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里结姻缘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一条新闻在村里炸开了锅———在城里大公司上班的李娜娜要回老家种地了。听说这事儿的村里人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咋啦?这闺女犯啥错了?多好的闺女啊,在村里时啥都好,咋一出去就学坏了……村里人惋惜地感叹着。
  关键时刻,驻村大学生干部邵辉伸出了援手。娜娜相中了靠近公路边的一大块地,通过邵辉牵线搭桥,娜娜流转了十八亩土地,签订了二十年的合同。娜娜把近几年上班攒的钱都拿了出来,加上邵辉帮忙从农村信用社贷的款,总投资四十多万,准备建一个葡萄种植园。
  十八亩地不算少,可距离娜娜的目标却足足少了两亩,而且这两亩地就在娜娜流转土地的南边。邵辉百般做工作,说尽了好话,那两亩地的主人就是不同意流转。而这两亩地的主人,正是娜娜的姑妈,看着娜娜长大的李莎。村里谁不知道李莎最疼娜娜,见此情景难免议论纷纷。邵辉和村干部一次一次登门做李莎的工作,李莎就是不松口。娜娜也几次上门去求姑姑,可李莎一听是她的声音,干脆关上门,来个小鬼推磨———不见面。娜娜无奈之下,搬来爸爸妈妈当救兵,二位老人跑了两趟,反而被李莎抢白了两通。
  姑姑的工作做不通,娜娜干脆放弃了努力,开始着手葡萄园的起步工作。
  娜娜先在地中间打了一眼深水井,然后租车开沟,雇人栽上了葡萄树苗,立上水泥柱,拉上铁丝。很快,葡萄园像模像样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惊奇地看着这个走出农门的闺女,每天忙着给葡萄掐尖、打蔓、除虫……这些都是耗工夫的细致活儿,娜娜和爸爸妈妈在地里蹲着、爬着,从天明忙到天黑。
  唉,学知识有啥用啊,上完大学还不是照样回家来种地;再看看这老两口,费那么大力气供出来个大学生,这么大年纪了照样在地里薅草……村里人看着娜娜一家人累得又黑又瘦,一个个摇头叹气。这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李莎,她那二亩地紧挨着葡萄园,和娜娜一家人见面的时候自然就多。每一次娜娜都亲热地打招呼,可是李莎只要看见娜娜,总是拉长了脸,不跟娜娜说话。
  第一年,葡萄苗长得又粗又壮,翠绿喜人;第二年,葡萄树竟然挂果了。娜娜也不让爸爸妈妈帮忙薅草了,在葡萄地里放养了几百只白鹅。白鹅不吃葡萄叶子,只吃地里的草,这一下就把除草的人工省了,娜娜的爸爸媽妈轻松了很多。李莎见不到哥嫂在地里干活,在自家的二亩地里探头瞅瞅:哦,原来地里的草都让鹅啄吃了。李莎嘴里嘟囔着:哼,小妮子心眼子不少哩。杂草少了,病虫害也就少了,当然也省下了打药的钱。纯放养的肉鹅值钱,到年底,这几百只鹅,收入怕不有三四万!
  葡萄熟了,因为都是无公害管理,味道甜美,汁水丰富。娜娜摘了几串紫红的葡萄,请爸爸给李莎送过去:“爸,您给俺姑姑送去尝尝吧。”
  没想到,李莎看到葡萄,却不领情。“哼,俺没见过葡萄,也没吃过葡萄啥味道,俺吃不起,俺也不想吃。”李莎撇着嘴。
  “妹,咋了?这是你侄女的一点心意,拿住吧。”当哥的赔着笑脸说,“孩子既然想种地,咱就顺着她,等她累得实在不想种地了,自然该回去上班了。”
  “你拉扯个闺女容易不?供应她上大学,这些年花了多少钱?现在放着城里的好工作不干了,跑回家来种地,你不嫌丢人,我都嫌丢人!”李莎把哥哥往外一推,“啪”一声门关上了,“她不回城里上班,我就不认她这个侄女,也不会吃她的葡萄!”隔着门缝,李莎又撂出来一句狠话。
  第三年一开春,娜娜请邵辉帮忙设计制作了个“娜娜葡萄采摘园”的广告牌,挂在公路边上。她和爸爸妈妈每天在葡萄园里忙活,邵辉有事没事也去葡萄园里帮忙。
  暑假的时候,满园的葡萄成熟了,紫的紫、红的红,晶莹剔透,闪着诱人的光泽,煞是好看。
  娜娜每天请放暑假的学生来帮忙摘葡萄,一箱一箱地摞在路边,镇上的快递点儿就开车拉走。摘葡萄的学生回家时,娜娜都让他们往家里捎几串葡萄,说是请家里的老人尝尝。
  村里人这才知道,娜娜的葡萄园虽说是采摘园,其实走快递卖给外边的更多。
  没几天,娜娜葡萄采摘园的公路边就停了不少小车。车上下来的都是穿着休闲服的城里人,有的带着老爸老妈,有的带着欢蹦乱跳的孩子,说说笑笑进了葡萄园,进行品尝、采摘。临走时,都摘了几箱子。娜娜知道,这些人好多是帮忙摘葡萄的学生发了朋友圈引来的。
  半个月过去,连采摘带快递,葡萄园的葡萄差不多都处理了。就是南边靠近李莎玉米地的葡萄,因为被高高的玉米秸挡住了阳光,还没上色。
  那天,邵辉正陪着他的几个同学在采摘园里摘葡萄,忽听得有女人在路边破口大骂:“这是哪个偷吃嘴的,偷吃俺的棒子!”这儿的村民管玉米叫“棒子”。
  邵辉赶紧过去看,骂人的正是李莎。“别骂了!”邵辉绷着脸嚷,“你也不听听,现在还有几个骂大街的?这会儿谁还不讲文明?”
  “咋啦?我的棒子叫人偷了,我就不能骂两句了?”李莎看邵辉和她接上话,越发恼了,“你这个驻村干部,吃河水长大的?你咋管那么宽?”
  “对!我就是吃河水长大的。”邵辉气得脸也红了,“你数数吧,少了多少棒子?我赔给你,就是不允许你骂街!”
  李莎一蹦回到地里,“来吧,你过来数数吧!你看看,你看看……”她使劲摇晃着玉米秸,突然亮光一闪,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她低头看看,是一块钱的硬币;再晃晃另一棵,又掉下来一块钱的硬币。李莎剥开剩下的棒子皮儿,看看,好几棵都有。有几棵没有的,在另一棵上有张十块的纸币。“您咋不骂了?”邵辉撇着嘴,“这年头,谁还会在乎三两块钱,人家吃你个嫩棒子,你听听你,啊,就像一个泼妇似的骂大街……”
  “你……”李莎嘴里还在犟,“这是我的心血,偷我的我就得骂……”
  “你这些棒子就是长熟,能卖几个钱?你要是因为生气得了病,就不划算了。”邵辉说,“别说了,你这二亩地的玉米棒子包给我吧,给你三千块钱,咋样?”
  李莎转转眼珠,瞪着他:“说话算数不?”邵辉伸出手:“咱击掌为号!”“啪”———俩人的手掌拍在一起。   娜娜有点担心,小声问:“你把这些嫩玉米棒子咋办?”
  “嘿嘿,有办法。”邵辉笑了。
  邵辉在“娜娜葡萄采摘园”的牌子旁边另立一块牌子:体验农家生活,采摘嫩玉米。没几天,连快递带来人采摘,二亩地的玉米也被人掰完了。邵辉一个电话,来个打玉米秸的旋耕机,“突突突”几个来回,玉米秸秆都被打碎了。
  “我还准备砍了棒子秸当柴火烧呢,你给我打碎了干啥?”李莎不乐意了。
  “你不会装不知道吧?为了减少污染,喇叭上可是经常吆喝不让烧柴火灶了。”邵辉掏出一千块钱,递给李莎,“再给您加一千,买液化气烧吧。”
  “啊?你咋又给我一千?”娜娜愣了。
  “哪是我的,还是卖的棒子钱。实话说,棒子一共卖了四千块。”邵辉解释说。
  不久,南边的葡萄也都着色了,很快又被人采摘完了。
  把园里的葡萄卖完后,娜娜就把葡萄园门口采摘园的牌子摘下来了。
  李莎急急忙忙过来了:“娜娜,你不干了吗?”一看姑姑来,娜娜的眼泪就下来了:“姑姑,我是哪儿做得不对,您该说就说该骂就骂,您不该不搭理我啊……”
  李莎揽住娜娜的肩头:“孩子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盼你上好学,好在城里上班,也给你姑姑长点儿脸,可是你咋偏偏还回来种地呢?孩子,你爸爸妈妈拉扯你不容易啊……”
  娜娜抱住李莎,哭泣着:“姑姑,要不是爸爸把我捡回家,我恐怕早就让狗撕吃了……我也想把爸爸妈妈接到城里去,可是他们咬着牙就不跟我去城里,说是过惯了老家的日子。正好我也有意发展新农村事业,干脆回来种葡萄,还能陪在爸爸妈妈身边,一举两得。他们把我养大,我不仅要给他们养老送终,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李莎知道自己没看错人,哥哥在路边捡的这个弃婴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于是含着眼泪笑了:“孩子,既然你有这心,姑姑也不挡着你了。可你把牌子摘了干啥?葡萄卖得好好的!”
  娜娜说:“我这些葡萄园都卖出去了,邵辉联系安装摄像头去了,人家是一小块一小块买的。以后我只管给人家管理,等葡萄熟了,给人家寄过去就中……”
  原来娜娜在朋友圈发了动态以后,她的大学同学一传十十传百,有越来越多城里的白领来认领了一小块地一小块地的葡萄园,给娜娜钱让娜娜帮忙管理,各人可以随时在线察看葡萄的生长情况。虽说在都市,也算有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好好。我那二亩地也给你!”李莎再次含泪笑了,“孩子,听人说,葡萄也得剪枝,我看这葡萄藤都这么长了,你们咋还不剪?”
  “现在不该剪枝呢,我准备多留点插条,让大家伙儿都種上葡萄,种的越多越好,才会有更多更大的客户奔咱这儿来,这叫规模效应。让咱庄上的人都富裕起来才好呢。”娜娜解释说。
  李莎从衣兜里掏出一沓百元钞票来,拍到娜娜手里:“孩子,你有这份心,当姑姑的支持你,这钱就当姑姑送的一份陪嫁给你,好好干吧!”
  “不要不要,姑姑,我不能要你的钱……”娜娜连连推辞。
  “再不拿着,姑姑就生气了。”听李莎这样说,娜娜才接住了:“姑姑,我给您说实话您可别生气,您的嫩玉米棒子是邵辉故意掰的,他看您的玉米棵太高,影响葡萄着色……”
  “哼,他那小心眼我还看不出来,咋?你看上他了?”李莎皱起了眉头,“他能看上咱不?按说他在村里住两年,就该提拔了……”
  “我坚决在农村干一百年———”身后,邵辉拉长腔调唱了一句《朝阳沟》,李莎吓了一跳,邵辉朝李莎深深鞠躬:“姑姑您放心,我会死心塌地跟着娜娜过日子。”
  “人家答应了吗,你就腆着脸也跟着喊姑姑?”娜娜嗔怪着,却抿着嘴儿笑了。
其他文献
这两天,周良军正为入股款发愁。上周,几个大学同学在一起聚会,混得最好的班长告诉他们一个赚钱的好门路,入股他所在的网络金融公司,利息是银行的好几倍,入股金二十万起步,且入股款可随时撤走。虽说投资有风险,可班长已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好几年,挣了不少钱,还买了辆宝马。有个同学去年就入股了,拿到了三万多利息,比存银行强多了。周良军家中正好有二十万存款,可老婆死活不愿意入股,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周良军正考虑
期刊
唐朝有名的将军薛仁贵,自幼贫困出身,一家人以种田为生。后遇唐太宗征伐辽东,薛仁贵报名当兵,开始军人生涯。他骑马射箭,勇猛顽强,出生入死,屡建战功,深得皇帝器重,步步升职,做了将军。那年,薛仁贵平定辽东后回到京城,皇帝立即召见,并设宴款待他。皇帝称赞他是个忠臣,薛仁贵说:“天子有急,我们臣子怎能怕死呢?”皇帝非常高兴,赏他一匹骏马,并告诉他:“天山一带外敌十分嚣张,聚集了十几万人马,每天派几十个骑兵
期刊
早先,在中国的东海上有一座仙山。多少年来,令无数的人为之向往。道教称之为“洞天福地”。“洞天”意思是在山中有洞室可以直达上天,是仙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古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仙山。  这是一座什么山呢?《山海经海内北经》云:“蓬莱山在海  中,大人之市在海中。”所谓大人,就是仙人,“大人之市在海中”,即海中有不死之乡。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
期刊
明朝嘉靖年间,在江南泾县石桥村,有一位汉子叫马大树,他家有户邻居,是远近闻名的大户,户主姓沈,人称沈大户。这天下半夜,马大树睡醒一觉,去羊圈添草料。  馬家的羊圈在屋子的西面。马大树正向羊圈走去,忽然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他一转身,悄悄循声走去。  马家屋子的东面是一块空地,马大树来到空地上,听见那奇怪的声音不仅继续响着,而且音量更大了。他借着淡淡的月光,不声不响地爬上了屋子旁的一棵大树,向东边望去
期刊
为了书写生态自然小说,我不断扎进长白山腹地体验生活,了解到很多鲜活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地域性极强的故事,比如,最近就刚刚经历了一场“鸭田稻产业项目和野生动物保护之争”的风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背后折射出很多无奈———对于生态大省吉林来说,怎么才能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又兼顾环境保护,是一个严峻的课题。这篇“鸭田稻”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小小插曲,故事是真实的,人物也有原型,在故事里,角色们找到
期刊
四川商人严羽,一生不进烟花柳巷之门,也不近女色,一心专研生意经。所以年近五旬尚未娶妻。后到两广经商一年,便腰缠万贯。  这年正值桃花盛开季节,严羽要回四川老家置田、建屋荣耀乡里。  当时,因有传言说,两广地区常有骗子购置大船,用美女在船上作诱饵,骗得携款归家的富商大贾倾家荡产。因此,严羽十分警觉,所租船必须无一女眷。经他再三查看,租了两只船,一只船自己坐,另一只船载仆人。  船行第二天,严羽站在船
期刊
一桩谜案,四条人命  狄仁杰因得罪朝中重臣,被贬到复州做刺史。上任第二天,就有人来报,说是复州城郊丁家庄出了个灭门案。狄仁杰忙带着捕快,朝丁家庄赶去。  等到了丁家正屋,狄仁杰一进门就看到了倒在血泊里的丁老汉。老汉明显是被人用利器所杀,脖子上有一条深深的刀痕。狄仁杰走进卧室,发现卧室里又有两具尸体。一具是丁家儿媳,她全身并无伤疤,只是面孔酱紫,眼睛暴突,脖子上有一条印痕,明显是被绳索紧勒窒息而死。
期刊
站在姚铭恩老人的院落,被省委党校下派到秀竹岭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唐显志满心好奇:这个破败凌乱的家除了农具与少量日常生活用品外,与其他农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到处散放着尼龙线、竹条、胶水瓶以及各色彩纸。  “姚老爹,你这些东西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啊?”唐书记忍不住询问道。  “做风筝。”  唐显志过去只知道姚家父子三人靠几亩薄地为生,没想到他们还有扎风筝的手艺。问起卖风筝的收入情况,姚铭恩一个劲儿摇头,说惨淡得
期刊
慈禧太后生性繁华,喜欢热闹,尤其看戏,不管春夏秋冬,三天两头要有戏看,每月初一、十五各演一天,端午、中秋、七夕等节演三天,过年从除夕演到正月十六,皇帝皇后生日要演,她自己的寿诞则是前三后四连演七天。为演戏方便,皇宫里造了三四座讲究的大戏台,有时还拿出库中的贡缎裁戏装。宫中有太监组成的南府戏班给她唱戏,若有名戏班进京,必召进宫来,供她享乐。  那一年,河北梆子花旦名伶十三旦侯俊山来北京演出,轰动了京
期刊
最近,茉莉芬芳小区二号楼二单元的业主发现本单元的楼道保洁员换了。以前的保洁员是位年近六十岁的大妈,现在竟然换成了一位二十多岁、名叫张小秋的小伙子。  大家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楼道保洁员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把各楼层的卫生打扫一遍,再把公共地面拖干净就行了。工作强度不高,工资待遇也较低,比较适合年纪大点的人干。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随便找份工作都比当这个保洁员挣得多。  大家想不明白,这个张小秋为啥如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