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刃发硎 解剖透骨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关于民族国家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从近五百年西方历史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当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态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与促进,所以民族国家的建立问题同“崛起”与“富强”的世界近现代史主题紧密相关。就这一点而言,近代国家形成问题便具有了较强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郭方研究员的《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一书,以都铎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为中心,对近代国家的形成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在广度与深度上推进了国内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此,笔者愿将几点阅读心得与读者分享。
  首先,对于国家的机构与职能由中世纪型向近代型转变的判断标准,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对转向近代国家的标志问题历来是较难取得一致意见的。我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就英国的情况而言,有学者将资产阶级革命等同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也有观点认为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经过了都铎王朝的“政府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政府革命三个发展阶段,直至工业革命完成后才最终建成。但是,对于近现代国家应具备哪些条件,却鲜有明确的论述。
  郭方的这本书参考了众多学者提出的标准,结合16世纪英国与西欧的现实,提出了近现代国家所应具备的八项条件,即:
  领域国家、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应当达到基本的统一;
  各机构及其职能在制度上与实际运作中,既应当是高度整合的,又应当是明确专职分化的;
  国家的体制、机构和职能应当具有及时调节的功能,以使国家的目标和政策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相促进和相制约;
  具有较为健全而为全国通用公认的法制,这种法制不应以宗教、神学或某种特定意识形态为准则,不应以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应以脱离实际、脱离民众的理论为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发展,在国家政治中具有开放的参与性;
  在国家中有重大影响或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应当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团结、强盛,并应当具有随着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由开放性,而不应当成为国家民族进步的桎梏;
  国家机构与职能的涵盖面与功能要全社会化,以至达到国家与每一个国民有多方面的直接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具有互有权利与义务的双向性;
  武装力量要属于国家,忠于国家,遵照国家的法制行动。
  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概述是否全面、得当,我们暂且不论,但是能够将历史学与政治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唤起学界同仁进行认真思考,这便是极富价值的工作。唯有具备了较为明确的理论出发点,才有可能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也才能避免无的放矢、自说自话的现象,使研究领域得以廓清,以致得出令人较为信服的论断。
  其次,该书对16世纪英国整体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做了新的深入而细致的评估,对不同观点进行了辨析,并进一步阐明了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段进行立论的依据。由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一个漫长而错综复杂的过程,在具体研究时又缺乏该时代全面而精确的统计资料,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估评标准,因此,要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论述,一如作者所言,就“必须抓住这类问题的某些要点与特点来分析其实质性的东西”。
  对于16世纪英国的经济状况,英国几位重要的经济史家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评价,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是英国经济迅速变革的时期,工、农、商业发展模式都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作者据此将16世纪初英国经济这种显著的变化进一步归结为三大方面,即圈地、毛纺织业和呢绒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于这些因素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规模,近些年来英美史学界颇有些翻案倾向,国内学界对此也出现了新的论断。尤其在“圈地运动”方面,有学者依据当时圈地面积的相关统计数字。认为这一运动在英国展开的强度远比想象的低。但这本书的作者援引英国史学家利普森、瑟斯克所提供的数据,指出虽然圈地面积所占百分比不大,但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应,隐蔽在这个较小数字后面的是一个强大的势头,即“圈地运动在慢慢扩展后,已经向最困难的堡垒发动进攻,这标志着一种革命,新的经济体制已经越过悄悄萌芽成长的阶段,开始以一种可怕的姿态与旧体制正面交锋了”,从而对圈地运动的实际影响予以充分肯定。
  这个时期的社会和阶级结构是一个更难把握的问题。在英美史学界,先后有学者提出“中产阶级的出现”和“乡绅的兴起”等观点,但随后又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国内的相关论著对此也大多语焉不详,采取了较为模糊笼统的表述方式。有鉴于此,郭方研究员指出,国外学者的上述争论一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分析,但在作翻案文章时却常常混淆了某些个别与一般、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得出了一些更为片面的结论,因此有从根本上澄清某些问题的必要。作者从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出发,以“圈地运动”引发的“农业革命”着手,分析了其中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强调这个变革的主要受惠者是乡绅阶层,他们是社会结构变动中关键的阶层。正是因为有了这支力量的崛起,才导致英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突破封建结构的变化”。
  同时,作者在“16世纪英国社会等级状况例析”一章中,将国家机构与职能问题放在社会史视野中加以全方位检视,指出16世纪的英国仍是一个贵族等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而这个贵族等级对于在财富积累和参与政治方面的成功者来说基本是开放的,而且始终是流动而有限的,他们并不妨碍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发展。因而,作者认为了解这种新兴的贵族等级制“是理解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个相当长历史时期的社会与阶级、阶层状况的一个关键,也是深入了解一系列号称‘改革’与‘革命’的政治斗争与变革性质的一个要素”。像这样经过作者审慎思考得出的鲜明观点,相信会对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16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带来极大助益。正是对16世纪经济社会结构的较为确切的判断,为全书对这一时段状况的把握和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这本书紧紧围绕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这一主题,所触及的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并可从作者的论述中体会到其独具匠心的研究方法。关于这一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内学界近年来相继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对于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着实具有积极意义,但大都存在叙述简略之缺憾。相比而言,《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则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关于此问题的较为全面的图景,从中可以了解到国家财政制度、中央政府制度、司法系统与地方政府、近代议会、国家教会以及王权等多个方面的详细情况。
  读者在比较全面地了解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变革的同时,还会感受到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别出心裁。这里仅就“英国财政制度的改革”一章略举一例。16世纪初,乡绅与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已经对大部分王室收入具有了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们得以与王权进行联合,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王权。出于对这一现象的深入观察,英国财政史专家迪茨就以国王和小乡绅与工商业中产阶级的联盟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宪政史专家埃尔顿在其名著《都铎政府革命》中,也利用大量资料以宗教改革时期的财政制度变革为起点,对“政府革命”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都在都铎史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作者充分借鉴了其中可取之处,从分析王室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的来源与消长人手,对王权寻求获得财源的新方式与新策略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这一分析角度,作者将这一系列财政机构与制度的改革的实质总结为“把作为最高封建领主性质的王室财政收支,转变为适应于资本主义新经济发展的系统管理的国家财政收支”。应该说这是对16世纪英国财政制度变革的深刻概括,同时也充分说明运用正确合理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以上是笔者仅就《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一书中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所作的简要分析。总体说来,在从封闭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社会转变过程中,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情况是世界历史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始终吸引着许多富有时代责任感的历史学者的目光。郭方研究员从其钻研多年的都铎史的具体材料出发,就一系列具体问题作了如刃发硎、解剖透骨的论述,提出了许多富于启迪的观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是一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后写就的学术质量较高的著作。当然,诚如作者所言,书中许多章节的论述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由于各种原因的局限,这本书在吸纳西方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及运用第一手资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比如上文提到的对“圈地运动”翻案倾向的驳斥,如有更加具体的材料佐之,将会使立论更为有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以欣喜的态度面对这一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全新力作,并真心希望学界有更多相关的著述问世,以将对上述学术问题的探讨继续深入下去,使其现实意义得以进一步彰显。
  (《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郭方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版,15.00元)
  
  (本文编辑:朱 岳)
其他文献
生动课堂是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以学生实践学习为主的课堂,是让学生由自学引发大脑转动,由互学引发思维震动,由展学引发表达冲动的鲜活课堂。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了如今学生习惯互联网环境、愿意主动尝试、渴望个性发展的特点。[1]培养并深化了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主角意识。   因此,生动课堂对于注重感悟力、审美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培养的语文诗歌教学而言,是值得尝试的一种转变。在《山居秋暝》诗歌赏读课堂
程少堂,特级教师,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我国语文界有深广影响的语文味教学流派、语文味教学法之创立者,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在《教育研究》《北师大学报》《中华读书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100余篇,著有《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讲语文》等。  一  余新明(以下简称余):程老师,您好!您是全国知名语文教育教学专家
20世紀以来,林徽因以其才华、美貌以及传奇的爱情故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也逐渐被标签化、简单化。历年来,对其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研究思路,几乎笼罩在她的感情故事背景下,探究此诗的创作意图成为热点话题。一般认为,此诗是林徽因对逝去爱情的追怀,又或是源自母子亲情的告白,对此诗的文本分析也多在此基础上展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其文学作品的表达可能性。本文将在综合的视角下,从林徽因的个人性格
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初二年中,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版了两本有关抗战时期战国策派问题的专著——南开大学江沛教授的《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台湾大仁技术学院冯启宏教授的《战国策派之研究》(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贴着负面定性的思潮,再次放上了历史学家的案前,而且得到了与前不同的充分的肯定。正如冯启宏教授所感叹的:“战国策派在中国现代史的洪流中,被误
道咸以降,由于外患日亟,内政窳败,凡关心时事者,莫不痛心,国人对政治的态度日趋急躁,改良政治的方法与手段也日趋激烈。由龚自珍、魏源的改革论到曾国藩的自强求富论、李鸿章的缝补论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论,进一步发展到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论,历史的发展就像从山上滚下的石头,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势头越来越猛,以至一发而不可收,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到了甲午以后,由于社会各界普遍地流露出对清政府的失望,
孙海麟主编的《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一书(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全面阐述了张伯苓在中国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指出,每个人“看了这本书后会感到鼓舞,从中感受到一个充满激情和信念的人所传递出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笔者在通读此书之后发现,此书在论述中国与奥运会关系史上存在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在中国发行的出版物中,何时最早
此前有人对批评《曾经风雅》书中存在史实错误不满,认为那些错误都“或可接受”,因为“萧乾老不也在张昌华《书香人和》序中记错了苏雪林的年龄吗”?一副人人有错不必追究的玩世态度。对史实既是这样混淆不辨,当然无须与之再作“商榷”。然而该书作者见有人帮腔便气壮,对待批评作“震惊”和“不安”状,忙不迭回应“四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自输襟度与涵养。  一本书的好坏,当然不能由作者自己定优劣。倘使遇见批评便腹生荆棘
1925年,丰子恺作了一幅画,《世上如侬有几人》。一船一翁一壶一钓竿,寥寥数笔,有如刀刻,让人回味无穷。事有凑巧,近八十年后,有人约请写意花鸟画家张斌为丰先生作人物肖像。她也模作了这幅画,一猫一人一椅一本书而已。世上如侬有几人?但世上知侬又有几人呢?张斌的《丰子恺诗画》一书,是本解读丰子恺绘画的专著。选择丰子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是诗人,还又都是画家?  记得那一年,当时的民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在阅读教学如何塑造人的探寻中,笔者发现,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理论的目标定位与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上存在重合的轨迹,它以对观众的革新为核心,将“人的认知”作为基本功能定位,强调基于艺术特性的教化功能。语文教学能在通过探寻其运用陌生化形式,从而达到教育和启迪观众的目的的具体方式和作用机制中,获得启示与革新。  一、“陌生点”的解构  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批判与反思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
我和翟华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最早关注他的博客,是从偶然看到他对当时国家交通部英文译名的质疑开始。翟华在那篇博文中指出交通部译为“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与国际惯例不符,应该译为“Ministry of Transport”。由于我过去也曾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与他持同样看法,所以干脆下功夫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证明,翟华的意见完全正确。我把关于这个调查的文章发给翟华,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