高年级同学进入大学后表现出对大学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一直没有转变观念,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的被动接受的观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具有显式处理约束、多目标、多变量和非线性的能力,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关注。NMPC采用滚动时域控制原理
针对目前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行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数字电视广播运行技术现状,并提出了技术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
一、建立以自我负责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1.对自己负责与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负责是一致的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同各种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关系,从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充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如果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严格地完成自己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责任,社会各项事业就会蓬勃向上地发展,各项工作都会顺利有序地推进,人和人之间
高校人才培养的精华部分就是层次较高的研究生群体,因此研究生的德育工作也就成了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结合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特点,提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以应对新时代对研究生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国际形势多变,研究生德育工作难度增强  我国研究生德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
为了解决矿井深部石门揭煤过程中瓦斯大、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大、工期长、采用工作面抽采瓦斯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对火烧铺矿区段石门煤层群穿层钻孔抽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现有
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浪潮,研究生教育迅速应对新经济、新文化所带来的挑战,把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结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广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实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承担科教兴国的重任。  正是基于上以上考虑,大庆石油学院依托石油企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率先在大庆油田建立校外研究生创新基础地,以探索和实践研究生创新教育。大庆石油学院在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
自适应鲁棒控制理论是基于自适应控制对诸如外界干扰、量测噪音、时变参数、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欠缺鲁棒性的特点设计控制系统,结合了自适应控制(AC)与确定性鲁棒(DRC)控制二者的优点,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针对具有重复作业性质的运动控制系统,提出自适应鲁棒重复(迭代)学习控制方法消除周期性跟踪误差。引入终端吸引子,设计重复(迭代)学习有限时间控制器,获得系统跟踪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国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体育经济市场化的各个层面控制体系严重滞后,这将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奥运的申办成功,促使我国体育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体育市场控制体系。因此,建立现代体育市场控制体系的任务已经迫切的摆在我们面前。  20世纪90年代末期,改革中提出了“体育产业化”的口号,但其实际改革工作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