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题研究是每个教师除教学任务完成之外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很多教师对此却困惑颇多,本文就从问题的发现,课题研究前的“热身”,生成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这一个流程为序,重点探讨一下如何从身边的问题出发,挖掘出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课题研究 问题发现 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早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神秘的词语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已认识到了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然而,我耳边仍听到不少对课题研究的误解,有的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是一项“苦差事”,只有那些教授、学者才适合专门做研究;也有的认为平时常规教学任务太重,没有时间进行课题研究;还有的教师觉得确立课题需要绞尽脑汁,找不到可以研究和实施的课题等等。这些观点都是把两者对立、割裂开来,并未把课题研究与自己身边的教学发生关联,也没有把课题研究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论文归论文,上课是上课,说的、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样的课题研究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课题研究与身边的日常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迫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变,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课题研究呢?
  一、问题的发现
  这里的问题,就是教师将工作中碰到的困惑、矛盾提炼成可以开展研究的主题,并着力去解决的问题。而研究的起点,就是要从发现身边的问题起步。
  1.始于教师对“不明”情况的探究。也就是教师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进行的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
  2.始于教师对平时教育现象的追问。也就是教师把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作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也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
  3.始于日常教学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二、课题研究前的“热身”
  1.寻找理论与信息的支持,在日常学习中优化自己的知识背景。一般教师开始进行研究时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晰的,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思考、交流探讨,会使问题逐渐清晰化,并提出针对性的行为和改进措施。这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眼光,并学会将这些问题、矛盾用研究的术语转化为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要注意信息收集,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知识背景。
  2.寻找专家与身边同伴的支持,在交流中激发灵感,启发思路。我曾经只满足于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没有往深层的问题去想。在校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于漪的《语文教学谈艺录》、钱梦龙的《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书籍,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单凭自己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调动兴趣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基于经验而高于经验的理论要求则是通过“兴趣”“学画”,把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人类本性激发出来,并应因学生的不同特点,形成学生的独特个性,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另外,在校园网的“科研论坛”上,教师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交互、开放等优势,在网上和学习伙伴进行讨论,从而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更趋合理性和可行性。教师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向学习伙伴贡献自己的智慧的同时,同时也改进了自己的课题方案。与专家、同伴的交流,叙述自己的成功经验、问题和困惑,得到启发,引发问题,不失为形成研究主题的重要条件。
  3.选择适合教师自己特点的研究方式。有了研究主题,还需要围绕主题寻找适合研究内容和研究主体能力的研究形式,选择好研究的载体,用合适的研究方式开展有效性研究。我提倡采用一般教师都易于把握和实施的单一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从最常用的调查研究入手,这样既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又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及其根源。另外,我也向大家推荐“教例研究”法。即从自己亲身的教育实践中,选择同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且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撰写描述性的案例报告。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让事实说话,详实地写成“教例”,写教师原始想法,用事实具体表达教育效果。
  三、生成课题,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找到了研究的问题,并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接下来便要将教师脑子里的设想通过文字显性化,形成文本形态的研究方案。下面我就谈谈做方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1.要尝试与自己能力相宜的研究方案。
  2.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并具体化。为了避免研究内容的空洞,应强调方案要有“抓手”。所谓“抓手”即解决问题的载体、突破口、切入口等。
  3.要十分重视平时研究资料的积累。研究资料包括研究方法、手段、实施过程、研究结果等方面的资料等。首先,要设计好资料积累的内容。关键是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与追求所要解决问题的效果。其次,要设计好资料积累的方式。教师的研究在调查时应从多种渠道搜集数据,并且从多种视角解释数据。研究结果方面的资料应更多集中在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的发展变化以及教育情境的变化。教师要有资料积累的意识,告诫自己做勤奋的人,克服工作忙碌等困难,及时记录。
  总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把教科研工作与身边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把设计方案与计划行动当作一个研究的过程,才能使之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 [美]Joanne Arhar等著,黄宇等译,《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 郑慧琦、胡兴宏主编,《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陳桂生等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每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得分情况都不理想,因而每年都会招来各种各样的责难。有的说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章,因为它产生的年代处在现代汉语还不太成熟的时期,所以不够
期刊
真正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如此效果,就要巧妙构建有效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及
摘要: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实践的科学态度。本文着重阐述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 优化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课是一
应用文写作是很多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通用技术课程,也是学生在日常学习、校园生活、实习工作等诸多环境中需要普遍应用的一项写作技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教学内容艰
摘要:教材编写相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科学地使用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效益。改编、补充、再加工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情景 改编 补充 数学活动    教材编写具有特定的历史时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内容素材、呈现方式、编排体系、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等都会相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而且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仅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明显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因此,在
圣诞树竖起来了,圣诞的空气弥漫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威尔逊家的门铃被按响了,然而,出现在大门口的不是圣诞老人,而是玛瑞诺的律师。威尔逊的心一紧,他接过律师的信件,长叹一口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观许多教育改革走在前列的国家,在其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都对写作给予了足够重视。而众所周知,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需要观念正确、先
有很多家长会感觉到疑惑,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数学学得挺好的,但是到了小学,数学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园教学方法和小学教学方法不接轨造成的,这其中包括学习氛围和教师教学理念的不同。  众所周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边学边玩的氛围。以加减法为例,要想学会加减法,认识数字是第一关。幼儿园教师常常把数字编成了顺口溜:“1
又逢一个畅销月饼的中秋佳节。“叮叮……”门铃响起。“太好了,又有月饼吃了!”我俨然未卜先知,兴奋地嚷起来。“刘叔叔好!”我挺有礼貌地向客人打招呼。于是,一盒意料之中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生活,获取直接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开放性学习能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感性知识和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