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促凝微粒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释放增加的促凝微粒(MPs)的细胞起源,试探讨乳黏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采集并离心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6~72 h)患者45例和健康人30例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仪对MP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MPs在6 h(P=0.021)开始升高,24h(P=0.024)达到高峰,急性期总体高于对照组.MPs主要来源于红细胞(P=0.028)、血小板(P=0.012)、内皮细胞(P=0.002)及胶质细胞(P=0.031),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MPs释放明显增强,来源细胞明显处于激活状态,反映出患者外周血整体促凝活性明显增强,有明显形成血栓倾向。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125例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评价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125例,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MRI、残余尿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估分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并发症评估,远
目的 采用床突旁动脉瘤的改良分类指导微导管塑形,根据介入治疗结果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介入治疗126例142个囊性床突旁动脉瘤.术前将动脉瘤分为Ⅰ型(眼动脉动脉瘤)和Ⅱ型(垂体上动脉动脉瘤).每一类动脉瘤被眼动脉和后交通动脉间的假想等分线分为两类,Ⅰ a和Ⅱa是位于等分线的近心端,Ⅰb和Ⅱb是位于等分线的远心端.每一种动脉瘤的分型都有相
患者 女,30岁,因“孕7个月,头痛、呕吐1个月”入院.查体:嗜睡,反应迟钝,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视力、视野检查不合作.第二性征发育良好,腹部膨隆,宫高82 cm.头颅MRI示(图1):鞍上囊实性占位,约6.4 cm×3.7 cm×5.0 cm,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垂体激素:催乳素:92.69 μg/L,雌激素:47.0 pg/ml。
期刊
目的 探讨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显微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18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按分类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按照有无交通孔分为神经周围囊肿、神经根袖扩张两种,后者又分为单纯交通型和神经根袖型.神经周围囊肿在保护神经根前提下囊肿壁大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单纯交通型交通孔根部荷包缝合收紧;神经根袖型交通孔处脂肪垫保护荷包缝合,适度收紧,残留神经袖套塑形重建.残腔均用带蒂脂肪填塞.结果 18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
大数据(big data)是指体量巨大、类型多样、结构繁杂的数据集合,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难以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利用[1].当前,大数据的价值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针对大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处理平台也日益完善,科学地收集、整理、分析大数据,使之得到高效利用,已成为当前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的军事、交通、能源、生物、信息产业等领域,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由政府主导的多个
期刊
本文结合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在国内试行了8年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实践,分析我国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两种途径及特点,结合专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高校附属医院中把神经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神外专科医师培训两项工作并轨,率先在神经外科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一、现状及意义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而我国的神经外科尚未推行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和
期刊
目的 评估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s)的术后出血风险、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的242例脑干CMs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为1.3:1.0,平均年龄32.6岁.入院、出院、目前随访的改良兰金评分(mRS)分别为2.2分、2.6分和1.5分.术前年均出血率和年均再出血率分别为5.0%和60.9%.病变全切率为95.0%(230/242).平均随访(89.4 ±4
目的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并确定在人脑动静脉畸形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切除的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标本,采用9例行颞前叶切除的癫痫患者,脑组织切除后,经显微分离的血管样本作为对照.分别提取组织中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分子标记后,与人类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挑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期刊
目的 探讨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在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Destroscope 虚拟现实系统做术前计划治疗的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例18例,术前均将其CTA原始数据等以DICOM格式输入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分割,观察并模拟操作设计个体化方案,指导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