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在泛媒介视角下的演化与传播

来源 :新闻文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体作为人类生命、思维和艺术创作的载体和人类进化的物质基础,在技术和艺术的演化与传播中扮演了重要的媒介角色。从“媒介即人的延伸”到“人是媒介的延伸”,我们面临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对“身体”本身的再思考和再认识。本文从媒介技术与艺术媒介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身体作为一种泛媒介,二者共和共生的认识与思考。
其他文献
短视频图书营销已然成为出版单位进行图书营销的新渠道、新模式,其带来的不仅是图书销售码洋的改变,更对出版业的组织结构、渠道建设、产业组织形态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通过对短视频图书营销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短视频运营意识不强、账号内容庞杂且内容模糊、新媒体运营经验不足等现存问题,强化新媒体运营思维、精准定位、打造高效团队,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现阶段,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旅游公共服务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路径和注意事项,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互联网消费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超前消费需求。文章首先阐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对其社会价值进行分析;其次分析现阶段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中国作家有关南洋的想象,浪漫化是一条基本的线索。在晚清文人的风土记、游记里,猎奇的心态、化外的意象俯首可拾。五四初期许地山、徐志摩等人的南洋叙事洋溢着丰盈的感性,南洋浪漫化身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当代的九丹、张悦然等,仍在其小说叙事中渲染着浪漫南洋的氛围。但抗战期间中国作家有关南洋的浪漫话语拉开了与西方浪漫主义的距离,表现出亲和的情感结构与“和而不同”的主体位置,体现了特定语境对浪漫话语走向
为了广播电视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提高光电信息化发展水平。首先,结合相关技术和系统需求分析情况,从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入手,完成系统总体设计。其次,在完成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上,从网络资源模块设计、数据交换模块设计两个方面入手,完成系统软件设计。最后,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GIS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所设计的广电网络工程系统运行正常、可靠、稳定,各个功能
孟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善为前提,认为善发端于心,继而提出“尽心养性”的教育方法。荀子的教育思想以人性恶为前提,他通过给善与恶、性与伪下定义,确定了人性是恶,所以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教育方法。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集大成者,两者的教育思想实质是相互补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虽然两者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以人性论为依据的教育思想,但本质上还是主张以“礼义”为教育内容去教
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人体艺术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具体表现之一。本文从自我认知、形式语言与人体关怀三个角度论述人体艺术的理性之美、形式之美与人性之美。
学界对郭店儒简《性自命出》作者聚讼纷纭,但若悬置对具体作者的执求,以篇为单位予以观照,将其视作《礼记》类文献中的一篇,则可发现其义理脉络是对孔子“性近习远”说的逻辑展演,其思想史定位当在孔、荀之间。其以气言性的性情观、心术为主的心性论、人道可道的礼乐论,构成一条层层递进、彼此联动的工夫论进路。此进路与荀子“情可为”“心之可”“积礼义”的“化性起伪”说基本一致,实开荀子天生人成的工夫论之端绪。不同于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于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只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保障地勘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多家地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开展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识、模式、机制、制度、装备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