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农药毒性机制与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农药有分散性好、利用度高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农业生产的应用热点,其风险评估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对氧化胁迫、免疫应答、遮光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机制进行集中综述,同时分析了纳米颗粒在水、地质、大气、生物循环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自然环境中有机质、无机质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及降低纳米农药的施用风险,须在参照传统农药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纳米材料的颗粒特性制定新的风险管理方案.
其他文献
宠物药理是宠物临床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药理学也是兽医执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为了提高宠物药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药理学习兴趣,建立临床用药思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将具有思政元素的临床实践加入实训教学环节.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目的,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高职生兽医执业素质与执业服务能力.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感染所引起的流行性、急性寄生虫疾病.现阶段针对鸡球虫病的主要预防与治疗方式是使用药物驱虫,虽然效果显著,但是随着药物的使用过于频繁、时间增长,球虫对药物的抗药性逐渐增加,鸡球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效果降低,并且容易反复发作.中药治疗不容易让球虫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鸡只的自身免疫力,治愈后的发病率更低.
猫肥厚性心肌病(HCM)是宠物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患猫发病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病则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和血栓性栓塞等症状,甚至突然死亡.本文报道了一只9月龄中华田园猫,通过临床症状、SNAP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心动超声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确诊该猫患有肥厚性心肌病.对其进行保守的药物疗法,患猫预后不良.
为研究毛壳菌及其发酵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制作用,选取两株毛壳菌与病原菌进行皿内对峙试验,测定毛壳菌对病原菌的抑制率,并调查菌株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离体抑菌效果.结果 显示,在皿内对峙试验中,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菌株22-10和粪生毛壳菌(C.funicola)菌株39-6-2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7.78%和6.67%;粪生毛壳菌39-6-2发酵液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效果欠佳,而球毛壳菌22-10可100%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在离体抑
为明确大田环境蜜蜂等昆虫传粉期间喷施阿维菌素的最佳时机,解决药剂防治病虫与昆虫授粉之间的矛盾,达到二者协同作用使作物增产的效果,以紫花苜蓿为试验作物,以西方蜜蜂为试验对象,喷施推荐剂量和2倍于推荐剂量的阿维菌素,对植株农残、传粉昆虫数量、蜜蜂访花时间、蜂群损失量、解毒酶活力等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表明,喷施阿维菌素5d内会缩短蜜蜂单花访问时间,减少蜂群中蜜蜂数量,该药胁迫会导致蜜蜂急性死亡,剂量越高,死亡数量越多,未死亡的采集蜂通过提高自身解毒酶活力来发挥解毒作用.由此得出,大田施药后至少间隔5 d再
为明确广西南宁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了2010-2020年南宁市稻飞虱的灯诱及田间发生情况.研究发现,近11年南宁市稻飞虱的发生面积及灯下虫量逐年减少,并呈现出始见日后移、早期迁入虫量波动大,主害代田间虫量减少、二代和三代虫量较高,灯诱峰次减少等特点.分析认为以上特点与迁入虫源降落点及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并提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和警惕次害代抬头的建议.
对河南省沁阳市生姜病虫害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及化学防治等主推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进行介绍.通过田间连年应用,当地绿色防控区域比农户常规防治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7%,减少用药2次,降低成本25%,增产5.2%.
基层畜牧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从以往的散养到如今的规模化养殖,都可以看出基层畜牧养殖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为此,本文介绍了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养殖观念过于落后守旧,引进品种盲目过于随意,饲料种类单一营养不全,设施成摆设发挥作用小,环境差疾病防控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素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创新管理模式、改善养殖理念,严格引种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养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科学防疫、保障畜禽健康,优化养殖环境、增加畜禽福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名录》调整背景下,笔者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缩减和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违禁猎捕行为等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分区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适时监测野生动物,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为明确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种群动态,于2006-2020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 表明,漯河市玉米田黏虫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灯下东方黏虫的种群消长动态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7月中旬;劳氏黏虫的上灯高峰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中旬.近15年间,东方黏虫在各年均为黏虫混合种群中的优势种,但近年来劳氏黏虫年度诱蛾量和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增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