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他是一个高妙的人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会把他往文学人物、理想中的人物上去靠,是因为他有这个特质。”
  
  迟来的熟识
  
  《热道》:您与黄珂是怎样认识的?
  张枣: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还记得是赵野第一次带我去他家,去了一次就上瘾。2005年,我和黄珂已经成了要好得不得了的朋友,有一夜酒足饭饱,只剩了我们俩在客厅的微光里对坐。我忽然有一种既视感,这情景好像以前发生过,此刻我们只是在临摹逝去了的自己的某个夜晚。
  我想起了1985年,一个叫吴时平的老朋友,想起那一场“重庆青年文学艺术协会”,协会成立那天的那场雨。我就问黄珂,那天你是不是也在场,他说,我当然去了。我眼前就浮现出二十年前嬉皮士长发、浓眉大眼的黄珂。对的,我们的“一见如故”不是无缘由的。二十年前我们就在一起玩过。二十年来中国外国到处跑,我居然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热道》:对黄珂最初的印象是怎样的?在您眼里,他是个怎样的人?
  张枣:要说最初的印象,那就有两个了。二十年前大家还很年轻,当时在一起玩的文化人还是蛮多的。黄珂俊气逼人,大家一起玩得开心,但是也印象不深。再次见到的,那简直就是情投意合,从我第一次去他家,到现在我们就没断过联系。他这个人比较高妙,很高级很微妙,也很有趣,做得一手好菜,说话风趣。
  《热道》:很多人都在议论黄门宴,作为一名资深黄客,您对黄门宴有怎样的印象?
  张枣:热闹,什么人都有。有政府官员、各种明星,在北京你叫得出来的明星恐怕有一半来过他家。除了名流,还有很多小人物,各种电视杂志的人。你知道吗,有时候吃着吃着,大家都互相说着很热闹,有点乱哄哄的,你会发现黄珂不见了。他自己跑去角落坐着,乐呵呵地看着你们闹。
  《热道》:在您的印象中,他最有神采的是什么时候?
  张枣:他这个人有两方面,一方面很热闹,非常和蔼,风趣,另外也是一个可以两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安静谈话的人。与我对面的时候,他话锋机智,非常有风采。比如我在《黄珂》这本书前面,很长一篇分几个章节的文章,记录了我和他的谈话。那时候只有两个人,没太多其他人,我们又都没喝酒,那些话挺有意思,他经常话锋犀利地谈一些事情。
  
  他有文学特质
  
  《热道》:黄珂是怎样聚来了这么多人呢?
  张枣:他不是故意的,只是人好,朋友多,朋友带朋友嘛。
  《热道》:您觉得为什么他每次都很照顾新来的朋友,是什么特质使他有这样的耐心和能力让每个人觉得舒服?
  张枣:他就是这样做了,他是一个很好的主人。大家都在他家的时候一特别能表现这一点。那是一种和悦的散淡。你看他不谈文学吧,其实他这个人特别文学,那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会把他往文学人物、理想中的人物上去靠,是因为他有这个特质。我在国外的时候会想起他,想起和他一起呆着,就是很舒服的。
  《热道》:他跟大家谈生意上的烦恼吗?
  张枣:不会。我们一般都不说这些,闲聊,就是不说事,不说具体的事。他很少说自己的烦恼。
  《热道》: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喜欢谈论什么样的话题?最近几年他有变化吗?
  张枣:各种方面,他挺博学的,尤其是喝了酒的时候,大家都话多,历史、政治、体育,我们谈的很广,他的兴趣很广泛。他没变化,基本上就是胖了一点。
  《热道》:黄门宴里,您最喜欢哪一道菜?
  张枣:随意的,蘑菇炒猪肝。他那个菜都不是跟哪里学来的,就是几种材料,那么随意搭配着做,味道就是那么好。我们说什么人品做得什么菜,有时候想想还真是这样。他老是说随意,但是就让人觉得舒服。
  《热道》:你觉得《黄客》好玩吗,有没有想过把它办大一点,建一个黄客的网站?
  张枣:不好玩我们就不玩了。我们在一起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策划,那些精心策划的东西都是年轻人的想法。
  《热道》:很多年以后,黄客们再次聚在一起,那样的场景有设想过吗?
  张枣:我去他家一是为了好吃,一是为了和他聊天。别人怎么想的,差不多也是这样。以后也差不多吧,我们都不固定的,未来不可预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其他文献
杨修的死成全了这个词语。人们找到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生活状态再生动不过的形象比喻,这就是鸡肋。  而对于“鸡肋”本身而言,用逻辑学来解释“性质的表象因感觉的差异而不同”,那么,“鸡肋”现象投射在不同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必然也会呈现出各色各异的样态。  “鸡肋”在宏观意义上的绝对性,并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层面的相对性。  李银河说:“‘鸡肋’不是一个客观真理,彼人之肉,他人之毒。”这与“情人眼里出西施
期刊
曾经在书上看到一位香港女作家写的一段话:“我们是不是已处在一个鸡肋世纪?生活上有着太多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人情与事物。上至婚姻、事业,下至中午时分匆匆吃下肚的那个盒饭,都可能是鸡肋。”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一种不见眼泪的悲伤和一种不见血肉的折磨。  平庸生活是一场沙尘暴,足以让每个人的脸都蒙上一层厌世的黄斑。虽然上至CEO,下至车间小工,从性感美丽的中产少妇到除了青春一无所有的女大学生,他们总
期刊
如果说北方丝绸之路是由沙漠之舟——骆驼开拓的,那么南方丝绸之路则是由山地之舟——马帮走通的。  南丝路驿道上城镇的民居建筑、人们的穿戴服饰、饮食卫生、语言特点、思想观念等等,无个与马帮文化有缘。马帮影响所及还带来村镇及城市的繁荣。    20世纪30年代曾与约瑟夫·洛克一起在云南旅行过的埃德加,斯诺有过这样的感慨:“马帮,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字眼,这蕴藏着神秘,蕴藏着不可知的推动力。”在当今社会,至
期刊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亦有不少人认为,鸡肋之无味,恰是无上之味——无味与美味,相对而辩证。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无论如何,鸡肋只是一种客观状态,若要真正认识它,必须先跳出它的维度,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  我们心体与客体本身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大则如宇宙浩瀚无限,小则几近仿佛。而个中关键,全乎一心。  对于心性阙然的人,鸡肋无疑是一首悲怆的交响乐;  对于心性怡然的人,
期刊
摘 要 橡胶树死皮(Tapping Panel Dryness,TPD)是天然橡胶单产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给中国橡胶种植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利用RT-PCR技术分析14个产排胶相关基因在死皮和健康橡胶树树皮中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有8个基因在健康橡胶树树皮中上调表达,其分别是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小橡胶粒子蛋白、橡胶素、蔗糖转运蛋白5、橡胶延伸因子、几丁质酶、HMG辅酶A还原酶和HMG辅酶A
期刊
《热道》:生活中许多如鸡肋的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我们将就着不愿放弃也不愿梦醒,几位对“鸡肋世纪”的说法或现象有什么看法?  李银河:如果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大家对鸡肋的原意上来。简而言之,那就是鸡肋本身的意思:一种让人觉得可有可无的东西。准确地说,鸡肋并没有时代特征。这种现象是古今中外都广泛存在的。我们说件东西是鸡肋,那是一个个体的人对某件事物的主观看法。鸡肋代表了一种选择,而
期刊
吴木生是个“怪老头”,能把各种弃具拼装成“机器人”。从铅笔、碳菁笔素描到压克力、油画、竹比画,无一不是吴木生创作的媒材,这些“破铜烂铁”经过他的巧思,再次获得重生,“变废为宝”让吴木生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    “怪老子就是我的正字标记”,吴木生指着这个用收音机、洗衣机排水管、汽车避震器与平底锅拼装而成的机器人这么说。年届八十岁的他,日前两只腿的膝盖才动完人工关节手术,换了一副人工关节的他,如今体
期刊
陆昕是个将纯粹个人爱好发展成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收藏家,一个用中国古典文化来诠释西方高奢品牌价值的儒商,一个敢尝试鸡腿懂得适时舍弃鸡肋的智者。在尝试鸡腿的路上,他快乐的享受着“快感”。    5岁那年,文革期间,他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物理学家外祖父母一起挤在一间12平米的房间里,听着老人们叙述那些烟云旧事;15岁那年,面对文革抄家退回的一箱古钱币,他由好奇进而迷恋,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种
期刊
一面小自旗    1940年年底,我生于四川绵竹一个农村小学教员家庭,排行老二,家中还有姐妹各一。父母见我从小聪明,于是3岁入学发蒙,9岁那年正好四川解放,进入绵竹县中。年纪太小,约束力太差,所以到了县城里就玩开了心,不小心留了级,到13岁(1954年)才考入当时川西北唯一的重点高中绵阳高中(即如今著名的绵阳市南山中学)。  1957年是建国以后第一次缩减高考录取人数,全国所有大学招生人数是107
期刊
“不要模仿古人,而要像古人一样探寻。”  2009年度金藏羚羊诗歌奖得主胡安‘赫尔曼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强调他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徘圣”松尾芭蕉(1644——1694)的这句传世忠告。这已是赫尔曼第三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松尾芭蕉的敬意,而这样的敬意被当代不同国籍的文人所广泛共持。这位生活在江户幕府时代初期的日本诗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在逝世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吸引着全世界重视的目光,并不断成为焦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