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学生主体性教育——高中政治"五字教学法"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着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就怎样发展学生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此来抛砖引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主体性 五字教学法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却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思想政治课堂以填充式、操作式、师徒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恭顺、缺乏自信。传统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最缺乏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即缺乏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应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本校来说,专门就高中学习特点和自生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五字教学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我就"五字教育法"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相结合入手,将"导,学,议,练,结"融入课堂(导:导入,学:自学,议:学生自行讨论分析,练:针对性练习,结: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学生自学教材与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前期思考
  1、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然而,让我们自己审视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就不难发现我们以前的教学只满足于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但老师已习惯,学生也习以为常,甚至麻木。
  2、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兴趣――情感,即教师"导",教师在与学生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激发作用,特别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一个否定的目光或一句消极的话,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教师一个赞赏的目光或一句激励的话语,又有着使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的魅力。二是感觉――思维――创造,即"学,练",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认知课本知识后,对所学内容有全新的认识,运用发散的思维,自主的创新再结合老师的引导,对所学内容不仅是全新的认识,加上课堂的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
  二、 具体教学中的措施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图文并茂,内容可读性强,但学生自学往往满足一知半解,不求深入。为了提高学生在"学,议"时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教师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结合为学生编写的每课导学案要求,采取目标导学式和学生自主式学习的方法。
  1、 目标导学式。例如,我在经济生活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就可以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初步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观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完成一些基础性习题,而对知识面较广,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要明确要求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一些自主探究问题。这样的目标设计,既体现了教师运用分层教学的教育策略,又极具针从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教育过程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并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具体基本程式:归纳本课难、重点,分析教学具体情况出示本课问题---學生自学---学生讨论---明确知识目标---练习检测反馈---教师引导总结。这种方式目的性强,教师操作起来方便。
  2、 学生自主式学习。此法学生仍需结合教师编写的导学案,由一个学生自学(精读)某一框节,在白板上写出自学要点,全体学生集体讨论补充,教师帮助形成知识结构图标,凸显学习重、难点。然后由学生提出自学中发现是问题,大家讨论,教师点拨,多方位多角度诱导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尽量让别的学生作答,形成生生互动。最后,进行当堂检测、教师点拨,达到师生互动。我就高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利机关》框题,我是这样组织的:(一)提出自学要求后约十几分钟,随即抽两个组各派一人到讲台板书其内容,让其他组找漏洞补充,展开生生互动,最后我再板书让学生与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二)学生遇到问题,先让其他同学作答,如无人能答则讨论可能的解释,我适当加以引导。(三)教师做知识点和自学方法的总结,当堂练习进行检测。通过以上事例可看出,这是一种带归纳性的自学方式。学生不仅要认真读书,列出提纲,还得从中发现问题,并由自己设法去解决。课前学生以自学为主,课上可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再读并补充。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三、后期反思
  将"五字教学法"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将分层教学具体化到课程的实践中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去高中政治教学重知识结果,偏重认知性学习,受教材左右很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性。"五字教学法"给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把学生的视野从书本拉倒了具体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不仅拓宽了教材内容,而且使学生在自学和老师引导过程中强化了问题意识,大胆质疑,积极探究,形成多种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已不在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这样从内容到形式上既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又把老师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虽然"五字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反映还不错,但此法还有待在和具体实践磨合,因为在具体教学中我发现,按照此法一堂课45分钟具体实施下来往往可能一框内容无非结束,另外再控制学生讨论过程中会有无法意料的问题,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课程内容完成不了,还有一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可能在课程学习中只记住了表面,而忽视了实质的关注。因此,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我还需加强在课堂教学中的驾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其他文献
在露天矿大爆破中,常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矿尘,危害工人健康。前苏联对此曾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如:(1)为减少有害气体,在起爆物中加氧化剂,使用内、外炮泥;(2)使用水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优化教学方式可以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法,使教师更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的需要,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容,切实提高初中思想 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会求知,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 提高实效 成功做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同步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认为要
【摘要】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我们要走出几个误区,进而采取一些得当措施,就可以更好的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 政治 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作为高中政治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高中一些政治教师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对于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上运用好探究式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高中政治课课堂探究式学习
【摘要】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学习道德规范,但他们在行为上却总是明知故犯。为什么他们会知而不行,知而后行或知此而行彼呢,如何让学生成为知而行的言行一致者,筆者就这个问题深层而全面地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德育中知而不行的成因,是知不深、意不坚、情冷漠。所以,要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知而行的美德之人,必须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  【关键词】知而不行 失范行为 道德实践  一、农村初中学生德育中知而不行的具
教学技巧与方法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情趣性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其是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西藏反分裂斗争形是严峻,教育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利于西藏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从而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社会稳定和教育发展有着很多密切的关系,但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被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呈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运用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將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反思,并对存在的误区提出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反思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中,改变了长期以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改变以单调的教
国外研究结果表明,严肃惩处能抑制腐败,即使查处概率低,一且发现官员有腐败行为,给予“职业死亡代价”的惩罚,将有效遏制腐败行为。所以,既要提高查处率,更要加大惩处力度。
【摘要】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传授全面科学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作为一名教师,想要上好一堂政治课,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下面,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政治课备课的浅见。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教学重难点  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这句名言用在教学中,便可以理解为,要想把一堂课
摘要:德育管理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有效地德育管理工作也是21世纪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学校如何改善德育管理工作,从而增强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是进行德育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德育工作 管理 机制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21世纪社会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