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a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也随之需要面对新的问题,同时民众对城市能够给其提供物质文化需求也是越来越高。面对新的问题与需求,城市规划设计应当面对转型,本文对城市规划设计新时期下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发展过于强调经济增速,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活环境,如雾霾、热岛效应、交通拥堵、城市排水不畅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正常运行,给市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城市规划设计正是解决这些“城市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让城市规划设计发挥其应用价值,补足城市问题短板,让城市建设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新时期下城市规划设计的转变及目标
  1.1城市规划设计的转变
  新时期下城市规划设计由注重高增速转变为更加注重城市综合效益,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适应城市长远的发展。
  规划设计的编制注重对新的矛盾,切实的问题给出契合政策和管理需要的对策。更加强化规划实施中的多方面、多专业、多层次的协调与协作。更加明确规划设计的时序,做出行动计划安排。
  1.2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1.2.1更加关注人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因此,城市建设主要目的也是服务于民众。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城市的人性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城市多方面系统的建立,为人们提更方便的交通体验、游憩空间、生活配套。例如,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公共交通站点全面覆盖,公交便捷的接驳,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降低私家车使用,从而缓解交通压力。通过建立开放空间系统,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连续的步行系统与开放空间系统相互结合,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环境,修养身心。全面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满足市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消费等需求,一方面关注建设快速增长的区域城市配套同步完成,一方面建成区城市配套查缺补漏、逐步升级。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安全设置的建设,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1.2.2强调城市的文化性
  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部分城市不重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文化性,在城市建设中一味照搬国外的文化理念,使得当前的城市建设不仅没有学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又丢失了地域文化的神韵,造成了千城一面、缺乏个性基因。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强敌城市的文化性,会在汲取西方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着重于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将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古迹、自然景观等容纳到城市建设中,形成富有生命张力的城市文化[1]。
  1.2.3重视城市的生态化
  城市规划设计往往站在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所以它更加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城市在发展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效益、轻环保”的问题,这就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规划设计着眼于生态化,通过控制建筑容量、增加绿色景观、调整产业结构、扩建步行系统等方式,减少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市民在城市的舒适度。
  2、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盲目跟风
  第一,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为了减少成本、降低实践风险,会选择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案,反而忽略了自身的特色,造成了城市规划设计在执行后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第二,盲目跟风,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会刻意的去盲目跟风,好高骛远,如商务区、高层建筑、风景园林的盲目开发,这些城市资源在开发后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三,轻视地域文化,个别城市规划设计没有发现地域文化的价值,反而将西方城市作为规划样板,造成了城市规划的千篇一律,而且在规划中还会造成对地域文化的破坏,如历史古迹、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丢失,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失去了特色[2]。
  2.2实施效果差
  首先,目前很多城市规划都是地方政府彰显政绩的一种方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地方政府领导换届,很可能导致正在执行的规划设计终止。其次,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往往关系着城市的形象,所以很多规划设计忽略实用性,一味强调美观,使得很多规划设计成为形式主义下的面子工程,浪费了大量的城市资源。最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不切实际的问题,一些规划设计不具有可行性,還有的规划虽然具有可行性,但是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政策,使得这些规划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导致了城市规划的混乱[3]。
  2.3破坏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一直是城市建设的主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也往往将经济视为核心,而忽略城市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首先,城市规划设计中缺少绿色景观,如湿地公园、绿化带、风景园林等景观,导致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失衡,让城市对自我调节能力严重下降,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其次,生态保护理念落后,很多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保护理念依然停留在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上,而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污染的发生,使得城市规划只能被动地处理生态问题。
  3、应对城市规划设计问题的措施
  面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城市规划应以人性化、文化性、生态化为规划目标,不断修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完善规划设计。第一,加强规划管理。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审批严格把关,对城市建设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利用城市规划设计,解决城市交通、城市配套、城市风貌等涉及民众生活的城市问题,同时,涉及生态敏感地区的规划应有生态专项规划作为审批规划的参考依据。第二,重视规划编制单位的选择,鼓励高水平的具有专业协同能力的规划设计单位,让一张蓝图能够实施落地。第三,规划应注重发掘城市的内涵和价值,充分释放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潜能。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随着目标导向的转变,设计取向更加关注人、更加注重文化、更加关注生态等多维度。通过增强规划精细化管理、规划—设计各专业协同、生态导向等方面措施,让城市规划设计在新时期下适应时代要求,让城市服务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汪利.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低碳地产,2016,2(14):326.
  [2]张会香.对城市燃气管网规划设计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5):132.
  [3]魏华申,王文兴.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0):211,213.
  作者简介:
  张昊(身份证:110106198403160056),
  籍贯:北京人,出生年月日:19840316,城市规划师,北京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曾就职于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其他文献
“90后”青年骆文涛对农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选择在大城市就业,他却选择来到十师一八七团,不仅当选为连队“两委”委员,还投身创业大军,带领职工蹚出
期刊
电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能源之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地上涨,企业顺应发展不断地改进电力的建设,但在建设改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使得电
7月23~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部党组成员田淑
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作为家用电器当中的小台灯也要顺应科技的发展步伐走向智能化.我们设计出一款多功能智能台灯,这款台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而且对人们的视力
【摘要】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要求也更为严格,不再停留于将园林景观视为休闲娱乐场所阶段,侧重于突出园林景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轻空气污染的作用。如何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有效性,成为相关单位在实际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以现代城市居住区为切入点分析其园林规划现状,就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积累更多的
【摘要】国家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在不断的扩展。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对于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目前处于和平年代,但是也应该注重人防工程的建设,确保人防工程和城市低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我国的很多大型的城市都有地铁,地铁就是城市堤线空间的开发和使用。目前城市人防工程的建设和使用,逐渐朝着和地下其他设施的建设进行逐渐整合的综合发展方式。笔者通过对国外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本课题运用液压传动与手工绞磨工作原理,在电力系统架空、电缆线路上完成各种形式的电缆管沟盖板开启、各种型号电缆头柜内安装、柱上开关安装工作、环网柜、箱变调整(垂直与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激增,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随之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与之同时,电力企业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开展党群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积极发展是主旋律rn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之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崛起
为解决高层用户扔垃圾不方便、垃圾桶溢满却无人管理问题,就高层住户扔垃圾行为习惯和心理,及物业垃圾点设置现状进行了研究,运用了实地、问卷、访谈、文献等多种调研方法,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