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阶段教育仅仅围绕着“以学生为本”进行着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体魄有素养的人才是教育终极目标。然而,纵观当代大学生体制健康现状,身体素质下滑显著,整体体质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作为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效力的大学生群体,必须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健康体魄,打好身体素质基础,才能走向社会,为祖国建设效力。基于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群体身体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展开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情况;体育教学;策略
作为新一代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复兴强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只有保障大学生群体具备健康的体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理想抱负,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尽一份力。因此,在大学生课程教育中,不仅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化知识、道德修养、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更需要迫切的强健大学生的体质体格,实现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不断强化。
1、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1.1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近年来,中青年群体运动后猝死、宿舍内猝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多数中青年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1000米、1600米等长跑测试时,学生就在运动中出现突然晕倒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突发现象的增多,是一种极为危险的信号提示,由此表明,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堪忧,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国家和高效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其实,针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年龄阶段在19-22岁之间,正值青少年精力的旺盛时期,正常情况下,其身体发展也是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状态,身体的耐力、爆发力等都应该是持续上升的,然而,从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自身体质状况逐年下降,这个结果与青年群体的生长指标是背道而驰的。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身体体质状况日益下降,这与多数大学生不爱运动、饮食不规律、过度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何谈可以承担学习、生活、工作的重任,更别说要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了。
1.2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游戏成为了困住大學生主要原因。智能手机每位大学生几乎都有,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课下时间多数大学生都在上网刷视屏、看网剧、玩游戏等,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多数大学生成为了严重“低头族”,睡觉、上厕所、吃饭时间也都是低头看手机。还有部分大学生一心扑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课下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宿舍进行读书、学习。以上两种原因,造成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少,身体素质也就越来越差。
(2)学校因素。大学生身体体质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体育课程,然而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培养的重视度不高,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锻炼的课时过少,学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1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教学观念革新,需要高校管理和体育教师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群体身体体质现状的紧迫感进行清楚的了解,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培养与提升,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然后在依据当代大学生身体发展需求实际,实现对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形式的科学、合理化设计,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2.2丰富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种类丰富,所涉及到的运动内容时十分广泛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重视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例如:可高校可以综合考察社会需求以及大学生群体对体育运动热爱项目,在保留必要的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可以增设各类大学生们比较青睐的健美类型和娱乐性的体育课程,供大学生依据喜好进行选择,既可以实现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激发。
2.3优化体育课程设置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确保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依据学生课程安排实际情况,合理化的对其比例进行划定分配。如:可以依据各年级阶段大学生课程体系安排实际情况,对体育必修课比例进行适当的减少,多增加一些体育选修课的名额,由此一来,多数大学生就课可以轻松挑选出自己喜欢上的体育选修课程,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实现对自身体育潜能的挖掘,增强他们体质的同时,还利于他们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革新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课程体系,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从而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以此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熊俊.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04-105.
[2]谭海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53-55.
[3]董润峰.大学生体质健康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新西部,2019(03):165+162.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情况;体育教学;策略
作为新一代社会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复兴强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只有保障大学生群体具备健康的体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理想抱负,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尽一份力。因此,在大学生课程教育中,不仅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化知识、道德修养、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更需要迫切的强健大学生的体质体格,实现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不断强化。
1、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1.1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近年来,中青年群体运动后猝死、宿舍内猝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多数中青年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1000米、1600米等长跑测试时,学生就在运动中出现突然晕倒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突发现象的增多,是一种极为危险的信号提示,由此表明,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堪忧,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国家和高效必须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其实,针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年龄阶段在19-22岁之间,正值青少年精力的旺盛时期,正常情况下,其身体发展也是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状态,身体的耐力、爆发力等都应该是持续上升的,然而,从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自身体质状况逐年下降,这个结果与青年群体的生长指标是背道而驰的。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身体体质状况日益下降,这与多数大学生不爱运动、饮食不规律、过度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何谈可以承担学习、生活、工作的重任,更别说要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了。
1.2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游戏成为了困住大學生主要原因。智能手机每位大学生几乎都有,成为学习、生活的必需品,课下时间多数大学生都在上网刷视屏、看网剧、玩游戏等,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多数大学生成为了严重“低头族”,睡觉、上厕所、吃饭时间也都是低头看手机。还有部分大学生一心扑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课下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宿舍进行读书、学习。以上两种原因,造成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少,身体素质也就越来越差。
(2)学校因素。大学生身体体质的提升主要依赖于体育课程,然而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培养的重视度不高,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对学生开展体育训练、锻炼的课时过少,学校对体育课程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1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教学观念革新,需要高校管理和体育教师群体对当前大学生群体身体体质现状的紧迫感进行清楚的了解,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培养与提升,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然后在依据当代大学生身体发展需求实际,实现对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形式的科学、合理化设计,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理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2.2丰富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种类丰富,所涉及到的运动内容时十分广泛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重视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例如:可高校可以综合考察社会需求以及大学生群体对体育运动热爱项目,在保留必要的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可以增设各类大学生们比较青睐的健美类型和娱乐性的体育课程,供大学生依据喜好进行选择,既可以实现对体育课程内容的丰富,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有效激发。
2.3优化体育课程设置
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确保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依据学生课程安排实际情况,合理化的对其比例进行划定分配。如:可以依据各年级阶段大学生课程体系安排实际情况,对体育必修课比例进行适当的减少,多增加一些体育选修课的名额,由此一来,多数大学生就课可以轻松挑选出自己喜欢上的体育选修课程,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实现对自身体育潜能的挖掘,增强他们体质的同时,还利于他们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革新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课程体系,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从而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以此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熊俊.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04-105.
[2]谭海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8):53-55.
[3]董润峰.大学生体质健康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新西部,2019(03):16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