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文化源头或为人类远古神话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谜这种古老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妇孺皆知,人人都有过体验的。每个人小时候恐怕都受过灯谜文化的熏陶。在儿童时代,中国灯谜一方面是儿时游戏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儿童识字、接受各种社会生活知识、经受思维训练和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不管你生活在古老的城市还是所处穷乡僻壤,谜语这种游戏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必定程序和必然历程。人类学家说,当人类创造文化以后,人类就被文化所塑造。灯谜文化就是这样一片人生历程必经的文化地带。
  在灯谜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时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时代,而所有文化的发生都源自于人类的问题意识。当人类具备意识之初,人类意识的主题便是考究天地形成、万物生长、四时变更、阴阳交替、风雨雷电、生命何为、人类何来等等。向世界的一切提出问题,用尽早期人类的智慧去解释世界,这就是神话时代的文化责任。由于神话有故事、叙事式的言说,也有歌谣、说唱式的诗说,所以,其中的问与答的形式和考问,都孕育着我们今天的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知识),这些解答不仅构成和支撑起原始社会的信仰、知识、意识、精神的文化结构,也成为后来人类和社会的思维与意识的深度模式和底层文化。当先人们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们的下一代时,儿童游戏中的谜语形式便诞生了。把先人们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变化了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这就是谜语的应运而生。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所以说,古老的问答文化是谜语文化的母体。
  我国古代见于史载的谜语,有人以为春秋《左传》中的“有麦麴乎?有山鞠穷乎”是较早的谜语,所谓“‘鞠穷’,作废词嚆矢”。(清末张玉森《百二十家谜语叙》)也有人认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载黄帝时代的《弹歌》也是关于制弹弓以猎鸟兽的谜语。到了汉魏六朝时代,刘勰《文心雕龙》已经专辟了《谐隐》篇,他指出:“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刘勰还提出了谜语隐语的表现与功用:“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同时,他从诗学、美学、艺术学、文学的高度,概括了谜语的特征:“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从刘勰的这段文字看,谜语在《文心雕龙》时代已经相当成熟了,它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中国谜语文化的发展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从此又走上了特立独行的文化历程。甲骨文的出现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汉代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东汉文学家蔡邕所写曹娥碑中以“黄娟、幼妇,外孙、齑臼”隐“绝妙好辞”也是在字形字义上大做迷惑的文章。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谜语的技术技巧其实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谜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所以刘勰还说谜语的美学风格是:“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文心雕龙·隐秀》)。总之,是中国文字的形、音、义的多变性,给中国谜语特别是字谜提供了形式基础。自此以后,字谜的传统绵延未绝,形式与内容都向无限生发的境地扩张,形成中国谜语文化特别的一路,达到了旷世无双的文化地位。其中一个支脉还反过来为儿童的识字服务,成为狭义的字谜,即以识别汉字为目的的谜语。这类字谜在传播汉字文化上发挥了历久不衰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也是别有雅趣。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徐文长佚稿》载有“田字谜”:“四山纵横,两目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果然是别开生面,入了高境界。
  唐宋以来,谜语以挡不住的魅力,进入了文学名家的创作视野,明清以来,写谜事几乎是古典小说不可或缺的内容。《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拍案惊奇》《镜花缘》《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无不有精彩谜语和谜事描写。
  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灯谜”不仅在语言名称和概念上几乎成了后来中华谜语文化的代称,其更有意义的文化意旨在于回归大众,把走向雅化的猜谜活动又引回到大众生活之中。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也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与灯彩灯会相结合的谜语,其实是通过民间灯彩这种手工艺术参与到民俗节日中来了。特别是在元宵节时,赏灯猜谜成为此一民俗节日的核心内容。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就是说,在灯谜一途,谜语从此就在文化上形成三种路径:一是民间传承未绝的文化自娱,二是文人雅好的精致化文化,三是雅俗结合。这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奇特景观:分分合合,有分有合;从古至今,多样整合;妇孺皆知,雅俗共赏。还没有哪一种文学样式有这样的文化景观和场景。
  谜语文化在中国的生态样式还不仅仅以上所述,它甚至在中华大地上开出了更加别样化的花朵。这就是谜语村、谜语镇、谜语城。比如,湖北省宜昌市的青林寺村。该村的谜语文化精彩绝伦,乡民们颇有说唱谜语的传统,地方学者调查、整理、出版的该村谜语就达厚厚四大本,恐怕在全世界也难以见到这样的文化风景,你不能不油然而生对中华文明的感叹与赞叹。还比如,广东澄海市、福建漳州市、福建泉州石狮市、福建晋江市,也是著名的谜语文化之乡,并且几地的灯谜文化可上溯至宋、明时代。几地谜语不仅具有方言特色,而且深深融入当地民俗之中,民间谜事、儿童谜语十分流行,地方的人很早就有制谜传统且多有结集、结社活动。当代以来,好谜、疾谜、爱谜、迷谜的地方更是不可胜数。最突出的是当代的网谜,谜吧、谜网、谜线更是不可胜数,其中主体更是以青年大、中学生为主,活动频繁、参与踊跃,显示出谜语文化在当代先进传媒时代旺盛的生命力。这样壮观的谜文化,且问全世界还有何处可寻?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独特的骄傲与光荣!   游戏、问答、求知、索解、娱乐、识字,观灯、过节、设疑、迷惑,旁出、别致、奇思、妙想,传道授业、修身养性、逆反逆向、嬉笑怒骂、酸甜苦辣;包罗万象,无所不涉,小谜语关联大世界,小谜语里有大人生。有了谜语文化,中国人的生命与生活,平添韵味,别有情趣。
  谜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形态,也是中国人生命与生活的别样的构成,所以,它的题材无限丰富:有字谜、灯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事谜、物谜、花鸟鱼虫谜、飞禽走兽谜、成语谜、古诗谜、音乐谜、哑谜、戏谜、曲谜、画谜、知识谜、益智谜、趣味谜、联谜、笑话谜、故事谜、歌谣谜、动作谜、音响谜、色彩谜、数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这是谜语的迷人魅力之一。
  谜语的迷人魅力还来自于它的变化无穷。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巧思佳句绝韵随手可得。
  首先,谜语的奥妙无穷,来自于世界之大而人所知却少,也就是来自于人们对无知和未知的好奇天性。人不能生而知之,人也不能世事无所不知。制灯谜有各色人等,人人可为,所以灯谜所涉就广,就得冥思苦想、浮想联翩。往往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中,人生的意趣就油然而生。
  其次,谜语的奥妙来自于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在快乐中获得智慧,从智慧中体味趣味,这些是谜语的天性。谜语的别解思维,长期以来训练了中国人的逆向思维、逆反思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智慧的发展与构成。这一点给予再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再次,谜语的奥妙来自于它与文学的相映成趣,有语言与文字的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令人赏心悦目。比如,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字谜,射“慧”)精美谜语,讲究别思另解之外,还要炼字炼句,所以意蕴无穷:谜面是一种诗意和画境,谜底又是别有洞天。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情节、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
  最后,谜语的奥妙也来自于它那庞杂神秘的技术技巧。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技术、方法、手段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宋代以来的早期谜格多采用典雅的四字格名,是就成谜手法加以注解或提示,以方便解谜。如阳乌戒晓、星象拱辰、蛰龙出水、双凤朝阳、行云流水、落花点地、鱼跃鸢飞、风行草偃、月照海棠、拨云见日、寒谷生春、梅影横溪、篆烟凝霭、江涵雁影、鹤立鸡群、月轮穿海、竹影扫阶等。至明清,谜格完善,出现了以三字直至二字的谜格体系。例如,著名的“广陵十八格”,包括: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徐妃、卷帘、虾须、寿星、粉底、燕尾、比干、双勾、钓鱼、含沙、锦屏、碎锦、回文等。到晚清和民国,甚至达到谜格数百。这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所以有识者讥刺曰:“谜之用格,终嫌造作,纵极灵巧,究失天然。”关于谜格的功能和它的利弊,谜界众说纷纭。但是,它毕竟是对制谜、猜谜规律的一种认识,从理论上说,具有抽象性和认识性,若将谜格与谜语作一个整体看,谜格的理论价值还是值得深入发掘的。从谜格所见出的谜语的庞杂深奥的技术技巧,反映的是谜语文化向繁复化的审美趣味发展的轨迹。其实,到了晚清,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种类与形式都出现了堆砌、繁复的风格,如木雕、石雕、刺绣、服饰、陶瓷等。但是,灯谜谜格的繁复本质上又与灯谜无所不涉的内容相关,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到词牌戏目、人名器物,莫不涉谜成趣。所以,为一物谜成一方法,为一字制谜造一谜格,大体也是可以理解的。谜格是谜语的格律,但这格律运用得好坏优劣,却是因人而异的。谜格其实隐藏着的是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汉字艺术以及诗词的技术与技巧。也就是说,谜格从深远处通向汉字文化的底层和深处;从高处又抵达古代诗歌的意境与诗境。从一字、一物、一诗、一句、一言、一人、一名、一事、一语、一话、一情、一景、一图、一画中,谜语回互其辞,引申出大境界、大物象、大文章。谜语里有政治、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信仰、风俗、文化、文学、文艺等等,这是谜语以小见大的真功夫。所谓方寸之间,寓万千气象是也。
  总之,在谜语里深藏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理念与传统,它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维、中国的知识、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智慧、中国的趣味、中国的游戏、中国的美育、中国的情调。它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也包容了中国人的全部生活。在本土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满足人们的生命与生存之需,把独特的中华文明载体——汉字文化和文学加以维系、巩固、张扬,谜语文化代代传习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就在这里。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28日,“AI启未来”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出席论坛并致辞。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
2019年3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企业上云工作座谈会。部分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属支撑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既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也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是小学生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本文总结了在小学数学
现在人们对教育有很多不满和批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社会舆论来看,几乎每一篇批评教育的文章都会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很容易引起转发和共鸣,另一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未来的创新和提高做好了铺垫。为了迎合科技快速发展的趋势和科技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潮流,机械自动
本文回顾了21世纪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对于英语教学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政策引导,以及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以Krashen和Skehan的理论为依据,探讨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重
<正>笔迹,是书写动作通过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通过笔迹,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文字布局习惯。笔迹检验,即是通过对可
本研究采用冷丙酮二次提取法从马铃薯中提取出多酚氧化酶,用微量呼吸仪和氧电极测定酶的最适 pH 为7,最适反应温度为25℃。通过对多酚氧化酶活性中心的测定和探讨,认为活性中
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  —— 摘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10个月前,李克强总理的承诺如今已写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到“简除烦苛,禁察非法”
本文将一个关于全纯映射的定理推广到解析向量函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