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铸字句,文章耐读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丰毅主演的电视剧《秦始皇》中,编剧通过对秦始皇言行的描写,来挖掘他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了一个外表残暴、内怀悲悯的全新的秦始皇形象。如“焚书坑儒”一节,面对即将受到活埋处罚的460名儒生,秦始皇对请示的李斯说了一句话:“只杀460人,不可多杀。”编剧既没有回避或者模糊处理这段历史,同时又通过秦始皇话语中的“只”、“不可”等词语,刻画了秦始皇当时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处境。这就通过语言陈述巧妙地刻画了秦始皇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塑造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秦始皇形象。如果把这句话换成“这460人都杀,不可漏网一人”,则只能够表现秦始皇的残暴了。
  在写作中通过对字句的锤炼,来创造出自己需要的写作意境,进而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意图,这是古今中外的作家追求的目标。如中国古人早就有“诗以一字论工拙”的论语。而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合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这些写作理论都一再地体现在作家的写作实践中,而追求的目标当然也不会是仅仅局限于丰富人物形象这个方面。
  
  精心铸造字句,能够渲染气氛,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
  
  写文章讲究典型环境的描写,在交代事情发生前,作者都有意识地营造一利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如《水浒传》中“火烧草料场”一节,写林冲出门打酒时,作者说“那雪正下得紧”,这句交代了当时自然环境的状况,暗含林冲的现实处境:别人对他步步紧逼。尤其一个“紧”字,写出了雪下得大的情况。因为雪下得大,才会引出林冲出去打酒御寒的事情,又因为大雪压倒了草料场,林冲才会侥幸躲过一劫并听到别人残害他的全部经过,而最终忍无可忍,被逼杀人上梁山同时,“紧”实则也渲染了当时的人的活动状况,暗含“紧张”的意味。这样的写法,孙犁在《荷花淀》中也运用过,他捕写水生嫂等人去探望自己的丈人没有泄到后回家的所见:“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这里突出了当时河面上的寂静场而,这与平时河面上的热闹场面形成巨大反差。而“一只”这个数量词的使用强化了这种反差效果,暗示战争的即将发生。而《红楼梦》中,在宝、黛相会前,也通过王夫人的“孽根祸胎”、“你只以后不要睬他”、“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话语,先塑造一个霸道的、花花公子般的贾宝玉形象,这与后面两人相见时的景况形成巨大反差,从而为两人后来的相爱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精心铸造字句,能够留下空白,引发读者的思考
  
  我们常说好的文章并不是作者把话说完,而是能够让读者在读完后,还能够继续回味,甚至生发出新的、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获得新的审美愉悦。即作者未必有,读者未必没有。如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玉就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写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作者在塑造笔下的东家之子时,通过数量词、形容词、程度副词的交替使用,描绘出一个美到极致的东家之子形象,但是具体美丽到什么程度,读者却可见仁见智,两个人之间不一定能蟛获得一个一致的结论,这就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同样,荷马在写海伦的美丽时,并不是对海伦的外貌进行具体细致的描摹,而只写特洛伊国元老看到海伦后对十年战争的评价:“值得。”一个简短的词语已经把海伦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让每个读者依据自己的不同境况获得不同的审美形象。
  
  精心铸造字句,能够巧妙串起文章,引领文章写作
  
  中国古人作诗的时候讲究诗眼,即用一个关键的字引领全诗,如唐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作者以“幽”字引领诗歌,全诗四联都围绕着“幽”字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而现在的文学创作中,许多作家同样喜欢采用这样的写法。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都处处围绕这句话展开,使这句话成为全文的文眼。而在李国文的《母亲与酒》中,作者让母亲的话“酒是个好东西”这句话在文章中多处出现,贯穿全文,成为文章的线索,引领着文章的写作,使行文不枝不蔓。而《拿来主义》一文中,作者的本意是希望人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明白自己的观点,作者先阐述了什么是“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并说明它们的危害性。在此基础上,作者用“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过渡,引出下面的对拿来主义的阐释。这样让文章的结构清楚,脉络清晰,读者也就容易明白拿来主义的必要性。这句话开启了下文的写作,并把全文紧密地连接起来。
  而有的作者通过在对字句的反复陈说与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所在。如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些诗人就有意识地运用字句的重复,形成回环反复的音韵美感,但同时诗人并不是一味地重复,而是在重复中通过关键字词的变换,使反复中有变化,既给人音韵的享受,又不使人觉得呆板。如《诗经》中的《苤苡》:“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采苤苡,薄言有之。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采采苤苡,薄言祜之。采采苤苡,薄言撷之。”
  这是古代妇女集体采摘野生植物时合唱的歌,诗歌再现了她们采集劳作的过程。诗歌首章(前四句)写开始采;第二章(中间四句)写采的方式;第三章(末尾四句)写满载而归。全诗十二句,只换了六个动词,便把她们采摘苤苡时的连续动作以及由少积多的情况描写出来了。诗歌中“采采苤苡,薄言X之”句式一直不变,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反复咏叹,便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同时,这种反复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而在每一节的第七个字上,这样通过句式的反复来强化语气,增强语势,突出了感情。同时,又通过关键字词的变化,点明了事件变化的过程与情感变化的原因。两种方式的交替使用,最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需要传递的情感。
  在今天的作文写作中,我们也在使用各种不同的句式来营造不同的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用比喻句增强形象感,用排比句增强说理的气势,用反问句增强说理的表现力……
  我们必须明白,锤炼词句,要力求新鲜,这样才能达到效果。韩愈曾经对文学语言的锤炼作了如下要求:“言贵创新,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了锤炼字句而锤炼字句。这样,就陷入了堆砌辞藻的误区。
其他文献
在美国,每到录取季,考生们也会怀着期盼,焦急地等待收到信。所不同的是,他们除了会收到录取信,还会收到大学的拒绝信。因为美国的大学是自主录取新生,无论是否录取,都会向每个提交了申请的考生发送回信。  美国大学的拒绝信内容各有千秋、大有看头。从这些拒绝信的态度、措辞可以看出该所大学或校长的风格。    最铁面的回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面。学校只能选择那些适合的学
期刊
退休后,他闲得无聊,想要自耕自足,于是向当地农夫索要了一小片地。  这一片地,大约有一、二十亩,由几十个农夫耕种。因适逢冬季,他就在那一小片地上,种了许多十字花科蔬菜,如萝卜、甘蓝、花椰菜等。渐渐地,菜地上出现一片绿色,因为信仰和养身的因素,他决定全程不用农药。他相信许多农夫也和他一样力行环保。  可是,等他细致观察后,才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许多农夫,即便是自家要吃的蔬菜,也还是会喷农药。有
期刊
美国的自尊教育做得大张旗鼓,非常积极,“我就是我”是个从小就被灌输的概念。小学生的诗歌作业本,封面是老师发给每一个同学的诗,题目是《我很特别》,将文学教育和自尊培养结合了起来。  这首诗直译是:  没有人看起来跟我一样,  我已经注意到这是一件真事。  没有人像我走路那样走路,  也没有人像我说话那样说话,  没有人说我所说的事情,  也没有人用我玩的方式玩耍。  我很特别,我是我,  我不想做任
期刊
徐悲鸿遇到一位马车夫,这个人是一位和善而爱马的老人,只要一举起鞭子,马便扬起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徐悲鸿喜欢如此待马的人,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图送给马车夫,那人一脸迷惑。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画是送给你的。”马车夫眼角潮湿了,他知道眼前的人是画马大师,他的一幅画可以顶他多少年的辛苦收入。他双手接过画作,自言自语地说:“我碰到好人了。”  1929年,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
期刊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一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在季老身上,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东西。钦佩其学识的人,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学术的营养;尊重其个人品德的人,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中,树立道德的坐标。甚至是对他一无
期刊
所谓观点,就是要看一件事情出来了,你从哪一个角度看,从哪一个角度说,就是看问题的角度。培养你的独立思考,也积淀下你处世的哲学。这样的训练一旦成为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你同样会发现,作文就是这样简单。亮明观点,独特表达。  [本期主题感言] 特约主持:宋晓杰  爱是宽容和智慧,它可以幻化成无坚不摧的力量。在某些关键时刻,掌握适当的爱的技巧和尺度,就是握住了制胜的法宝,会使犯错误的人感恩、感慨、感动,
期刊
苏轼20岁时,与弟弟苏辙离开四川到北宋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苏轼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阅卷后,觉得文章写得很好。当时考官阅卷和今天高考阅卷一样,考官不知道考生的名字,以免偏心或走后门。欧阳修觉得写这篇文章的考生应该是第一名。但是,他多了一个“避嫌”的心眼。欧阳修虽不知考生的名字,但他怀疑这名考生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如将曾巩评为第一名,日后难免有人说闲话。因此,欧阳
期刊
兹斯特一家总是这么匆忙。大女儿艾玛在拂晓前就起床,然后踩自行车赶去学校参加课前游泳训练。接着是兹斯特先生,匆匆吃完早餐,嘴巴都来不及擦就抓起他的公文包冲出门外。即使是小狗希比,一听到闹钟响就会跳起来,飞快跑到院子里去。希比认为早起的狗才能得到骨头。每天早上都是这样。  一天早上,兹斯特太太一边忙着煮咖啡,一边把衣服丢进洗衣机。  “麦蒂,为什么你总是最后一个?”小女儿麦蒂下楼吃早餐时。兹斯特太太问
期刊
我的爸爸年轻的时候离开了我们。那时候,妹妹吕贝塔只有6岁。  圣诞节的晚上,妈妈嘱咐吕贝塔十点钟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客厅——这自然意味着,吕贝塔会在不到十点的时候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像个小夜鹰一样偷看客厅里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跟在吕贝塔后面,拿着一个手电筒,听到了轻微的声音。妹妹紧张地喘气。我拧亮了手电筒,看到妈妈穿着圣诞老人的衣服,背着一个枕头套做的礼物袋,她压着嗓子低声说,“驾!驾!驾!是谁在那里
期刊
1 几年前就经常在各种报刊读到你的文章,印象中那时候的你还是一名大学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写作的呢?  我萌生写作兴趣是在初中时期,但真正把“作文”看成“写作”是在高二的时候。  2 中学时代的你也是一位作文高手吧?第一篇文章是何时发表的?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中学的时候,受我的老师王飙的影响,私下里,我经常拿自己和他比,所以,在作文方面对于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文成绩在全校一直是名列前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