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随后讨论了信息素养与创新人才的关系,最后探讨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加强和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养;创新人才;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吴陈(1962-),男,湖北天门人,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模式识别;陈建学(1985-),男,山东滨州人,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江苏 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滚动课题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08-R-8058)、江苏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113080302)的研究成果。
  
  一、信息素养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技术和技能问题,而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更深层次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能力。[1]具体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其含义为:
  (1)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
  (2)信息知识指对信息学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信息源以及信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挑选、获取与传输能力,信息处理、保存与应用能力,信息免疫和评价能力,信息的跟踪能力,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
  (4)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能够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对信息犯罪的防范。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从而实现最终的创新。
  二、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呼唤的人才,首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1.什么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判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从而能作出创新性成果、有所建树的人。
  2.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条件和能力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条件:[2](1)要永远充满对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2)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3)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4)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思维能力;(5)要有脚踏实地、不惧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创新人才要具备的四种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2)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对知识激活再创新);(3)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转化为力量、财富的能力,是一种创业能力);(4)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必须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合作,有团队意识。
  三、信息素养与创新人才的关系
  1.信息素养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正是获取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时空条件下有效地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信息素养不仅已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2.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终身学习的素质
  面对信息社会的信息海洋,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可能被信息社会所淹没,找不到出口。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系统的、全面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才不致于被信息海洋淹没。并且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数据的更新换代是持续快速变化的,对人们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是与日俱增的。因此,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组成成分和促进因素。它能增强人才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定向学习能力,能使人才可接触到的信息源空前扩展,并提高人才评价、管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所以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为人才提供了自我指导研究的机会,增强了学习的责任感。因此,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
  3.信息素养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就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层面,既熟悉各学科基础知识,又了解最新知识前沿。创新人才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1)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将获取的有效信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从而利用信息去思考、辨别、判断,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信息素养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拓展思路,激发创新欲望,增加创新兴趣。信息素养能使人的思维更具联想性。人们在进行分析和综合时常会以联想的方式来运用过去的分析标准和综合方式,在分析综合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分析标准和综合方式,这也是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2)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则经常不断地从获得的大量信息中接受外界刺激,从而激发出创新的愿望,产生创新的行为。他们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对新信息具有敏锐性,时刻追求知识信息,这与创新的敏感性、创新热情、创新兴趣密切相关。多方面的信息能力,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利用知识信息进行逻辑思辨和判断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创新知识形成新的信息的能力。如果缺少信息意识,有能力也不会用,如果缺少思考力,再多的信息也不会自动转变成解决问题的智慧,也就谈不上具有创新行为、创新能力了。[3]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推动力。
  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作为肩负培养创新人才重任的高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功能观,从向学生传授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逐步改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成为教学双向活动的导航员,不仅要传播已有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传播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从信息海洋中找到有用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产生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思想,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即对新信息具有强烈的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能知道哪些信息是新颖的、未知的、可探索的、潜在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可以诱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通过自己的实验经验,对学生加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按照类似的方法加以探索。教师和学生在发现、获得、分析、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也可同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知识信息的获取过程。学生信息素质的养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再好的教师也无法取代信息时代蕴含着的“社会信息库”,现代科学技术将社会的、科学的、生活的信息付诸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庞大“社会信息库”之中,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有现代信息素质的教师来引导,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打破积淀在人们大脑中的陈旧的信息观念,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在“社会信息库”中进行学习、研究和创新。
  所以,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不但要具备创新教学的理念,而且还必须具有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技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人才的使命感来认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五、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和措施
  (1)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从文化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去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挥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诱导作用,能够系统、科学地训练学生积极有效地搜集与吸收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4]
  (2)建立教师信息素养评估体系,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制定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涵盖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几个主要层面:态度、意识层面;信息技术操作掌握层面;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整合创新能力层面。有了这样的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目标明确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目标一旦明确,学校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中就能探索到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5]
  (3)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模式。信息时代,学问再渊博的教师,其研究内容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知识面受到限制。教师团队的建立,正是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提高教师自己信息素养的同时,使学生也能从团队中每一位老师那里学到最基本、最前沿的知识,构建本学科较为广博的知识基础,甚至接触到相关学科或跨学科的有关知识,既拓展知识面,又站在较高的平台上。良好的团队精神可强化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扩大其研究领域,开拓其研究思路,开阔其学术视野,更好地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促进学术创新。
  (4)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有效利用。打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实现不同高校之间信息共享,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和高校与社会的双赢。联合办学对高校来说能增加学校资源包括科研资源、师资资源等;对学生来说,又能通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深入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提前接触社会和适应社会,参与项目的合作和项目实践,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信息等;对企事业单位来说,联合培养既能提高其知识层次、促进科研及其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人才引进。
  六、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竞争逐渐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应加强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赶超世界先进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广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海.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160.
  [2]裴俊青.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6):56-57.
  [3]范永丽.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3):48-50.
  [4]李春山.浅析当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9):33-34.
  [5]王丽娟,吴陈.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02-103.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推进,传统的高校学籍管理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高校学籍管理的法治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学籍管理的法治化存在着思想观念、体制建设等多方面的障碍。唯有逐一破解这些障碍,才能有效地推进高校学籍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高校学籍;学籍管理;法治  作者简介:程爱军(1979-),男,湖北沔阳人,长江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法学研究;王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考核中存在许多痼疾,如考核失真日益严重、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程序不完善、忽视学生评教以及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体系。为此,学校应实施绩效管理、全方位考核教师、重视学生的评教意见、建立同行评价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教师考核;绩效管理;同行评价  作者简介:李阳阳(1985-),男,河南汝南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期刊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契机。青年教师作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是当前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师德;思想道德  作者简介:黄楠楠(1982-),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人事处,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刘长青(1979-),男,
期刊
摘要:研究生秘书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研究生秘书在招生、录取、培养、学位、学籍、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职责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各二级学院研究生秘书普遍存在着队伍稳定性差、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工作量大、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建议学校和各学院应尊重研究生秘书工作,有计划地培训和交流,引入激励机制,加强对研究生秘书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而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期刊
摘要:教务秘书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教务秘书队伍建设,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加强创新型教务秘书队伍构建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教务秘书;创新型;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吴代夫(1974-),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管理;杨建华(1971-),男,湖南石门人,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国高教管理体制和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美国高教管理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教管理体制;启示  作者简介:邱镔(1971-),男,江西宁都人,江西理工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处主任科员,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和高等教育。(江西 赣州 341000)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
期刊
摘要:针对宁波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电子类专业增加通信技术方向的规划,在基于培养工程师的前提下,我们探讨了通信技术方向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思路。本文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教学改革做了一系列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通信技术;教学改革;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朱仁祥(1971-),男,安徽铜陵人,宁波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工
期刊
摘要:单片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概念多、入门难,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围绕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的现状,对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实施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的条件及有待解决的多方面问题,并思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单片机学习之路。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课程建设;高职院校;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  作者简介:曲卫冬(1979-),女,黑龙江北安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为使高职强电专业毕业生能有效抓住国家发展智能电网的机遇,本文给出了智能电网的定义及提出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为更好地了解智能电网的本质,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考虑智能电网在高职院校比较陌生,在分析目前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上,为使高职学生更好地掌握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对高职强电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高职;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韩绪鹏(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正确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结合现有的设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我们把握机遇,迅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李超(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王秦辉(1972-),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