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炎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控的分子机制

来源 :肠外与肠内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炎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和调节炎性反应作用的小分子多肽,主要有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炎症性肠病病人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并且能引起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改变。现就促炎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控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救治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我科近2年来收治并接受营养支持的胸腹腔合并损伤病人96例,其中EN组49例和PN组47例,观察两组病人
拥有一个用途专一的视听空间,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但是即便是在电视台这样的专业机构.有时同一个空间仍然要兼顾多重用途。而要满足不同用途下不同的功能要求.对于
目的:探讨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标准组、免疫增强组、生态组、生态免疫组
一、CT机型:日本东芝TCT-300S.二、故障现象:扫描图像中偶尔有黑色斜线伪影.三、故障分析:根据知识和经验断定斜线伪影的出现可能产生于五个阶段,A:高压产生过程中;B:扫描机
依赖于医学超声工程、电子学、电子通信技术、压电超声换能器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多种先进功能的超声诊断设备.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价法(SGA)虽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对其用途及评价结果的临床意义,各家报道差异甚大。有些研究将其视为筛选营养风险的工具;有些将其视为预测病人预后的工具,甚至
目的分析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的表现,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97-1999年41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共16例,其中壁冠状动脉8
综合国内外肠内营养制剂和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在传统陆源肠内营养制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为原材料,开发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新观点,展望
目的 研究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与大鼠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雌雄各20只,按体重和取样时间的
葡萄根癌病生物防治技术本项技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葡萄根癌病的新技术。分离并筛选出放射土壤杆菌 M115菌株,能抑制90%以上不同类型葡萄根癌病菌的生长,田间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