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热衷用石狮子来把守大门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甚至是印纽上都常常会见到石狮子的身影,可见中国人历来是把石狮子看做吉祥物的。尤其是在建筑物的门前摆放石狮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然而狮子并非中国本土的动物,古人为什么如此热衷用石狮子来把守大门呢?
  狮子原产地在非洲、印度和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通道,狮子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即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这段话的意识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天的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恒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远道而来的狮子开始被中国人接受,并且受到了非常的礼遇,人们习惯称之为“瑞兽”,一时间狮子的地位可与兽中之王——老虎比肩了。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同时狮子在中国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汉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灯下录》中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状,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因此后世就把佛家说法中的声音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正是因为狮子的这些威严,在汉代和唐代的帝王陵墓中出现了石狮子的身影。狮子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来震慑。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在汉唐古石狮子遗物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些石狮子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
  据学者考证,石狮子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对习俗有着明确的记载:“都中显臣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
  古人之所以用石狮子摆在大门或用在建筑上,主要有4种说法:
  第一,驱邪纳吉。古人非常讲究风水学说,有用瑞兽做镇宅驱邪之物的习俗。宫苑、陵墓、府邸都是达官贵族的福地宝地,因此受到格外重视,摆放石狮子正是要驱魔避邪。在民间,人们习惯使用“石敢当”镇宅驱邪,石狮子守卫大门其实也是这个考虑,表现的是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
  第二,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狮子有预卜灾难的功力。据说如果遇到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人们应该采取应急避难的措施。这也是石狮子作为瑞兽的一个体现。
  第三,显示地位。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不论拥有极权的帝王,还是三公九卿,宫殿和府邸门前都要摆放显示地位的石狮子。当然,这些石狮子也是有等级划分的。例如狮子头上的疙瘩雕刻多少有讲究,凡是一品官员府第前的石狮子头上就有13个疙瘩,人称“十三太保”。每减一品,则要减少一个疙瘩。
  第四,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比如北京著名的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
  (摘自金城出版社《中国文化中有关衣食住行的100个趣味问题·住行卷》 主编:李山 作者:默石)
其他文献
什么是不伟大的行业?  不伟大的行业所具有的特点包括:进入门槛低,维持行业秩序的成本大大高于搞破坏的成本;市场玩家众多且分散,没有所谓的龙头老大;不讲行规就是行规,或者只有完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消费者为敌,故意搞信息不对称;员工流动性高且完全没有职业荣誉感;产品技术含量低,模仿抄袭容易……  这样的行业在中国还有很多,电视直销、家政服务、保健品、各种中介、低档餐饮、旅游酒店、系统集成、教育培训
期刊
利用下班时间或节假日去寻找存在消防隐患的场所,并将其举报给消防部门,不到一年时间竟获得奖金6万元,这名“牛人”姓陈,是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的外来务工妹。  2011年10月13日上午,中山市消防局发放第11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金”,合共29.4万余元,其中陈女士以6.05万元奖金,成为本次领奖最多的一位。  据她介绍,其在东凤镇打工,这是第二次来领奖,第一次领了3.25万元。当《新快报》记者问
期刊
引言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看,有时候,无知是一种有知,有知是一种无知,所以无知有时候能战胜有知,这个道理与“没有竞争优势有时反而是一种优势,具备竞争优势很容易变成一种负担”的道理相似。   有优势的人和企业总觉得自己的优势将永远保持下去,因而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轻视无优势者、落后者,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一把双刃剑,正在对自己形成伤害,而自满更加速了伤害的到来,帮助优势的拥有者走向危机和衰败之路。类似的事
期刊
龙井茶的典故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一天,来到龙井村狮峰山下的胡公庙歇息。庙里有个和尚端上当地的新茶,乾隆皇帝本就精通茶,见到此茶,不由得称道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盖碗中,片片嫩如雀舌,茶汤翠绿明亮还阵阵飘出茶香,品饮后更是齿颊留香。乾隆皇帝便问和尚此茶出于何处,和尚回答为小庙自产的龙井茶。乾隆皇帝便走出庙门前去查看,便见庙前有18棵青翠的茶树。他一时兴起就当场封这18棵茶树为御茶树,自此龙井茶名扬
期刊
引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一文(下称“FT文”),文章称:“社保制度建立的初衷是改善人们——尤其是那些穷人的境况,但当这个政策推行之后,它却似乎起到了‘劫贫济富’的作用,让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该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公务员凭什么不交养老保险,却能领取高额养老保险?老一代为国家奉献了一生,财政说补贴,可这点补贴够什么用?企业不想给员工办理社保怎么办……我
期刊
1927年盛夏,武汉三镇依旧热浪滚滚,大江两岸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汪精卫的“七·一五分共”,使中国革命风云突变,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血泊中呻吟、企盼……  8月3日傍晚,一个年轻而资深的共产党人,在苍茫暮色中悄然来到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一幢西式公寓的二楼。楼上,门窗紧闭,酷热异常。他在楼上四周、窗外仔细地察看,一连三天,都是这样,困了就在地板上打个盹,饿了就倒杯开水吃点干粮。他,
期刊
引言 2003年的冬天,正是杨振宁孤独一人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期间,发生了一件他自己绝对没有想到的事:82岁的杨振宁意外地得到上帝赐给他的一位安琪儿——翁帆女士。  许渊冲教授在回忆2003年冬天邀请西南联大老同学为杨振宁定居归根洗尘时写道:“我们几个老同学聚会时,都有夫人陪同,只有振宁一个人孤零零的。大家觉得像他这样有成就的科学家,应该算是没有年龄的人,最好能够续弦,才好安度晚年。果然,不久得到他的
期刊
引言 周扬,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建国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胡乔木,1941年任毛泽东的秘书;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期刊
引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被道德、法律、规则、情感等很多东西所束缚着,也正是有了这些约束,人们才能正常地生活。然而,行为需要约束,内心却不应该被捆绑住。    当我们的内心被很多负面情绪所捆绑的时候,就一定要冲破内心的厚茧,选择积极。当然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要想拥有阳光的心态,需要不断地磨砺。    不以苦难为借口  有许多人都把自己没能成功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平,认为成功的人都是幸运的。其实,
期刊
漂亮是女人的通行证——一句老话而已,也算颠扑不破的真理。明明是糖衣炮弹,最后也不见得赢得美人归,但就是死心塌地讨好她。而那些缺乏视觉效果的女子尽管有的明明是良药,因为苦口,男人常常下不了决心娶她。  婚姻是一把伞。有了它,风雨烈日时自然舒适无比,但更多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把伞难免是累赘。  女人问:你爱我吗?男人答:我喜欢你。男人问:你为什么不接受我?女人答:你能找到比我更好的。看来男女之间喜欢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