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替诺福韦(Tenofovir,TDF)作为一线用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and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患者时的肾脏安全性,分析影响TDF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广西龙潭医院的初治成人HIV/AIDS的临床资料。对比分别以TDF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联合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依非韦伦(Efavirenz,EFV)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且维持治疗1年以上的成人HIV/AIDS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变化。比较肾功能减退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累积发生率的差异。统计描述分类变量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tudent 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M(P25,P75)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计算基线因素在治疗过程对肾功能影响的风险比。
结果441例患者中,TDF组232例,AZT组209例。中位年龄42岁(32,51)岁,中位体质量55 kg(50,60),平均随访时间(18.5±5.0)个月,83例患者(18.8%)基线肾功能轻度异常。24个月治疗过程中,TDF组的eGFR水平均低于AZ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DF组和AZT组肾功能减退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8%和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7,P=0.001)。TDF组和AZT组CK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4,P=0.022)。年龄(HR=1.148,P<0.01)、基线eGFR(HR=4.193,P=0.002)是增加TDF肾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年龄<40岁、40~49岁、50~59岁、≥60岁对TDF组进行亚组分析,4个亚组CK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1.9%、5.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627,P=0.014)。
结论TDF作为一线用药,可引起成人HIV/AIDS肾功能减退,导致CKD的比例较低。年龄增长、基线eGFR异常是增加TDF肾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暴露于TDF的50岁以上患者发生CKD的比例明显升高,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