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词语教学现状中的偏颇,在大量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词语教学“三步走”的策略:初级阶段(识记理解);中级阶段(品味分析);高级阶段(创新运用)。力求展现词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词语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识记 品味 运用 词语教学
现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却忽视了对词语的教学,长此以往,高效课堂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只有做到词语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词语学习中理解、感悟和运用,实现词语教学的常教常新、高效低耗呢?
第一步:初级阶段(识记理解)
现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义要牢记、理解,可是一味地强调,到头来学生还是记不住,理解不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牢记和理解词语呢?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如:成语“再接再厉”,好多学生看字面意思有勉励更上一层楼之意,因而把“厉”通常写为“励”,其实已写成错字。追根溯源,唐代斗鸡游戏广为流行,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继续争斗,这里的“接”作“交战”讲,“厉”通“砺”,是“磨砺”的 意思。今天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这样学生就熟记了这个词语。
第二步:中级阶段(品味分析)
会读会写会解释词语还远远不够,对于准确地用词、生动的用语和传神的词语如何去欣赏呢?第二步就必须学会品评词语。
品味生动词语。如: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春》)①句中的词语“窜”描绘了叫天子飞向天空这一生动形象的画面,②句中“逼”字一般不与“眼”搭配,但作者用来形容草色的耀眼,很是生动。
这是词语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中层次,较高要求,也是掌握词语所走的必经阶段。
第三步:高级阶段(创新运用)
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也不能止步于品味的阶段,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最终目的是创新运用。
1.给词语赋予生命。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安塞腰鼓》(“那么一股劲”要“挣脫”“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让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2.给词语赋予真情。如“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观舞记》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及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卡拉玛的外貌和衣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卡拉玛也没有忽略舞蹈的灵魂——动作。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3.赋予词语以灵魂。如,教“饱经风霜”一词,如果让学生查阅词典,得到的是“形容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学生对“饱经风霜”的理解是抽象的,静止的,教条的。这么一个充满意蕴的词语,学生的感受是枯燥的、肤浅的、乏味的。因为它与生活实际完全脱离,所以失去了生命与灵魂。如果教师换一种教法,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学生就会描述出:“额角布满皱纹”“眼眶深陷”“颧骨高突”“面色憔悴”“头发花白”等。这样,一位被生活所劳累的老爷爷形象,就会慢慢地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博大深沉的亲情,那么,这个词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词语教学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课堂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如能按以上“三步走”的策略去实施,才能夯实学生的基础,才能支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大厦”。
该文系甘肃省平凉市2017年微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析》研究成果,立项号:PLWWKT2017344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坚实基础。本文针对词语教学现状中的偏颇,在大量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词语教学“三步走”的策略:初级阶段(识记理解);中级阶段(品味分析);高级阶段(创新运用)。力求展现词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词语的意义、意味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识记 品味 运用 词语教学
现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却忽视了对词语的教学,长此以往,高效课堂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只有做到词语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在词语学习中理解、感悟和运用,实现词语教学的常教常新、高效低耗呢?
第一步:初级阶段(识记理解)
现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义要牢记、理解,可是一味地强调,到头来学生还是记不住,理解不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牢记和理解词语呢?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如:成语“再接再厉”,好多学生看字面意思有勉励更上一层楼之意,因而把“厉”通常写为“励”,其实已写成错字。追根溯源,唐代斗鸡游戏广为流行,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继续争斗,这里的“接”作“交战”讲,“厉”通“砺”,是“磨砺”的 意思。今天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这样学生就熟记了这个词语。
第二步:中级阶段(品味分析)
会读会写会解释词语还远远不够,对于准确地用词、生动的用语和传神的词语如何去欣赏呢?第二步就必须学会品评词语。
品味生动词语。如:①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春》)①句中的词语“窜”描绘了叫天子飞向天空这一生动形象的画面,②句中“逼”字一般不与“眼”搭配,但作者用来形容草色的耀眼,很是生动。
这是词语教学的中级阶段,是中层次,较高要求,也是掌握词语所走的必经阶段。
第三步:高级阶段(创新运用)
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也不能止步于品味的阶段,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最终目的是创新运用。
1.给词语赋予生命。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安塞腰鼓》(“那么一股劲”要“挣脫”“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让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2.给词语赋予真情。如“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观舞记》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卡拉玛姐妹的外貌,衣饰及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卡拉玛的外貌和衣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但是,卡拉玛也没有忽略舞蹈的灵魂——动作。她优美的动作与铃声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说“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3.赋予词语以灵魂。如,教“饱经风霜”一词,如果让学生查阅词典,得到的是“形容经历了许多困苦和磨难”。学生对“饱经风霜”的理解是抽象的,静止的,教条的。这么一个充满意蕴的词语,学生的感受是枯燥的、肤浅的、乏味的。因为它与生活实际完全脱离,所以失去了生命与灵魂。如果教师换一种教法,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学生就会描述出:“额角布满皱纹”“眼眶深陷”“颧骨高突”“面色憔悴”“头发花白”等。这样,一位被生活所劳累的老爷爷形象,就会慢慢地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博大深沉的亲情,那么,这个词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词语教学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课堂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如能按以上“三步走”的策略去实施,才能夯实学生的基础,才能支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大厦”。
该文系甘肃省平凉市2017年微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探析》研究成果,立项号:PLWWKT20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