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是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对活体进行无创组织学检查,获得实时动态虚拟成像.不仅可对黏膜层进行观察,其在黏膜下血管成像方面尤其具有独特的优势.静脉应用造影剂通过对血管结构改变的早期识别,可对病灶进行早期诊断.CLE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的大面积观察,缩小活检范围,实现更高的活检阳性率,避免了重复内镜检查和活检,是内镜检查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携带甲胎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AFP)转导人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抗肝癌免疫应答.方法 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贴壁细胞转导rAAV-AFP后,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联合作用下,诱导分化为DC.用四唑盐(MTS)比色法检测AAV-AFP转导的DC(AAV-AFP+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联合检测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共1480例,男677名、女803名.平均年龄(52.7±15.2)岁,研究对象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HbAlc水平,采用液态酶法测定GA水平.结果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起搏器植入术后3年,反复咳嗽半年,胸闷晕厥1 d于2009年8月28日入院.患者人院前3年因突发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最慢达30~40次/min,根据医生建议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心率在60次/min,以自主心律为主.2007年患者就诊北京阜外医院,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比较多西紫杉醇与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和环磷酰胺(CTX)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 97例ⅡB期至ⅢC期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西紫杉醇组49例给予多西紫杉醇+THP+CTX方案;紫杉醇组48例紫杉醇+THP+CTX方案.两组新辅助化疗均为21 d一疗程,共完成4个疗程.结果 多西紫杉醇组原发病灶完全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8.6%和26.
目的 研究合成的新型神经生长因子TAT-BDNF融合蛋白兼具穿越血脑屏障及神经保护双重活性,为使用功能蛋白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胡AT.HA-BDNF,原核表达获得TAT-BDNF融合蛋白.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性损伤模型,通过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AT-BDNF的神经保护作用.尾静脉注射TAT-B
博来霉素为糖肽类抗生素,通常运用于化学胸膜固定术、皮肤疣状物的治疗,以及多种肿瘤的治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年12月9日(N Engl J Med,2010,363:e36)刊登的1篇文章报道了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1位39岁妇女,由于后舌部血管畸形,采用博来霉素做内部硬化治疗,1周后,躯干部出现不痛、不痒的鞭打样色素沉着,无脱发,指甲和黏膜无明显变化,无呼吸困难和肺部症状。
期刊
目的 观察合并抑郁情绪障碍的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40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的变化,探讨抑郁情绪障碍和冠心病间的相关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高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明确,无认知障碍。所有患者均行单节段腰后路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1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定患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糖尿病与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病变高级研讨会”将于2011年8月26—28日在天津举办。大会学术内容涉及糖尿病与心脑血管、肾及周围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治疗前沿技术,开展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管理、干预、护理及多学科联合防治的经验交流。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关联、交叉、协同、进步”。
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BIT’S2^rd World DN Aand Genome Day-2011)2011年4月25至29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历时5天。今年4月25日,是美国生物学家James Watson和英国物理学家Francis Crick合作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58周年纪念日,
通常对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是以病灶刮除或分块切除的方式切除,而对于脊柱转移瘤只在有神经压迫症状后才予以姑息切除,这样的手术方式必然存在局部肿瘤的高复发率[1]。近年来,随着肿瘤理论研究、肿瘤分期系统的进步和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脊柱肿瘤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脊椎切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原发恶性和孤立性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全脊椎整块切除,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污染,明显减少肿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