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利用20MHz B超联合UBM检查,完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声像表现,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检出率,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3月到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查收治的原发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11例,其中男183例,女12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5±11.3)岁.患者行眼科常规检查和10MHz B超检查、20MHzB超检查、UBM检查.统计各自检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所得声像图.结果 311例原发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各种检查检出脉络膜脱离分别为:眼科体检11只眼,检出率3.54% (11/311),10MHzB超13只眼,检出率4.18% (13/311),与眼科体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68); 20MHz B超20只眼,检出率6.43% (20/311),与眼科体检(x2=2.75,P=0.10)、10MHz B超(x2=1.57,P=0.21)检出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BM 26只眼,检出率8.36% (26/311),显著高于眼科体检(x2=6.47,P=0.0l)和10MHz 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3),与20MHzB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P=0.36); 20 MHzB超联合UBM 30只眼,检出率9.65% (30/311),显著高于10MHz 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2,P=0.01)和眼科体检(x2=9.43,P=0.002).结论 20MHz B超声联合UBM检查完善了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声像表现,提高了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检出率,同时说明脉络膜脱离可能先发生于睫状体和前段脉络膜,睫状体脱离可能是脉络膜脱离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
20MHz B超联合UBM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诊断中应用
【摘 要】
:
目的 利用20MHz B超联合UBM检查,完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声像表现,提高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检出率,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3月到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查收治的原发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11例,其中男183例,女12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5±11.3)岁.患者行眼科常规检查和10MHz B超检查、20MHzB超检查、UB
【机 构】
:
23000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23000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23000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230001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
【出 处】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男,72岁.因"双眼突出1年余,加重6月"于2012年2月27日来本院就诊,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眼球突出,伴畏光、流泪、眼痒、易饥、多汗、怕热、失眠.既往于外院检查示:(1)甲状腺功能及甲亢自身抗体三项均在正常值范围内.(2)甲状腺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稍增大图像.(3)眼眶MRI示:①双侧眼睑肿胀,双侧眼球突出,双侧眼外肌不同程度明显增粗.②轻度副鼻窦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四环素可的松眼
期刊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变性、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瘢痕和带状角膜病变等表浅角膜病变的一种方法,达到改善或缓解症状、提高视力的目的.不同角膜病变采用PTK技术有差异,临床结果也不同.在羊膜移植、翼状胬肉、穿透性角膜移植和白内障术前或术后,联合PTK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疗效.PTK术后可能出现上皮愈合延迟、感染和病毒被激活等并发症.文中主要是对PTK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和
目的 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ME)的差异,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于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12例175只眼,其中糖尿病患者72只眼,非糖尿病患者103只眼.主要检测指标是两组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亚区域平均厚度(CSMT).结果 非糖尿病组术前、
儿童白内障是儿童致盲性眼病中一种主要的疾病,植入IOL使得儿童白内障患者提高裸眼视力,成为目前矫治儿童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后房型IOL设计的不断创新,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少,人工晶状体偏位及IOL夹持成为儿童白内障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鉴于儿童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文中就儿童白内障术后IOL偏位及瞳孔夹持的原因做一简要综述。
目的 分析11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探讨临床更合理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方案.方法 对11例13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分析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结果 治疗随访6个月,9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只眼视力无变化,1只眼视力下降,1只眼未经治疗,视力无光感.视力提高与发病时间长短有关,与是否经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相关不明显.经预防性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者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小于未行光凝者.结论
目的 评价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行LASIK手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单纯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6例(152只眼),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随机选取一只眼进入治疗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滴眼);另一只眼进入对照组(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术后1d、1周、1月、3月观察眼部不适主诉、Shirmer Ⅰ试验、BUT、
目的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鼻中隔软骨黏膜瓣移植重建眼睑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大范围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全层缺损大于或等于眼睑全长1/2的患者,采用鼻中隔软骨黏膜瓣移植替代眼睑后层,即睑板和睑结膜层;利用眼周带轮匝肌转移皮瓣修复眼睑前层,即皮肤肌肉层.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5~54个月(平均28个月).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鼻中隔软骨黏膜瓣植片成活良好,眼睑外观及功能恢复较满意
目的 比较IOLMaster测量超长眼轴眼时,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aigis、SRK Ⅱ、Hoffer Q、Holladay 1及SRK/T公式)准确性,指导临床工作中超长眼轴眼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以IOLMaster测量眼轴且眼轴长度大于28.5mm的白内障患者34例(46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IOLM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灌注液错流综合征的术中鉴别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突发高眼压、浅前房者中,经鉴别诊断确认的13例(13眼)灌注液错流综合征.这些病例在术中予以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降眼压,如果前房仍未形成再予以睫状体平坦部穿刺玻璃体腔抽液或23G玻璃体手术系统干性单通道玻璃体切除.结果 4眼经术中静脉快速滴注20
目的 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眼科治疗的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100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采用卡洞法检查分成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应用阿托品散瞳检查屈光度及矫正视力,进行双眼同量综合弱视治疗,包括戴镜、精细目力训练、视刺激疗法.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检查主视眼与非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