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并制定了详细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本文将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以及计算思维的内涵着手分析,提出将计算思维应用到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思维;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计算思维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课程。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内渗透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及技术的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从如何构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以期取得突破,为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1计算机思维内涵
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计算思维的诞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计算思维意识、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三个方面。综上所述,计算思维就是通过简化、转化、仿真、分解和自动化等方法,将一个复杂的、抽象的问题重新阐释成如何求解的思维方法。
2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
设计和施工特点计算思维,涵盖一系列的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维活动,其在可行性三方面的性能,结构和仿真;在有限的确定性和机械,因此计算思维的三个方面的标志也可以被称为思维结构。关于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周以真教授对此形成了系统的观点,她认为计算思维具有六个特征:
2.1概念化而不是程序化
计算科学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音乐不只是关于麦克风一样。计算科学不仅仅是计算机编程。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在抽象的多层次上去思维,意味着远远不只为计算机编程。
2.2基础性而不是刻板的技能
计算思维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是每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能力所必须掌握的,而刻板的技能意味着简单的机械重复。
2.3是人的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的思维
计算思维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是人类赋予了计算机的工作能量与激情。计算机反馈到人类强大的计算能力,人类应该很好地利用这种计算能力来解决各种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
3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3.1不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考试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完全激发出学生们的学習兴趣,更加不能实现与老师的良好沟通。因此,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仅仅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点皮毛,不能做到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应用,更加无法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
3.2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许多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式显得古板、机械化,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对其根本却不能完全理解,这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老师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的一般都是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
3.3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现在中职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仍旧还在讲授传统的教学内容,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老师仅仅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办公软件进行讲解,而对于专业的计算机学生,也只是多了一项VB程序语言的课程。
4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4.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为了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更好的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对传统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可以将更多探索性、启发性的内容融入教学工作中,从组织方面工作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使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然后完成单元知识的分析工作,从而将与计算思维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师便可以更好的利用其调整原有教学方法。
4.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中职的教学中,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必须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中职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要能够了解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
我国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想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因素是教师,改变教师的观念和知识的更新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学习培训,促进教学团队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逐步优化教师在教育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上的分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计算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标准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实现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与有效衔接,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费茵.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3):23-27.
[2]倪婷婷.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111-112.
[3]段亚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J].价值工程,2013(19):230-231.
[4]王益义.体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112-114.
关键词:计算思维;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计算思维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课程。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内渗透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及技术的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从如何构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新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以期取得突破,为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1计算机思维内涵
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计算思维的诞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计算思维意识、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三个方面。综上所述,计算思维就是通过简化、转化、仿真、分解和自动化等方法,将一个复杂的、抽象的问题重新阐释成如何求解的思维方法。
2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
设计和施工特点计算思维,涵盖一系列的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维活动,其在可行性三方面的性能,结构和仿真;在有限的确定性和机械,因此计算思维的三个方面的标志也可以被称为思维结构。关于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周以真教授对此形成了系统的观点,她认为计算思维具有六个特征:
2.1概念化而不是程序化
计算科学不只是关于计算机,就像音乐不只是关于麦克风一样。计算科学不仅仅是计算机编程。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在抽象的多层次上去思维,意味着远远不只为计算机编程。
2.2基础性而不是刻板的技能
计算思维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是每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能力所必须掌握的,而刻板的技能意味着简单的机械重复。
2.3是人的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的思维
计算思维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是人类赋予了计算机的工作能量与激情。计算机反馈到人类强大的计算能力,人类应该很好地利用这种计算能力来解决各种需要大量计算的问题。
3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3.1不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考试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不能完全激发出学生们的学習兴趣,更加不能实现与老师的良好沟通。因此,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仅仅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点皮毛,不能做到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应用,更加无法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
3.2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许多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式显得古板、机械化,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对其根本却不能完全理解,这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老师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的一般都是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在。
3.3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现在中职的一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仍旧还在讲授传统的教学内容,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老师仅仅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办公软件进行讲解,而对于专业的计算机学生,也只是多了一项VB程序语言的课程。
4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4.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为了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更好的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对传统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具体来讲可以将更多探索性、启发性的内容融入教学工作中,从组织方面工作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使教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然后完成单元知识的分析工作,从而将与计算思维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师便可以更好的利用其调整原有教学方法。
4.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中职的教学中,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必须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中职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要能够了解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
我国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想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因素是教师,改变教师的观念和知识的更新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或学习培训,促进教学团队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参与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逐步优化教师在教育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上的分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计算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标准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实现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与有效衔接,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费茵.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3):23-27.
[2]倪婷婷.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111-112.
[3]段亚楠.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J].价值工程,2013(19):230-231.
[4]王益义.体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