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传》在京推出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3月14日全国两会闭幕之际,作家出版社在广东省人大代表团驻地首都大酒店,与在京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北京女作家、健康时报记者叶依的力作《钟南山传》,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本人亲自到场,参加了此书的首发仪式。
  《钟南山传》是作者根据钟南山院士的口述完成的,书稿由钟南山院士亲自校对过三次,并对书中的医学术语、事件、数据等逐一作出审核。在书中,他真诚坦荡地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成长史,坎坷多舛的命运史,饱受磨难的成功史。比如,少年时,他怎样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成为力争上游、为国争光的好学生?青年时,他打破全运会400米栏全国纪录夺得冠军,为何艰难抉择继续学医?中年时,下乡、批斗、挨冻、受饿、当锅炉工的经历磨练了他,他却成了遭人白眼、一事无成的医生,是什么让他奋发有为?
  有人说,是非典成就了钟南山。本书回顾了当初非典病毒肆虐横行之时,钟南山经历了怎样的台前幕后,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他为急于查明病毒,如何触及了“国家机密”?他连续工作38小时病倒,为何只能回家养病?面对一场国家级的学术之争,是谁让他身不由己陷入是是非非的旋涡?面对错误的疫情报告,当着国际舆论他为何大胆揭开事实真相?
  人的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更离不开悬壶济世的医生。然而,时下医患关系却势同水火。偏偏有这么一个医生,每当流行性疾病气势汹汹来袭时,他放的“大炮”总让某些人如坐针毡,他一针见血的言论总能引起轩然大波。钟南山在群众中拥有的公信力让他的名字成了讲真话的“代名词”。
  有人说钟南山放“大炮”是为了标榜自己;有更多的网友说钟南山是真理的“化身”。钟南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一个众人皆知的“陌生人”。那么,钟南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钟南山多灾多难的人生传奇,渴望成功、追求生活意义的人,迷茫、困顿、颓唐的人,会汲取一种无私无畏的力量,确定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树立起不懈追求的信念,奋发有为,坚不可摧!(高尚)
其他文献
从书后所附陈舜臣创作年表,才知道《日本人与中国人》写于1971年。  38年前写的书,如今看来并不过时,我觉得对作者来说,是一种荣耀,对出版译著的广西师大出版社,也是一种慧眼独具的睿敏——作为一个不可能搬家的邻居,日本委实是一个值得我们细致、彻底研究的国家。细致应达到什么程度呢?不止一本书读过,日本研究中国的书刊,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彻底又该以什么为标准呢?同样在不止一本书中见到过,当年抗日,从
本书全面阐述了构成世界霸权的基础力量,揭示了石油、美元论动席卷全球财富的秘密,描绘了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生动场景,解析了石油危机、不结盟运动、马岛战争、核不扩散条约、德国统一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本文为作者撰写的中文版前言,本刊略有删节。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了解美国,看它是如何避免
三联书店,全名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它的前身是30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  1948年三店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  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2002年加入中国出版集团。在各种不同的时期,  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  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动荡年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小画书”,曾经风靡中国,盛极一时,然而却又如绚烂的烟花一般转瞬即逝,留给人们无尽的追忆。“小人书”真的会消亡吗?有着广泛影响和受众群的读物会真的将从此“销声匿迹”吗?会不会有“峰回路转”的可能呢?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杠杆开始起了作用,连环画的逐渐隐没态势使其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藏门类。停滞多年的连环画出版重新恢复了些许生机。人民美术、上海人民美术等老牌连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七号 邮编:100034 电话: 66136740传真:66136740  网址:www.nlcpress.com电子邮箱:yingxiaochn@126.com
《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本关于科学的书,也是一本能够给我们答案的书。它会回答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问题你可能曾经想到过,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问出口。而科学所关心的,正是这些未被解答的问题。尽管有时我们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我们仍希望能够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们会不停地提出问题,直到找出答案为止。    《打破沙锅问到底:科学博物馆现场提问集》  [英]墨菲著 [英]菲利普斯绘   丁一施伟译  北京科
《灵性:冯骥才的文与画》  冯骥才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  定价:20.00元    冯骥才先生喜欢一个漂亮的句子冒出来那种感觉,句子都不是苦心孤诣的营造,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升发,一种流泻和创造。本书收录作者日积月累而得的451条“思想与心灵的片段”,以及26幅独抒性灵的画作。当这些哲言和画作摆在一起互相诠释时,就会给人更深的感受。    出于写作的本性,我的灵感常常是一些句
根据近几年所发现的档案文献资料证明,在二战时纳粹德国与同盟国之间激烈的原子较量中,德国人并非战后人们所认为的那般“一事无成”,而是差一点就在制造第一颗可用于实战部署的原子弹竞赛中拔取头筹,纳粹领导人甚至在投降前三周曾讨论过与同盟国展开小规模核战争的方案……    《希特勒的“原子弹”:纳粹德国核武器密档》  [德]赖纳·卡尔施[德]海科·彼得曼著闻立欣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6  定价:3
《推拿》  毕飞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  定价:20.00元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一丝光亮,人们应当怎样生活?  上学读书的时候,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也许还有他的写作,都在一种确定的已知中缓缓沉入黑暗。博尔赫斯有家族性遗传的眼疾,从他很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知道终会有一天,他会永远告别光明。  我惊讶于博尔赫斯对命运表现出的惊人平静,对于失明,博尔赫斯说,
“西方并不占领道德高地”,法国前外交官魏柳南在其新书《中国的威胁?》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此书展现了真实、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对“中国威胁论”大胆地说了“NO”,在欧美政坛引起震撼。  中国的崛起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使有些一向有着优越感的西方人士极度不适应,对一些带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对中国半懂不懂的所谓西方学者更是一种痛楚,因为中国的发展不仅否定了西方研究者过去对中国的带有成见的分析,而且将对西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