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栏目 重在建设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angfeng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栏目是构成高校学报特色最付为集中的体现,它对学报品牌的形成有着最为长久和深远的影响。对特色栏目的打造也是地方高校学报在市场化办刊条件下提升刊物竞争力必然的选择。自200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学报应建立特色栏目的要求以来,地方高校学报在实践和理论上为特色的创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在特色栏目的设置上,一些地方高校学报就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优势为支撑,以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族以及自然资源等地域特色为依托,把学报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以及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栏目。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三苏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三峡研究”,《云梦学刊》“屈原研究”,《承德民族师专学报》“避暑山庄研究”,等等。这些栏目有的已经具有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欢迎。有的地方高校学报虽然所开辟的特色栏目具有科学性、现实性,但持续性并不强,时有时无,最终难以形成刊物的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栏目开设以后,在栏目建设上缺乏科学的策划,力度不大,深度不够,仅仅流于形式,响应教育部相关政策而已。因此,在市场化办刊条件下,如何使所开辟的特色栏目通过持久建设,真正形成刊物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其能够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这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地方高校学报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要重视编辑队伍建设
  
  在学报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具有调研、组稿、审稿、加工、审样、宣传等职责,是整个活动的主体。编辑的能力和素质对学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传统的编辑过程中,大多数学报由于稿源的充足和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编辑功能被严重弱化和异化了,编辑也仅仅成为一名文字校对的高手。这种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的工作方式和办刊模式已不能适应特色栏目建设的需要了。为此,地方高校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须注重提高栏目编辑的能力和素质。(1)提高编辑的社交能力。在学报建设过程中,作者与读者同编辑一样,既是欣赏者,又是建设者和生产者,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和沟通是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任务。因此,编辑须树立“走出去”的思想,通过书信或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与该栏目研究内容有关的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进行主动、热情的联系,对本学报所开办的特色栏目进行宣传,对栏目研究内容、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学术争议问题等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向其主动约稿,以便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让学报获得充足的、高质量的稿源。同时也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特色栏目的建设。(2)要提高编辑的学术修养。学报编辑的工作不等同于非学术性期刊编辑的工作,它更是一项学术性的活动。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如果栏目编辑对自己所负责的学科没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不能系统把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研究现状,无法洞察它的前沿,无法寻找到热点和焦点问题,在特色栏目的策划上将无法确立富有特色的栏目,在栏目建设中也无法推进该栏目研究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在稿件的审阅中,就难以从众多的稿件中筛选出适合本栏目需要的高质量论文。可以说编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刊物及其栏目质量的高低。但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学报囿于封闭的办刊环境中,开放意识不强,市场意识淡薄;再加之学校领导对学报建设不重视,致使学报经费欠缺,编辑培训进修的时间不够,专业素养不高,难以适应学报市场化和特色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各学报编辑部要重视编辑尤其是特色栏目的责任编辑的理论学习,鼓励他们进行专业深造,参加学术培训。同时,编辑也要自觉进行学习,积极进行所负责栏目专业的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实现编辑学者化,从而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提供优势的人力资本。
  
  二 要做好学报服务群的建构
  
  (一)做好作者群的建设
  特色栏目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文章来支撑,对于学报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更无任何优势可言;而栏目中好的专题、好的文章是需要靠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的。因此,在特色栏目建设过程中,作者队伍建设十分关键。栏目要持续、健康、强劲发展下去,就须建构一支相对稳定的、素质较高的栏目作者群。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做好校内作者群的建设。地方高校学报是由地方高校主办的,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通过学报的特色栏日,本校作者可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展示本校的科研实力;另一方面,由于学报是本校的附属单位。因此,本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应是学报特色栏目主要的、稳定的作者群。但由于评职称的客观需求,许多校内作者把最优秀的学术成果都投向核心期刊了。如何把校内作者优质的稿件吸收到本校学报来,这也是地方高校及其学报亟待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为了促进本校学报的发展,可把学报自定为核心刊物,校内教师在本校学报上发表文章后也可享受到与在校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后同样的政策支持和科研奖励;学报更应从长远利益着想,当好伯乐,吸引本校作者向学报投稿,积极参与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
  二是要做好校外作者群的建设。地方高校学报要立足校内,立足本校的科研实力是学报创建特色栏目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市场化办刊条件下,特色栏目要想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竞争力,还须树立开放办刊、开门办报的理念。还应打破传统的坐等稿件上门,缺乏生机的办刊方式,主动与专家、与该学术领域的名人建立广泛的联系,吸收更多优质的文章,增大该栏目的“含金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因此,地方高校在本校科研实力不强、缺乏该栏目主持人的情况下,可校外聘请与特色栏目有关的、在学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家来担任本校学报的客座编审,让他们成为学报特色栏目的主持人。通过他们,一来可以对外来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该栏目学术质量;二来通过其知名度又可以提高该栏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来稿件,使特色栏目既具有学术的品位,又具有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注重读者群的建设
  特色栏目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大致包含了三个阶段:一是科学合理创立特色栏目,二是在栏目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精心细致的打造,三是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栏目进行完善和修订。由此也可看出:特色栏目的创建是一个由编辑、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着学术期刊编辑和期刊作者的努力,也包含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但地方高校学报隶属于所在的地方高校,属事业单位,办刊经费充足,是不以市场求生存的; 再加之近些年来由于学术力量的增长加剧,而学术期刊的数量及其刊载量变化不大,导致了出版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读者的需求和感受往往是被忽略了的,读者对学术期刊的参与严重缺失。但在市场化办刊条件下,没有读者的刊物是不存在的。读者就是我们的“顾客”和“上帝”,读者对刊物或栏目的满意与否,认可度如何是刊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地方高校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中,既要发挥好编辑自身主观能动性,又不能忽视读者参与栏目建设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着力保障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提升刊物的阅读价值,从而使读者成为该栏目的作者,为栏目提供优质的稿源;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书信、学报网站的留言信箱等方式,及时收集读者对期刊及本刊物的特色栏目所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对他们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应予以采纳并用于指导特色栏目的建设,从而提高刊物栏目的质量。
  
  三 要重视制度建设,尤其要健全、完善用稿制度
  
  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来说,要保证学报所刊文章的质量,就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严格而规范的制度。而三审制和匿名审稿制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保证稿件质量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三审制和匿名审稿可以在比较公平的条件下筛选出质量高的稿件,有利于提高刊物的质量,有助于集中优势稿源,办好特色栏目,打造刊物的品牌栏目。但在当前学术泛滥和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下,再加之长期处于闭门办刊、计划办刊的环境之下,许多制度不够健全或缺失,一些地方高校学报往往会迷失自我,陷入发人情稿、关系稿、金钱稿的怪圈中,其结果只能是使刊物的学术品位降低,缺乏个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在特色栏目的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须跳出这种怪圈,建立起严格的审稿制度,来保障栏目刊用稿件的学术质量。
  当然,在特色栏目初创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由于社会知名度不高,所开办的特色栏目市场宣传不到位,自然会面临着稿源不足的问题,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而为解决有锅无米、等米下锅的窘境,有的学报常常会降低稿件质量的要求,抓到篮子里都是菜,来稿必用。长此以往,一些质量低劣的稿件会严重影响到学报的声誉,毁坏该栏目的品牌。地方高校学报应着眼于长远。要宁缺毋滥,做到按制度取稿,按学术质量用稿,让特色栏目成为刊物的一块金字招牌,真正发挥起引领学术前沿、培养优秀学者、提携学术新秀、催化学术成果创新的作用。
  
  四 特色栏目研究的内容要不断拓展、深化
  
  一方面要做好栏目专题分类研究。学报开设的特色栏目囊括性一般很大,只是指明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或一个大的研究领域。因此,在特色栏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开设的特色栏目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应该进行科学的分类,要明白已研究了什么,又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哪些方面还没有进行过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将该栏目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所涉及的问题全面梳理一遍。栏目编辑要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精心策划,适时推出不同的专题,对有些尚未得到研究或研究得不够的课题应加强组稿力度,不吝篇幅反复进行讨论,从而使研究的领域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如《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自2007年开设“三峡研究”栏目以来,就相继开展了“移民专题”“三峡文化”、“三峡生态与环保…‘三峡诗歌研究”等研究专题,不断地拓展其特色栏目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了学报的地域性和新颖性,增强了吸引力,扩大了学报凝聚力和栏目的知名度,该栏目由此也两次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另一方面,要为学术研究构建一个争鸣的平台。实践证明,特色栏目建设不仅仅是把相关的稿件进行简单组合后加上栏目名称这样简单。为此,可以通过某一个颇有学术争议的问题,引导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不断地吸引读者和作者的眼球,提高他们研究和阅读的兴奋性,从而使特色栏目的建设能够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
  邹韬奋先生说过:“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还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在市场化办刊条件下,地方高校学报在找准自己的个性,在建设力度上、深度上苦下工夫,才能使所开设的栏目有特色、有实力,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和风格,从而赢得最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蔡瑛.警惕编辑功能的弱化[J].编辑学刊,2007(01).
  [2]白秀云.论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2009(04).
  [3]王兴全.高校学报用稿过程中异类稿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其他文献
一、从媒介素养角度认识名著出版物    媒介素养是从阅读素养延伸而来的,提高青少年的阅读素养和媒介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而语文教学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最好课堂,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授语文课本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养成独立阅读和评判书籍的能力。根据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
期刊
2010年10月27日,经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次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内提高了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对外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著作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也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著作权又被称为版权,其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它是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依法保护著作权工作,是每一个出版人和
期刊
2010年,对于中国童书出版是个什么样的年份?  据统计,2010年是中国童书出版界和儿童文学界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论坛最多的一年,平均每月超过了3次,达40多次;据统计,中国少儿出版在经历了十多年的10%以上,甚至15%的环比高速发展后,2010年继续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领涨”中国出版业。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红色儿童歌谣的前两句。2010年初,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中国从
期刊
何谓“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根本”、“主脉”、“规律”、“本质”,抑或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一个事物、一种客观存在,不管多么复杂,如何多变,怎样运动,总脱离不了其内在本质与基本规律。因而研究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种现象乃至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深入其内里,探究其本质,揭示其规律,寻探其主旨,也即把握各种变化、各种现象所围绕的中心——“宗”,从而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构建符合事物
期刊
抗戰时期,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在日本侵略军的军事围剿和文化洗劫中,通过图书出版维持商业生存的文化抗戰,大大加速了商务人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同时也加剧了商务印书馆、出版业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一、日军对商务的军事围剿与文化洗劫    抗戰时期,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出版社之一(另两家是McMillan与McQraw-Hill)。在日本侵略者的两次空前的摧毁与洗劫中,商务人
期刊
有极其功利的阅读,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自足的痴迷,所谓“雪夜闭门读禁书”,“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家的阅读和学者的阅读有极大的差别,小况家、散文家和诗人的阅读也是各有不同。对于以经营书籍出版的专业人士,他们的阅读更带有鲜明的、专业的、不可替代的方式。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就是两种不同的学问,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但它们究竟区别在哪些具体的、细致的方面,我们作为外行也
期刊
安春根先生离开我们18年了。他是韩国出版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我最早结识的韩国同行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1927年7月,安春根先生出生于韩国东部江源道高城郡外金刚面南涯里。按习惯,人们称呼他为南涯安春根先生。他是韩国出版研究的先驱,因为他1958年3月第一个走上汉城新闻学院讲台讲授出版课程,1966年9月起,他又在梨花女子大学讲出版概论。后又应中央大学、明知大学、汉城大学、庆熙大学、高丽大学,中央大学
期刊
公交移动电视自2003年在上海诞生以来发展迅速,成了新媒体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对部分城市公交移动电视的调查显示,市民对公交移动电视的认可度普遍偏低,在节目内容上过分依赖于传统电视媒体和在节目编排上连篇累牍地重复广告,广为乘车市民所诟病。内容的滞后已经成为公交移动电视良性发展的瓶颈。本文拟在调查分析公交移动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基础上,以节目内容的优化为主要内容探求公交移动电视的编排策略,助推这
期刊
编者按:2010年,许多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出版公司的成功合作,为“合作、互利、共赢”做了很好的诠释。比如在教育出版领域,江西省出版集团所属的江西教育出版社与广东认真企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广州出版中心;时代出版旗下的安徽教育出版社与“王迈迈英语”联手打造时代迈迈教育出版传媒(武汉)公司;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与湖北黄鹤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湖北和谐号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九洲英
期刊
只有一个作者才能够理解,一个伟大的编辑如何能做到既是一位父亲、母亲、教师,也是一个魔鬼或者上帝。  ——约翰·斯坦贝克  在美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帕斯卡·柯维希和约翰·斯坦贝克长达30年(1934-1964)的友谊一直被传为佳话,对于今天的出版人亦有无尽的启示。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文体学家、新闻记者和社会批评家。他是继刘易斯、奥尼尔、赛珍珠、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第6位获得诺贝尔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