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手法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江南丝竹》。
  【教学分析】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号称“八大名曲”。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
  《紫竹调》原是一首具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曲调清新明快,节奏流畅活泼,情绪乐观亲切,具有浓郁的吴地风格。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行地和主要乐器。
  在欣赏《紫竹调》的基础上,学生初步了解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音乐特点。
  通过聆听《紫竹调》,引导学生对乐曲的“加花”手法进行分析、感受,了解江南丝竹的即兴演奏手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体验“加花”手法。
  【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音乐教学的要求,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体验和参与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欣赏、分析音乐,视听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及注意力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导引,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在一节课中,我们不仅仅要实现课时目标,更要关注音乐课程目标、教材分册目标和单元目标,执教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才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体验音乐语言,只有具有真正感受音乐魅力,获得音乐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与意图】
  1.八音之乐,了解乐器分类
  (1)二胡演奏导入
  在本节课一开始,老师想为同学们演奏一件乐器。(师用二胡演奏《无锡景》选段)老师演奏的乐器是人人皆知的二胡。考考同学:你知道二胡是如何发出声音来的吗?(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通过弓毛和琴弦相互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这就是二胡的发声原理。根据发声原理分类,二胡属于拉弦乐器。
  设计意图:由教师演奏学生熟悉的二胡,引发学生对于乐器发生原理的思考,这样做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了引起学生对丝竹乐器的关注,三是为接下来的乐器分类学习进行铺垫。
  (2)八音分类
  在清代之前,我国的民族乐器并不是根据发声原理进行分类,而是根据乐器制作材料以及性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这种分类法被称为“八音”分类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
  问:二胡在“八音”中属于什么类别呢?—丝(丝指的是所有的丝弦乐器)
  提问:同学们对“八音”有什么想了解的?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民乐演奏。(播放江南丝竹《行街》片段)
  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中主要有哪些乐器在演奏?视频中主要乐器属于“八音”中的什么类别?
  答:二胡、琵琶、扬琴、阮—丝弦乐器;竹笛、箫—竹管乐器。
  采用“丝”与“竹”制作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称为“丝竹乐”。
  (3)“丝竹乐”简介
  “丝竹乐”源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竽瑟之乐”,隋唐大曲中也有“丝竹相和”的器乐伴奏形式,至宋元形成称为“细乐”“清乐”的纯器乐合奏的丝竹乐,明清时东传日本。流传至今的丝竹乐乐种主要流行于南方各地,影响较大的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和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
  (4)引出本节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江南丝竹”,感受丝竹乐的风采。出示课题《江南丝竹》。
  设计意图:从二胡的发声原理开始,引发学生对现代民族乐器分类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再到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引发学生对古代乐器分类的关注。通过观看视频、说说乐器、想想类别,引导学生一步步去了解“丝竹乐”,激发学生产生对“丝竹乐”学习的欲望。
  2.弦音和鸣,感受江南丝竹
  (1)初识江南丝竹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简单了解江南丝竹。(播放江南丝竹介绍片段)
  提示:请同学们关注视频介绍中关于江南丝竹的流行地区、主要乐器。
  交流:江南丝竹主要流行地、乐器等。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乐音乐的统称。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竹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
  知道了江南絲竹的流行地区和主要乐器,自然就要来聆听一番了。今天我们欣赏的是江南丝竹《紫竹调》,江浙地方戏常用它做穿插的小调,在沪剧中,该曲还成为沪剧常用的一个唱腔。这首乐曲就是由沪剧曲调改编、发展而成的江南丝竹代表曲目。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介绍“江南丝竹”,较好做到了视听结合,既能观察到其中的主要演奏乐器,又能聆听到曼妙的丝竹音乐,更主要的是抓住关键词后对于概念的掌握。这样的做法比起直接出示一个概念更能让学生牢记。
  聆听《紫竹调》。
  (2)体验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
  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江南丝竹音乐形成了“小、细、轻、雅”的风格特点。“小”是指乐队编制的小型灵活,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江南丝竹的“细”是指演奏风格上的细腻委婉。江南丝竹演奏风格上的细腻委婉与乐队即兴演奏有关,演奏者之间配合默契,大家在磨合中形成规则,使各个乐器的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造就了细腻精致的演奏风格。江南丝竹主要的演奏地点是在茶馆,一首乐曲会在演奏过程中重复很多次,艺人们常常会采用即兴演奏的方式来变化乐曲的原谱。所以,人们说江南丝竹的演奏不是看谱奏曲,而是用心抒发。   江南丝竹的即兴演奏除了“加花”,还有“减字”“翻高”“翻低”“点奏”“换调”等小幅度的加工。因为是一个乐队,自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即兴演奏,同时也要注意乐队成员间的合作,所以,这种既不脱离基本旋律,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基本旋律的即兴式的演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多声部音乐,而这种技法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和谐创新等社会文化内涵。
  刚刚我们细细品味了“细”,相信大家对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中的“轻”和“雅”也有了认识。“轻”是指乐曲让人轻快、轻松的感觉。“雅”是指曲调典雅婉转、雅致细腻。
  脑力活动—猜猜想想:老师有时会这样想,为什么在江南丝竹乐队中没有选择音量比较大的唢呐,在打击乐器中也没有选择鼓、锣等音量大、节奏强烈的乐器?我们不妨一起来猜一猜先辈们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江南丝竹”音乐艺术的特点,仅仅欣赏几首小曲、分析一些特点、思考几个问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深挖蕴含着的更深层的东西。关于“轻”和“雅”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细细聆听,更没有指导学生慢慢地分析,而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抛出“脑力活动”,看似一个小小的问题,却激发了学生去深入地研讨和思考,这样的研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让整个课堂的学习达到了一个高度。
  小结:江南丝竹各个声部的乐器都以细润、清亮为主,所以,整体音乐效果是清秀、明快和细腻的。这与江南人口密集、景物繁多、注重精雕细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音乐上追求的不是粗犷、气势,而是精致、细腻;不是有力、震撼,而是浅吟、低唱。江南丝竹诞生之初的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是单纯休闲消遣的活动,主要在较小的空间演奏,场地小,观众少,像唢呐、管子、锣鼓等就不会在挑选的范围。在这里要提示同学们的是:演奏江南丝竹的组织有“清客串”和“丝竹班”之分,其中的“丝竹班”主要在农村演出,风格相对比较粗犷、热烈一些,会采用一些大音量的乐器。
  3.乐音萦绕,提升丝竹影响
  除了今天聆听的《紫竹调》,江南丝竹最有名的是前文提到的八大曲:《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
  江南丝竹不仅是江南人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专业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1)李叔同《夕歌》
  A.出示《夕歌》。
  李叔同先生创作的这首歌曲调采用的是当时全国流行和脍炙人口的民间乐曲《老八板》。(江南丝竹中的《中花六板》等乐曲就是由此曲演变而来)
  B.唱唱《夕歌》乐谱,体验其江南丝竹音乐风格。
  (2)刘天华《变体新水令》
  A.刘天华的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是直接根据江南絲竹音乐的素材改编而成。
  B.观看《变体新水令》视频。
  设计意图:“江南丝竹”远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学生根本无法真实地了解它在民族音乐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通过收集相关音乐作品,和学生一起聆听、演唱、介绍,充分感知作品与“江南丝竹”之间的血脉联系,用事实告诉学生民间音乐的生命源远流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丝竹以其幽雅的旋律和古朴的表现形式令演奏者们百多年来乐此不疲。以琴会友,自娱自乐,用充分自由的即兴演奏方式追求整体的和谐效果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演奏不看乐谱而是用心,在宣泄内心情感的同时,亦令闻者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一位教育家说:“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等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主動性得以充分发挥。  一、创设鲜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
期刊
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需要未雨绸缪,也就是提前预设。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预设,得顾及目的、任务、师生以及时间和环境。教学预设是上课行为的起点和方向盘,它为参与整个活动的有关主体去定方向、目标以及行动路径,甚至相关的影响要素,以利于活动顺利开展、高效结束。因此,教学预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  《学会与人合作》是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在学生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合
期刊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2018年4月2日起实施。  消息称,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该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实施,对我
期刊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了2018年新型城鎮化建设的五大重点任务,其中提到,继续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全面放宽城市落户条件。  3月1日起,40岁以下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后就业。自从这项落户新政策实施以来,南京市政服务中心户政办理窗口前一直处于“爆满”状态。据统计,仅业务
期刊
读写结合中,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了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如何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呢?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选准读写结合点,注重可仿性  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读写结合点的选择。一篇课文中蕴藏的言语训练点非常多,有的练说,有的练听,有的练写。笔者认为读写结合点一定是练写的言语训练点,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
期刊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全超導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团队孙有文研究员课题组,在EAST上利用三维旋转磁扰动场控制偏滤器靶板热负荷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结果日前发表在聚变领域期刊《核聚变》上。通过与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研究团队合作,课题组将这一结果在美国的DIII-D装置上进一步拓展到旋转加混合扰动模式的磁扰动场研究,日前相关结果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
期刊
4月1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区办税大厅,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从申报专窗接过一张环境保護税税票,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开出的首张税票。  2018年1月1日,我国首部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作为按季申报的全新税种,环保税于4月1日在全国范围迎来了首个征期。“首张环保税税票的开出,标志着环境保护费税制度转换在基层顺利落地。”福建省地税局财产行为税处处长张锦珊介绍,除了加强申报期的保障服务,税务
期刊
近日,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电信和百度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区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这次测试被业界视为开启了5G网络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大门,将5G的商用进程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各方的推动下,5G的商用步伐正变得越来越快。专家表示,在5G的研发和商用方面,我国已跻身第一梯队,2018年将是我国展开5G规模试验、进行市场布局的关键一年。  我国通信技术经历了2G时代跟随、
期刊
关于养老金待遇提升的利好消息不断。继养老金十四连涨、国资划转社保基金试点加速推进的消息出炉不久,《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于日前正式出台。这意味着逾5亿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水平提升获得了政策机制保障。  指导意见明确,要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個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指导意见提出,合
期刊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具体应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表征符号”“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概括为化学基本观念、“三重表征”思维、实验探究能力三个基本要素。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下面以人教版“酸、碱、盐”教学为例,呈现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