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症中维生素E对血胆硷脂酶活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维生素E已日渐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不仅用来治疗肌萎缩、不育症、先兆流产与皮肌炎,而且还用来治疗胶元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然而在上述疾病中维生素E对酵素系统的影响明了得还比较少。

其他文献
阿米巴性痢疾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但阿米巴性心包炎则颇为稀少。自1897年Howard及Hoovor二氏发表1例以来,间有病例报告,但为数不多(1)。Ochsner及DeBakey二氏(1943)于181例肝脓肿中仅发现1例(0.6%)(2),Vergoz及Hermenjat-Gerin二氏之689例肝脓肿中只有2.8%破入心包(1)。Carter及Korones二氏于1950年报告1例,并复习文献,
期刊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在某些地区并非少见,我院所在地区气候严寒多变,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之发病率很高,因此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亦较多见。本院内科自1953年7月起至1957年5月底止将近四年期间共收容本病住院患者140余名,今选择可以确诊的138例作一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期刊
近数年来,我国学者们对产后心脏病渐加注意。自1951年黄、王二氏在吾国发现该病以来,迄今以产后心脏病为题报告之病例共35例(1-6)。唯其定义及范畴,各家意见尚有分歧。多数学者认为产后心脏病是临床独立疾患。但其原因至今尚未大白。Blacker氏及Campbell氏早在1907年及1923年即先后指出本病为非瓣膜性心脏病出现于妊娠末期或产后。国内35例报道,除黄、王二氏报告8例中有1例妊娠八个月早产
期刊
原发性非溶血性慢性黄疸症一例报告
期刊
门静脉性肝硬化为一常见之疾病,在肝脏病中占极大之比重。本病在我国虽为常见,但考查医学文献,国内有关门静脉性肝硬化之报道迄今为止仅Wang氏(1936)、朱、金二氏等之二篇。我院在过去七年一个月中(1950年1月至1957年2月)共收治此病146例,兹就观察所及,将其发病率、病因、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问题结合文献作一较深入之分析及报道。
期刊
研究肝性昏迷与氨代谢的关系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巴甫洛夫氏在研究艾克(Eck)氏瘘管时,即发现若给予此类狗以大量肉食,甚易引起中毒;巴氏曾指出这一现象可能与氨代谢有关。其后Burchi氏、Van Caulaert氏等给肝硬化病人以氯化铵,亦发生类似昏迷的情况。近年门腔静脉吻合术逐渐推广,手术后时有患者发生短暂昏迷,在服用多量肉食或氯化铵时更易诱发,此后研究氨代谢与肝性昏迷发病机制的文献逐渐增多。195
期刊
一般将低血糖症的病原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器质性的,包括胰腺、垂体、肾上腺、肝脏以及丘脑下部及漏斗柄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上述的严重病变,低血糖症往往被称为机能性的,例如在禁食情况下,持久而重度的体力劳动后,以及行过胃切除术的患者等所发生的低血糖症即属于此类,假如上述的种种原因皆不存在,机能性的低血糖症即被认为是“特发性”的、原因不明的。对于此种特发性低血糖症病因及发生机制上的研究有两方面的
期刊
肝性昏迷是肝脏病的重笃征象,但其预后并非绝对不佳,有时经过适当处理尚可获救。本文谨就我校内科学院所见肝性昏迷81例略作临床分析,并报告8例谷氨酸钠的疗效。
期刊
在肝硬化中,顽固的腹水是治疗中最令人棘手的问题。形成腹水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下列主要因素:(一)门静脉压的增高;(二)血浆蛋白的降低;(三)钠和水的潴留。关于这些问题,文献上有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近年来对于水和电解质潴留的问题,研究得更多,因此更丰富了对腹水的认识。兹将有关此问题的情况,作一综述。
期刊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并不少见。公元前四世纪,祖国的医学文献中已见有关的记载,灵枢经胀论:“肝病者胁下满而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巢氏病原癖黄候:“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胁下满而痛,而身发黄,名曰癖黄”。西方对本病的研究始于Rokitansky氏(1849),他报告原发性肝癌1例。1911年Golozieher氏从病理学上分本病为“肝细胞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