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人、事、理”,引导学生高效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语文试题的选做题改为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两篇必做,这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两道选择题和四道简答题。学生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要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是需要一定的阅读方法的。
  如何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效阅读呢?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辨析“人、事、理”,利用提出“主问题”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开启学生的系统思维,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有效信息,学会“化事为理”,可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
  一、辨析小说中的“人、事、理”, 利用提出“主问题”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开启学生的系统思维,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起来挺复杂的阅读过程,其实用“人、事、理”三个字就可以概括了。这就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以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系统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一个人思维成熟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它强调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协调结构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主问题”即思维含量高的综合性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较全,思考问题的程度较深。
  阅读小说,先快速阅读,找出文中的所有人物,然后根据人物出现的次数、所处的场景等,初步确认谁是主人公。接着,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问题”进一步开启阅读之旅:“某人做了什么事,表现了某人的什么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就相当于“理”。或者问:“某人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社会现实”也可以相当于“理”。
  学生清晰地辨析“人、事、理”,开启系统思维,从一个“主问题”延伸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逐步探究小说的主旨,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二、辨析传记中的“人、事、理”,引导学生运用系统思维,筛选有效信息,“化事為理”,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阅读传记,人和事是显而易见的。初读应注意“感”,即整体感知人和事。这一步主要做实以下几件事:①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快速标出段落的序号;②读标题、开头和结尾,注意将重复的词语画上记号;③根据自身实际把握文章的侧重点,以不少于每分钟200字的速度快速浏览文章,并且尽可能标出每段的中心句、评价性语句和议论性语句;④尽可能划出一些标志词——有承接、提示作用的词,有显示层次或彰示语意作用的关联词;⑤筛选有效信息,用简明的语句概括事件。
  再读时就要注意“理”了。化事为理,“事”指具体的事例或具体的细节描写;“理”指传主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其实也是对传主个性特点或精神品质的分析概括。这类题目是传记阅读的常见题型。
  又如阅读2011年广东卷的传记《梁宗岱先生》(原文略),学会“化事为理”。
  题目: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分析:下面看看如何将筛选出的梁先生典型事件加以“分析提炼”。
  ① 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
  化事为理:事,将辩论比喻成练武术,手脚并用。
  理,这说明他有热情,有激情。
  ②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化事为理:事,他随意的姿势与普通人一样,无论在什么场合。
  理,这说明他随性洒脱,真挚率性。
  ③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
  化事为理:事,一个文人的基本行为。
  理,这说明他在学术上很较真。
  ④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较真。接近原著。
  化事为理:事,从细小处做事,注意细节,精益求精。
  理,这说明他治学严谨,才华横溢。
  因此,从事到理,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性格特点有这几个:①有热情,有激情。②随性洒脱,真挚率性。③很较真。④治学严谨,才华横溢。
  在传记阅读中,引导学生运用系统思维,先对传主有总体的认识,然后筛选出具体的事例,从事到理,化事为理,归纳出传主的性格特点。
  文本包含着各种“人、事、理”,蕴含着人情美、人性美,它能带领阅读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全面准确地评价人物,帮助阅读者更清楚地审视社会现象。在阅读小说和传记时,教师引导学生辨析“人、事、理”,从不同角度、从整体上用联系的观点开展系统全面的思维活动,强化整体阅读意识,筛选有效信息,“化事为理”,力争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让学生阅读更有自信!
其他文献
一、导入课文  明代归有光被当时之人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姚鼐评价归有光的文章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 却自风云疏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归有光,领略他的散文风采。  二、学习目标  1、以提问的方式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字词、句子,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作者在项脊轩中产生的两种情感,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  3、通过合作交流,鉴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如何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整合教学方面的尝试,对课内教材整合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课内教材整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关涉人的性灵的学科。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课堂必须滋生语言鲜活的土壤,生成文学无尽的魅力。语文不能为了追求立竿见影而丢弃了本身的价值。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从语文学科本质上去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结构美、思路美、情感美等诸多美感,获得人文精神的滋养呢?  笔者认为,教出语文之美还是有章可依、
期刊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文字。然而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标点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小学生习作中常见到“逗句式”或“一逗到底式”,也就是整篇文章只有逗号和句号两种标点,或者除了结束处用上句号以外,其余的全是逗号。针对以上的现象,可以在标点教学方面进行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在理解中认识  低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而标点符
期刊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教学中,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会感到学习其乐无穷矣。那么如何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期刊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我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善于挽起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的感动,以自觉的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情教育呢?  一、要懂得和学生沟通  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那什么样的品质沟通,
期刊
新课标实施多年以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要全面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优化教学课程模式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小学生语文教育应该采用正确的、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方式的探索。积极调动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呢?  1.要
期刊
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到语文成绩,如何辅导学生作文,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由怕写作文变成为喜欢写作文呢?  一、用鼓励提振信心  提倡“明白如话”的文风,是克服边远农村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好方法。要多宽容少苛责,多鼓励少批评。布置当堂完成的作文,交不了的可以延后一两天再交,而不是一见交不上就责罚,只写四五行的不要讽刺挖苦。抄作文选的范文交上的,也不要毫不留情判个零分。同时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时
期刊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成为语文教学成绩提升的关键障碍,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问题成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尝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查分析,掌握情况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查分析,首要任务就是制作《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年级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包括“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课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八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略读课文增多了。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途径、三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个中心  即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这种能力包括:①读懂内容;②理清结构;③把握技巧或特色。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學目标应以上面三条为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