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老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老师们都在积极的参与、投入到这场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将新课改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避免一些趋势和现象。
一、在新课程课堂上应避免的两种明显的趋势
一种是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在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
另一种是绝对化。
“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同样有创新也有继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二、在新课程课堂上应避免的问题
问题一:形式合作而无实质内容。具体表现是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问题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景可谓是“苦思冥想”,好象脱离了情景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乎逢课必是从生活、生产中的肤浅实例引入。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习以为常,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三:探究的泛化。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一开课就要学生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更多的应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
问题四:是把自主变成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乎,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实际上,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问题五: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分异常活跃,盲目追求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问题六: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没有很好定位。
问题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问题八: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教师似乎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就不是新课程。为此,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屏幕不能代表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能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教师继承与创新,不搞形式化、绝对化,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新”;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动课程改革;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一、在新课程课堂上应避免的两种明显的趋势
一种是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在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
另一种是绝对化。
“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同样有创新也有继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最基本、最基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二、在新课程课堂上应避免的问题
问题一:形式合作而无实质内容。具体表现是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问题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景化。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景化,为了创设情景可谓是“苦思冥想”,好象脱离了情景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乎逢课必是从生活、生产中的肤浅实例引入。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学生习以为常,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三:探究的泛化。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一开课就要学生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更多的应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
问题四:是把自主变成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于是乎,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实际上,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问题五:教学只求“表面热闹”。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分异常活跃,盲目追求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问题六: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没有很好定位。
问题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机械化。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问题八: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有的教师似乎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就不是新课程。为此,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屏幕不能代表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教师只能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结合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只有教师继承与创新,不搞形式化、绝对化,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新”;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动课程改革;只有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让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吧!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