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场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对谁比较和善,如何针锋相对,都有理论可供参考。看似枯燥生硬的心理学效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运用。也可以帮你的职场升级加分。
最近,Vivien在和客户沟通中意外发现,如果两个人统一口径时,对第三方的说服效果能上升60%。这个心理学上的“群势效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期《品位》帮你支招!
1 破窗效应 助力工作效率
如果一所房子的某扇窗户破了,无人修补,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打破;很干净的地方,当第一个人丢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风……在职场上,也需要巧妙找到这个“引爆点”,让对方及周围的人觉得这件事的发生是“理所当然”的,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负责培训的Anggie一直头疼,每次活动现场都有人乱扔纸杯,浪费纸张,提醒学员好几次,但收效甚微。
一日受导师启发,她开始和一名助手主动在现场收拾垃圾,以身作则,渐渐地,培训现场变得干净有序起来
《品位》提醒:这种心理效应用在日常管理上,可以帮你起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例如有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如果没有立即处罚的话,今后会有别的员工跟着违反这个规定。你会了解到高管老板之所以对很多小事很敏感,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小事放任不管的话,今后会发展成大事。
2 权威效应 助力个人威信
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敬重,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服从权威会提升安全感,增加“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张小姐是位“空降”主管,为了尽快在短期内建立起个人威信,一次例会,她巧妙地安排了“重要人物视察部门工作”的环节。请她熟悉的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来逢场作戏,很随意地夸奖了张小姐的工作成绩。正好同事里有一些人一向仰慕老师,觉得张小姐也是值得敬重的。张小姐利用权威效应,迅速起到了引导和改变对方看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品位》提醒:这种心理效应能够对职场影响力起到推进作用,但应注意如果“权威”并未被大众认同,就很难取得想要的结果。
3 罗森塔尔效应 助力部门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来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通知教师。这个名单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名单上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人们把这种通过心理潜移默化产生实际影响的效应,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很多高管擅长通过这种心理效应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身为中层管理的YoYo便经常对自己部门的员工给予关怀、爱护和鼓励:对内向的员工,夸奖他们实干的能力,对活跃的员工,则强调他们的谈判能力,如此等等,在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的同时,不会让大家觉得她是在“滥施感情”。
《品位》提醒:本心理效应不适合容易感情用事、个人喜好表现过于明显的人。把一切喜好挂在表情上,容易让大家看出你的真实心情来,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晕轮效应 助力个人印象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切换到职场上,年纪大的主管会通过年轻员工的衣着打扮,想当然判定他们没韧性;有的主管会因为下属具备某一令她欣赏的优点而爱屋及乌。
人事经理Sue深谙这心理效应,许多应聘者都知道面试时看起来整齐清洁,就容易被推测是有效率、注意细节的人。因此在面试时她多年都和两个同事一起面同一个人,多多交换意见并且避免受误导。《品位》提醒:随时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固然重要,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表达同样重要。此效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市场部主管林小姐对每个主管的喜好了如指掌,张总有洁癖,每次谈判她都选择素雅风格的服装,王总不喜欢没时间概念的人,于是每次见面她都准点到达。时间长了,她在每个主管心里都形成了固定的“优质”形象。
5 罗密欧朱丽叶 效应助力合作
在现实生活中,像罗密欧和朱丽叶这样,来自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Yammi在和客户谈判过程中,同对方讲,我们公司可能在资质及声誉上没有太大优势,但是我们最近聘用了一名来自香港的最好的设计师,这个设计师一般不轻易出场,就算客户肯把这份单子签给他们公司,也未必能轮上由这名设计师亲自进行设计……
其实那位设计师刚过来没多久,也正好没什么活,但是Yammi的这番听上去似乎“无所谓”的话却激起了对方的“挑战”心理,原先总是由Yammi出面去争取的广告单子,反过来成了客户不断主动联系……
《品位》提醒: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对人们也会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不要将帮助同事看作自己的义务,在帮忙之后亦不妨坦然接受对方的感谢。否则,你的友情援手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最近,Vivien在和客户沟通中意外发现,如果两个人统一口径时,对第三方的说服效果能上升60%。这个心理学上的“群势效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期《品位》帮你支招!
1 破窗效应 助力工作效率
如果一所房子的某扇窗户破了,无人修补,很快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被打破;很干净的地方,当第一个人丢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风……在职场上,也需要巧妙找到这个“引爆点”,让对方及周围的人觉得这件事的发生是“理所当然”的,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负责培训的Anggie一直头疼,每次活动现场都有人乱扔纸杯,浪费纸张,提醒学员好几次,但收效甚微。
一日受导师启发,她开始和一名助手主动在现场收拾垃圾,以身作则,渐渐地,培训现场变得干净有序起来
《品位》提醒:这种心理效应用在日常管理上,可以帮你起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例如有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如果没有立即处罚的话,今后会有别的员工跟着违反这个规定。你会了解到高管老板之所以对很多小事很敏感,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小事放任不管的话,今后会发展成大事。
2 权威效应 助力个人威信
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敬重,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服从权威会提升安全感,增加“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张小姐是位“空降”主管,为了尽快在短期内建立起个人威信,一次例会,她巧妙地安排了“重要人物视察部门工作”的环节。请她熟悉的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来逢场作戏,很随意地夸奖了张小姐的工作成绩。正好同事里有一些人一向仰慕老师,觉得张小姐也是值得敬重的。张小姐利用权威效应,迅速起到了引导和改变对方看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品位》提醒:这种心理效应能够对职场影响力起到推进作用,但应注意如果“权威”并未被大众认同,就很难取得想要的结果。
3 罗森塔尔效应 助力部门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来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通知教师。这个名单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测验,名单上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人们把这种通过心理潜移默化产生实际影响的效应,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很多高管擅长通过这种心理效应激发下属的积极性。
身为中层管理的YoYo便经常对自己部门的员工给予关怀、爱护和鼓励:对内向的员工,夸奖他们实干的能力,对活跃的员工,则强调他们的谈判能力,如此等等,在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的同时,不会让大家觉得她是在“滥施感情”。
《品位》提醒:本心理效应不适合容易感情用事、个人喜好表现过于明显的人。把一切喜好挂在表情上,容易让大家看出你的真实心情来,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晕轮效应 助力个人印象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切换到职场上,年纪大的主管会通过年轻员工的衣着打扮,想当然判定他们没韧性;有的主管会因为下属具备某一令她欣赏的优点而爱屋及乌。
人事经理Sue深谙这心理效应,许多应聘者都知道面试时看起来整齐清洁,就容易被推测是有效率、注意细节的人。因此在面试时她多年都和两个同事一起面同一个人,多多交换意见并且避免受误导。《品位》提醒:随时表现自己好的一面固然重要,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对象表达同样重要。此效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市场部主管林小姐对每个主管的喜好了如指掌,张总有洁癖,每次谈判她都选择素雅风格的服装,王总不喜欢没时间概念的人,于是每次见面她都准点到达。时间长了,她在每个主管心里都形成了固定的“优质”形象。
5 罗密欧朱丽叶 效应助力合作
在现实生活中,像罗密欧和朱丽叶这样,来自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Yammi在和客户谈判过程中,同对方讲,我们公司可能在资质及声誉上没有太大优势,但是我们最近聘用了一名来自香港的最好的设计师,这个设计师一般不轻易出场,就算客户肯把这份单子签给他们公司,也未必能轮上由这名设计师亲自进行设计……
其实那位设计师刚过来没多久,也正好没什么活,但是Yammi的这番听上去似乎“无所谓”的话却激起了对方的“挑战”心理,原先总是由Yammi出面去争取的广告单子,反过来成了客户不断主动联系……
《品位》提醒: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对人们也会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不要将帮助同事看作自己的义务,在帮忙之后亦不妨坦然接受对方的感谢。否则,你的友情援手会被视为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