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务员扩招遭遇媒体放大镜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4月1日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发布了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公告,并宣布今年全省公务员扩招1600多人,总数达9600多名后,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给予关注。省内各大报纸也不甘示弱,除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报道外,有的报纸甚至给出大版面大篇幅对此次公务员扩招进行了连续报道。
  综观广东省内较有影响力的6家报纸《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和《信息时报》,除了在第一时间对公务员报考的通知进行了报道外,在一些相关新闻的处理上采取了极为相似的手法,大有将“公务员扩招”报道推向新高潮的态势。于是,“公务员”无疑成了茶余饭后的热点关键词——媒体“妖魔化”报道下的牺牲品。
  
  一、“妖魔化”报道下的“公务员扩招事件”
  
  就公务员扩招本身来说,事情的起因和发展其实都很清楚:每年一度的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政府为了缓解就业问题而进行扩招。但落实到具体的报道中,几家报纸媒体则以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进行报道,将扩招事件进行演绎、炒作。
  ⒈过渡渲染 强调扩招
  据笔者调查,4月1日省内6家报纸都对公务员考试的相关新闻进行了报道。而后两天个别报纸还进行了连续的跟踪报道。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新快报》对公务员扩招的报道最为积极,甚至在当天就用了一个版面来专门进行报道。
  此外,对扩招的数字进行强调,版面上还将数字“9600名”用红色突出。特意强调数字,是这次公务员扩招报道中一些报纸通用的报道手法。除《新快报》外,4月1日《南方都市报》的标题是《省公务员考试今起报名月底开考 今年招录9600名》;《信息时报》的标题《广东招9600公务员今起报名》;《羊城晚报》则是《粤招近万公务员今起报名》等。
  公务员扩招无疑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政府出台的一套调整方案。但就其根本而言,扩招1600人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若报纸一味强调数字,试图通过这些细节来夸大其传播效果引起轰动效应,则容易给读者造成信息误读。
  ⒉避重就轻 刻意延伸
  此次公务员扩招,《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都显示出其一贯的“大报”风范,基本上客观平实地报道了事实,延伸性报道也都较为合理,符合常态思维。
  《南方日报》在4月1日刊发的消息类文章《公务员考试今日起报名》,并将关键信息用小标题提示:“本月26日举行笔试”、“全省共招录9600多人”、“‘三支一扶’者笔试加3分”。到第二天的相关报道《穗公检法系统招542名公务员》也属于消息类的信息传递。而《广州日报》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信息一共两篇:《广东省公务员招考今起报名》和《提供647个职位 公检法还是“大户”》。《羊城晚报》除了相类似的消息报道《粤招近万公务员今起报名》外,延伸性的相关报道《公务员招考“我要回去”》、《“省考”报名数不公布 考生很郁闷》,也是从事件本身出发反映一些考生的心态,不存在刻意延伸渲染。
  而另外三家报纸在面对“公务员”这个新闻关键词时,则显得有些过于兴奋。明显体现这一心态的就是在对相关文章的标题撰写上,存在哗众取宠炒作的嫌疑。
  最为典型的是《新快报》,4月1日刊登的文章《9600名!广东公务员大扩招》,4月2日《公务员扩招 大学生狂喜》等。大学生就业选择考公务员,也不过是一种职业的选择而已,但如此将扩招和大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还用上了极带主观色彩的“狂喜”字眼来形容,放大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在没有深入透彻了解大学生整体就业意向的情况下就断章取义进行描述,不但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嫌疑,受众在接受这样经过“放大”的新闻后也易产生反感心理。
  除《新快报》外,其他报纸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此类报道,如4月2日《南方都市报》的文章《想当公务员的挤爆报考网站》,4月3日《信息时报》的报道《报公务员继续“摸黑”》等,就是从标题上突出渲染,故意夸大细节,以吸引读者注意的表现。
  面对公务员扩招这样一条消息,为何众多媒体一同选择“重点关注”甚至持续报道呢?造成夸大报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二、公务员“妖魔化”报道背后的原因
  
  作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其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客观、真实。但落实到具体的报道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报道,则可以反映出事件的不同方面。因此,媒体在报道中,不仅存在“选择”的作用,即报或不报,也有“放大或缩小”的作用。造成这种选择和放大缩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挖掘,也有政治体制、操作难易度等约束,而在今天,商业经济的驱动更为明显。
  ⒈经济利益刺激下的商业行为
  如今各大报业集团之间竞争激烈,需要寻求好的广告效益来支撑发展,各大报纸都在发行量上苦做文章。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各家报纸也是精心策划,力求将报纸办得生动好看。如何吸引读者注意力,也就成了报纸面临的一大难题。
  要吸引读者注意力,自然离不开具有视觉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的新闻事件报道。试想,如果没有众多媒体长久以来对“公务员”一词的“偏爱”,那么此次公务员扩招也就不会招致媒体的再一次“重点关注”。实际上,单独看事件本身不足以形成轰动效应,只有经过媒体的渲染报道后,才形成了特别的“意义”,才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而所谓这些关键词,在吸引读者注意后,带来的广告收入、商业利益才是其真正目的。
  关于公务员“妖魔化”的报道,也早已不是新鲜事。除了此次因为扩招引起的“重点关注”,网络报纸上不断出现的相关文章,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被各大报纸频繁转载的《史上最牛公务员》,更是惹来骂声一片。
  “妖魔化”报道反映出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正如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所强调的一个前提,即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因此,享有某种特权的新闻媒介应该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其中就包括要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报道事实;要充分、准确地表达公共意见,努力阐明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而片面、夸大的“妖魔化”报道,歪曲了事件的本来面目,影响了读者正常的信息接收,最终损害到的也包括媒体本身。因为随着公共话语权的不断普及,受众接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于新闻本身的判断也愈发趋于理性。而此时媒体如果不顾真实性而将其“妖魔化”报道,特别是一向以真实准确见长的纸媒,损害的就是它最为可贵的权威性和深刻性。
  ⒉寻求刺激的坏消息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类似的妖魔化报道。被“妖魔化”报道的除了公务员以外,更不乏大学生、医生、老师等等群体。类似的报道看得多了,也就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笔者并不怀疑类似报道的真实性,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妖魔化”公务员的类似报道,已经成为一些媒体的操作模式。在媒体的渲染报道下,公务员俨然变成了福利好又不办事的“金饭碗”。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如同媒体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公务员的特定报道方法,并形成一种媒体期待。许多再平实的事情,套上“公务员”这个帽子,就可以引起大家注意从而大肆报道一番。于是部分媒体热衷于肆意的夸大事实和暴露事实的细节,热衷于给公务员“集体毁容”的“妖魔化”报道。
  
  三、公务员“妖魔化”报道带来的影响
  
   “妖魔化”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媒体造成舆论导向的偏差。
  ⒈“妖魔化”报道下的媒介环境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叫“直接环境”,而需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的环境,叫“间接环境”。大众媒体则是最为普遍的“间接环境”的传播者。当大众媒介把“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现实环境传递给人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知可感,并仿佛也能亲身经历的间接环境时,就形成了所谓的“媒介环境”。
  当媒体舆论导向出现偏差,特别是众多媒体都异口同声地采取类似“妖魔化”报道时,媒介环境也就随之歪曲和变形。在失真的媒介环境中,不明真相的受众容易被错误或片面的信息误导,再加上猎奇等心理的促使,从而呈现更为偏激的判读和反应。被刻意强调和放大的细节,淹没甚至超过于事情的全部真相,不但影响了受众本身对信息的正确认知,更使得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彻底“妖魔化”的人和事。
  “妖魔化”公务员,和“妖魔化”大学生等类似被“妖魔化”报道的群体一样,已经从某些街头小报制造的吸引读者眼球的噱头,演化为媒体集体的一种炒作手段和不健康趋向。仅仅为了追逐一时的“卖点”,不惜篇幅地进行渲染,在相关报道的事实细节里,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或是达到吸引眼球的需要,有意地选取和忽略,从而人为地制造出“更具新闻价值”,实则有失公允的新闻作品。“妖魔化报道”,是媒体自律严重缺失的表现。当前蔓延的这种不良风气,不能不引起新闻媒体的反思。
  ⒉“妖魔化”报道下的理性受众批判
  所谓“妖魔化”报道的本意,也许是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吸引一部分有好奇心的读者。然而,忽略受众的真实需求,一味制造“热点”、斧凿痕迹严重的报道,终究会被受众所遗弃。
  而在新闻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受众的媒介素养同时也在提高。理性的受众不会因为新闻报道的浮夸用词和虚张声势而听信盲从。新闻的本质是真实,报纸最朴素的作用是告知。受众阅读报纸,是为了了解事实“是什么”、“怎么回事”,过于修饰的花哨事实和刻意制造的信息泡沫,“妖魔化”的声势浩大,即使满足了一部分受众片刻的猎奇心理,也终究会遭到淘汰,没有生命力可言。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理性的受众很可能会因此对类似的报道产生抵触甚至厌烦的心理,从而产生对报纸的质疑,媒体的公信力会因此大打折扣。
  当受众的媒介认知能力越高,对类似于这种标准化的形象也就更为厌恶。面对日益成熟的受众,当前媒体在激烈竞争中要思考的问题也应更加深刻,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炒作、渲染的表面。“妖魔化”的报道更应叫停。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2005年以来,在中国邮政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直邮产业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内涵、服务形式和服务领域都产生了质的突破与发展。一些直邮客户通过采用直邮广告取得特殊效应,企业由小变大,逐步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数据公司和广告公司开始关注直邮,同时介入到直邮服务中,直邮作为一个产业逐步形成。    一、直邮媒介产业的概念、特征和构成    ⒈直邮的定义  我们综合人们对直邮的描述,提出直邮如下定义
期刊
电视摄像是指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如何开展实验教学一直是电视摄像实验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方面,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借助校内外资源优势,在让学生充分了
期刊
一、汶川大地震“背妻男”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 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在地震中吴加芳的妻子不幸遇难,当他从废墟里挖出已经丧生的妻子后,不
期刊
毋庸讳言,当重大突发事件悄然来临,而主流媒体出于种种利益的考量而闭嘴沉默集体缺位的时候,如果人们不能从可信信源获知其间具体原委,“起于青萍之末”的各类传言无疑会乘机占领大众舆论,成为一定时间内缓解大众知情需要的伪事实。笔者之所以称其为伪事实,一是言其从不明信源流出,再到“宋人掘井得人”般的口耳相传,其可信度很低;二来担心别有所图者寻机滋事、以讹传讹,故作惊人之论,其弊害更是无穷。而诸多事实也正表明
期刊
在2009年3·15晚会上,由传播技术带来的困扰成为了焦点,针对手机媒体,2008年消费者申诉主要集中在垃圾短信的不请自来和手机个人用户信息被泄露。  手机媒体是迄今整合了最多传播元素形式及内容的传播媒介。最初的手机实现了走路与说话同时进行。随着短信的推广,书信这一古老媒介成为了手机媒介的新内容;而手机报和上网功能的改进则是手机意图整合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3G手机将会实现数据、图像的实时传
期刊
背景与缘起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而残障儿童更需要得到格外的照顾和呵护。爱德慈佑院是由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爱德基金会部分职员以及残疾人士的家长参照海内外相关组织发起成立的南京首家为智障人士服务的专业化非营利机构,一个为残疾、特别是为智力障碍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服务的人道主义组织。2002年初,爱德基金会为其提供了启动基金及130平方米民居一处,同年4月经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
期刊
1    头戴一顶“税收科研工作者”的桂冠其实是一件尴尬透顶的窝囊事。因为在税收的田园里,我们收获的一直是“微薄的希望”。税收学科的贫弱,在我看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连谁谁题写书名的什么什么读本,自以为是的袍子下总藏不住东拼西凑的针脚,兴高采烈的面容上总透着面黄肌瘦的菜色。或许,那些“脑袋大脖子粗”的“特定”读者就该吞咽这些半生不熟、粗制滥造的“生猛海鲜”。  税收的田园并不贫瘠,贫瘠的是我们的思
期刊
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同时又处在地震的恢复重建期,其报刊市场却迎来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成都女性类期刊零售市场,出现了新的值得关注的走向。本文简略分析,以此了解当前该类刊物的零售市场竞争格局,同时将部分期刊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北京世纪华文SIS体系自主监测的数据库,数据为2009年第一季度监测的最新数据。    女性期刊数量多 竞争激烈    女性类期刊在成都一直呈繁荣之势,数量众多,大多全国
期刊
理论有什么作用?我有一个观点:“理论上的清醒是行动上坚定的前提。”传媒人、新闻工作者,如同别的社会行当的人一样,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高,要有自己的“理论”。   这里的“有理论”,并不是要求我们的传媒人、新闻工作者,每个人都要写出《中国新闻论》《世界传媒史》《当代报刊学》那样的洋洋巨著,那也是不实际的。但是就自己的业务范围中的事情,有所总结,有所条理,有所“议”,有所“论”,“论”出点带有
期刊
21世纪,3G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词,有人甚至将21世纪称为移动信息社会。近年来我国从各个层面支持3G建设,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由我国提出并主导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TD-SCDMA还与登月工程、大飞机制造项目一起,被国家列为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有效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我国政府更是频频出台相关举措扶持3G产业发展。2009年1月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