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的断想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句名言,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其本意可能是说,人越思考离真理越远。但人类从来不曾停止思考:不管上帝姓甚名谁,即便明知思之荒谬。或许,那竟然不是西西弗斯的徒劳,某刻,它终将洞穿宇宙及人自身所有奥妙?笛卡尔甚至说“我思故我在”。今天我们知道,这符合量子力学。
  人借助语言思维。语言产生之前,人能否思维?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这似乎像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思之令人抓狂。有学人说,既有语言思维、亦有非语言思维。非语言思维的基本元素是“意象”,语言思维则借助表达意象的词,但似乎学界尚无一致认可。也许上百年后的某天,也许更长时间,随着人类学、分子生物学、脑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发展,人类会给出更好的答案。
  语言也有它的家族和谱系。汉藏语系、拉丁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每个家族和谱系都有数目庞大、喧嚷不息的子孙:遗传,繁衍,增殖,突变,断裂……每个家族和谱系表现出不同的面目:或迥然不同,或亲缘相似。它们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或许,在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探究不断推进、科学的应用不断侵入人的自然存在的某个未来,人类语言也将有着难以测度的命运?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是:有的语言壮大了,比如英语;有的已经萎缩,比如德国犹太人使用的意第绪语,二战前约一千万人讲,现在全球剩有约三百万人讲;有的接近消失了,比如中国的傣族语;有的仅有文字遗存,比如号称“国宝”的季羡林先生生前研究过的古印度的巴利语、吐火罗语……
  语言萎缩退化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七千种语言,使用人口超过一百万的语言只有一百四十多种,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将在未来的两百年内灭绝。相比之下,语言消亡的速度远远超过动植物的灭绝速度,且悄无声息。中国现有一百二十九种语言,除汉、藏、蒙、维、哈、朝鲜等语之外,其它一百二十三种语言的活力都很低,均处于萎缩退化状态。
  学人们提示说,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二是放弃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南美洲的亚马逊地区、安第斯山区原住民在遭受英国、葡萄牙殖民之后,印加古帝国的后代Kallawaya族的语言现只剩不到一百人会讲;西伯利亚中部地区在俄罗斯人进入之后,几百年来,会讲Tofa族语的人口已经不到三十人;在白人进入澳洲之后,许多语言再也听不见了,目前,已有好几种语言只剩一人会讲、且只会讲单字。《濒危语言图谱》里八种极度濒危语言,其有据可查的使用者不足十人,大多只有一人。2010年10月24日,随着台湾原住民巴宰族精神领袖、唯一还会流利地讲巴宰族语的耆老、九十七岁的潘金玉老人过世,巴宰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几成绝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每两星期就会有一种人类的语言灭亡,变成遗迹。
  语言也许跟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历史似乎短得多,有文字后慢慢有了书。羊皮书、竹木书、帛书、纸质书、电子书,思之载体,虚幻却又伟大的果实。它累积,不断越过又迂回。返归,重组,发酵,生长,最终亦将消失?极目望去,竟无一人将在那里等待和守候?那尽头处,仿佛隐约有一双老图书管理员博尔赫斯失明的眼,以及他那本无尽的《沙之书》。
  符号学家们说,人不过是符号的存在。你看,文字,思想的符码,意识的虫卵,情感的标点……;又有人慨叹,那不过是人类活动的可怜记号。但它却分明又那么令人惊异!——这符号,获得意义和自身逻辑之后,它自激,它复制自身。它仿佛不仅仅是思想的物质形态,它本身也仿佛慢慢独自长大,成为实体。有时看似一滩死水,有时却忽然爆发洪涛般的生命。据说,人类已研究出会自动作对联和写诗的机器。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文字、影像这些符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殖,几乎淹没和覆盖人类生活和存在的各个方面。我们泅渡于符号的海洋,在符号之中寻找意义。有人说,找到的竟然是无意义。这不奇怪,意义本就是人所赋予。
  正如同歌唱可能起源于劳动的号子,那些文字的符码,起初也很可能不过是人的玩具,为人所把玩;进而工具,为人所控制。后来,不知从何时起,它开始表现出不管不顾的一面:反过来,它引领或控制人的思想、行为以至命运。它既成就人,又奴役人,甚至埋葬人。
  被称为“全球性智者”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将文字出现后的文明时代的“人类文明”分为二十六大类。在他的定义中,所谓文明即是有着一定时空联系的某一群人,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一个文明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类型的国家,文化则构成一个文明的精髓。通过研究古希腊、古中国和犹太等文明的兴起、延续与衰微,他提出了一个他认为的适用于大多数文明及其演变的模式,即挑战-应战模式。或许,人类各大文明演变的大戏背后,那个旋转的磨盘中央、那最渊深处即是语言?可能,不妨这样说:语言,其实是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核心基因或精神底座。
  人类的二十世纪是一个灾祸频仍、巨潮涌动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核武器的使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发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在语言方面,我们除了知道辨别前面提到的不同种属的语言,知道区分书面语、口头语,官方语言、民间语言(或曰草根语言),方言、俚语、圣音、格言等等,还知道区分: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政治语言、科学语言;音乐语言、舞蹈语言;几何语言、计算机语言等等。二十世纪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谓百态千姿、花样叠出,可能让我们比以往见识了更多的行话、套话、场面话、过头话、假话、空话、大话、甚至疯话和黑话,如此的一个结果是:我们对一切勇敢而难得的真话、实话,对真正的诗歌与文学语言内部的爆破与创造性重组充满敬意,而对类似“文革语言”、“新潮语言”等的来自语言深处的腐败、僵化、乃至堕落则充满厌倦、恐惧与怀疑。二十世纪到本世纪的中国,既让我们见证了类似鲁迅、沈从文这样几乎堪称语言大师的人对汉语的贡献与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类似“人艰不拆”、“撕逼”、“喜大普奔”这样无厘头的网络语言的盛筵。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围绕语言的中心,人类加速生产着各式的知识,我们看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产业,进入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全方位作业,围绕它不断聚集着资本、吸附着眼球、抢占着市场、兑现着货币、甚至争夺着权力;各种价值观的说辞,更是以各种语言、亚语言方式,叙说着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叫喊着各自的兴奋、疼痛、丧失与燃烧。本世纪似乎注定将是一个充满语词狂欢、众声喧哗的世纪,我们注定将伴随各式语言的鲜花与垃圾上路。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是口之花朵,在语言中,大地向天空之花绽放花蕾。此刻我的疑问是:今天的汉语,还足以充当我们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寄寓吗?
  罗兰·巴特说:语言是规约与习惯的集合体,它是人的一种地平线。
  语言分析学派的维特根斯坦则说:你的语言的边界就是你的世界的边界。
  支撑整个西方世界的价值体系,是制度化地熔铸和消解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督教文明,但斯宾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中唱出了西方文明的挽歌。此前尼采则直接宣布:“上帝死了!”其实,在尼采喊出那个巨大的秘密之前,上帝早就死了——当然,是一种漫长且有着冗长回声之死。因此,除了可感知的空气、阳光、流水、青草、冰雪、鸟兽、虫鱼、天空,以及难以触及的光的震颤、不可触摸的渊深的黑洞,以及自己略略皱缩的眉头、日渐崩塌的躯体,我们没有机会看见偷偷发笑的上帝。
  此刻,冬日的冷风吹着一本盗版书的书页,在铂片般的阳光下,那书页犹如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梦……
其他文献
想当年,我们三个书生,以耄耋流沙河为首,年已望七的书崇为少壮,首次出游台湾,最感兴趣的,是瞻仰岛上传统文化的遗迹遗风。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百年前只皇帝独享的书画、瓷器、玉器精品,现供庶众共享了,当然要花一笔门票钱去欣赏。在书画馆,遇上正展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的作品,我年少时,四家中文徵明、仇英与唐伯虎的书画,都见得不少,唯沈石田(沈周)颇少见。这终身不仕的民间画家,底层引车卖浆庶众向他求画,也来者不拒
一  “京都的夜晚,有一种榻榻米,叫做禅”。  小时候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京都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想象。而此时此刻,我安安静静坐在鸭川河边的榻榻米上,看风也看景,看人也看物,饱满地呼吸着这里安宁的四月。  在京都,四月是一个世界。  白雪的季节过后,京都匆匆忙忙换上了颜色鲜艳的衣裳,她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美丽,樱花漫天飞舞,柳条迎风展枝,过客们驻足停留,忘了尘世,忘了烦忧,忘了远方,忘了追求。  怎么爱
传统文论一向认为文章与作者的心气密不可分,不平则鸣,心有郁积,发而为文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文者,气之所形”(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意与气相御而为辞,然后有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反复进退之态,彩色之华。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进变者也”(姚鼐:《答翁学士书》)。苏辙、
古人称可以预言未来的符号为谶,其中凡见诸语言文字的都属于谶语。一般人都注重话语、诗歌中的谶语,也时见今人有专文论及。联中的谶语为数甚少,因而为论者所忽视,笔者特搜罗数联,以补阙漏。  清朝时一位私塾先生曾出一上联:“益者三友松竹梅”,要学生对出下句,一特别颖悟的学生应声而答道:“加我数年解会状。”对得不但工整,且充满了要连中三元的豪气。先生赞赏之余也不无忧虑,因为“加我数年”四字透露出迟暮之感,对
这是一次偶然的发现。2015年,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有关抗战的出版物甚多。其中,近年来以写作长篇纪实作品而知名的王树增推出的新作《抗日战争》,是一部厚重之作。因为与他曾一度相识,更因为对中国抗日战争这一段史实一直感兴趣,所以我是想读一读这部著作的。还没等我去买来这部大书,就发现单位阅览室里的杂志架上陈列的《当代》有比较长的选载,便借来先睹为快,没想到,一读还真没能放下。  《当代》
一  宇宙形上之道,存在了上百亿年。  八千年前大地湾一期“伏羲画卦”,竖起了揭示形上之道的形下之圭:立圭测影,画卦计日,创立伏羲连山历。浑天说问世。  四千年前龙山中晚期“伏羲布卦”,完成了标示形上之道的符号体系:伏羲六十四卦配伏羲太极图,创立神农归藏历。宣夜说诞生。  开天辟地的伏羲之道,就此抵达上古华夏文化的顶峰。二绝地天通的中古黄帝之道,把伏羲天道转化为黄帝人道,开启了以天合人的庙堂伪道。
1975年夏,男朋友回上海读大学走了,我还留在黑龙江农场中学教书。他一走,我的神气仿佛被带走了一半,飘飘荡荡追随回上海老家了。理智告诉我,走出困境,首先要坚强起来,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成了我的枕边读物。  打开书,扑面的是激情,信中没有常见情书中爱来爱去的空泛和虚无。那些掩埋在表层语言里的绵密情谊,在艰难的环境中师生携手共赴的坚定,弥漫着我的心。我虽不很懂大背景,有深意的话语也往往只是浮光掠影
张隆溪,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客座教授,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文学和文化的比较研究。2009年获得瑞典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荣誉,成为二百五十多年来第三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主要中文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走出文化的封闭圈》、《
“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流行于民国朋友圈的一个热词,只是这个热词有点长。那时还没有网络,更谈不上什么QQ、飞信、微信等秒杀交际手段。写这样一个二十世纪一度流行的热词,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这只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有些羚羊挂角的茫然:既不如付梓报刊、书信、日记中的人与事手到擒来,更不如现代网络热词那样在所难逃——举手投足之间就踏网留印、跟帖有痕。  口头相传的流行热词,有点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安静已经很稀缺了。王鹤很安静。观其人读其文,一刻会浮出这样的句子:“几人漏夜赶科场,几人挂冠归林去。”发自内心,是真喜欢读书行文,不为稻粱,不事矫情,不作工具,只与懂的朋友分享;独立路径,行走内心。淡冶思考,苍翠走笔,包裹着冷色的温暖,文字宽度和硬度正好。这属于王鹤的特质,《偶尔遇见的传奇》仍然一如既往。  所以,读她文字,还是有很多人坚称她是男性。如我,一年前再撞见她的文字是在《读库》。把明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