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导管两种不同拔除方法的临床观察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导管两种不同拔除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腹膜透析导管拔除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拔管组24例和"pull"组2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导管类型、导管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手术器械、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止疼药物应用情况、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①"pull"组与常规拔管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17.8±2.5)min vs.(68.3±11.9)min,t=-15.923,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233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女98例,年龄17~85(58.69±15.73)岁,行腔内治疗200例,行保守治疗33例。采用简单化随机分组,按7∶3比例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观察指标:(1)随访患者PTS的发生情况;(2)影响PT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3)建立PTS风险预测模型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a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中的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4月—2020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85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40~74岁。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p-TaTME组31例和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Lap-TME组)54例。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病理学指标、保肛率及手术中转率、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功能Wexn
目的探讨佩戴稳定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TMD患者84例,其中男9例、女75例,年龄16~70(29.5±12.0)岁,均佩戴稳定型咬合板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1、2、3个月共5个时间点,对比患者颌面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开口度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并由此判断治疗效果。结果84例TMD患者佩戴稳定型咬合板治疗3个月后,显效11例、有效49例、无效18例、加重6例,总有效率达71
目的探讨双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尺骨干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9月—2017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合并尺骨干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前脱位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6~64岁(平均50.5岁)。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锁定钢板及重建钢板联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抗感染和消肿治疗。术后定期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观察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术后12个月,采用Brober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有限病灶清除内固定联合个体化药物治疗布病脊柱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布病脊柱炎患者44例,均行一期后路有限病灶清除内固定联合个体化药物治疗。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32~65岁,发病时间3~7个月。病变位于胸腰段2例、腰椎32例、腰骶段10例。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2)比较术前与术后3、6、9、12个月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型受体(PTHR1)对骨肉瘤细胞炎症因子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分为PTHR1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PTHR1小干扰RNA组(si-PTHR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i-NC组和si-PTHR1组细胞中PTHR1、血管紧张素原(AGT)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血管生成实验检
目的总结可在假体乳房重建术(IBBR)中充当覆盖物的自体筋膜类型及其手术应用。方法以"筋膜""软组织""乳房重建""乳房再造""假体""植入物""安全性""并发症"和"fascia""softtissue""breastreconstruction""implant""prosthesis""outcome""complication"等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21年3月之前发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尿白细胞介素6(U-IL-6)及尿白细胞计数(U-WBC)辅助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UTI)的临床效能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14例细菌性UTI患者(UTI组)、122例非细菌性UTI患者(非UTI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性别、年龄、U-HBP、U-IL-6、U-WBC、尿白细胞酯酶(U-LE)及尿亚硝酸盐(U-NI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U-HBP、U-IL-6及U-WB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融合肾、异位肾、旋转不良、萎缩肾和肾盂肾盏畸形等异常肾脏中的复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在汉川市人民医院行PCNL治疗的4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存在肾脏旋转不良,12例有重复肾盂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10例为马蹄肾,8例单侧肾萎缩,3例交叉融合异位,1例盆腔肾。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操作。结果一期PCNL术后,39例患者(81%)达到完全的结石清除,另有7例术后残石患者经体外冲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mCRPC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在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化疗加用泼尼松,观察组给予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并加用泼尼松。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治疗前后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0%(27/45)及80%(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