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事实论证失分现象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是高考语文对写作考查的重点,据以往的备考经验,高考较成功的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议论文,而例证法操作简单方便,因而成为议论文写作最常用的论证方法。然而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并不能正确运用事例而经常陷入写作误区,致使作文成绩受到很大影响。学生事例论证主要问题是“材料匮乏,内容干瘪”,然而具体表现又各不相同。
  一、误区之一:用例繁琐冗长,以叙代议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方式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里的叙事必须完整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则应简明扼要。因此,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应该用概述法或截取法叙述。
  可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概述、如何截取例证中最直接的和议论文中心论点紧密联系的部分,常常将整个事例照抄照搬,使得事例叙述过详过细。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将记叙要素一个不落地写进议论文中。例如: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 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等死,二是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一百五十天漫长的磨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随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要再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神鹰一般的三十年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也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束缚抛弃,使得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有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事物,我们才有机会发挥我们的潜能,开创一个崭新的未来。”
  这种繁琐冗长的叙述语言不仅冲淡了文章议论的中心,而且混淆了文体特征,犯了以叙代议的毛病,造成了文体特征不明确,有“四不像”之嫌。
  二、误区之二:选材不典型,论证浅薄
  学生举例多是身边人、身边事或是影视片娱乐新闻中的人物,此类事例缺乏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没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例如: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化解这些痛苦,享受快乐呢?
  我曾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是四处抱怨,就是自暴自弃。中考完后,因为低下的分数,我曾又气又怨,几天不说话。我对未来丧失了信心,认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出头之日了。直到我进了现在的学校,融入了学习,才发现未来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灰暗。这里的老师一样认真负责,这里的同学一样友善热情,唯一不同的是你自己是否带着悲观的有色镜头来看他们。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无论是不是什么重点,最后的结果都只能靠你自己打拼!只要自己努力勤奋,收获时绝不会差!痛苦就这样被我自己化解了,我享受到了快乐。”
  这篇作文感情较为真挚,立意显明,但缺乏典型的论据,材料不充实,没有充实的论证。这种事例过于肤浅,接下去无论怎样分析也难使自己作文的立意达到一定的深度。
  三、误区之三:用例生拉死拽,硬“贴标签”
  许多学生运用例证时,缺乏围绕中心选材的意识。他们常常在作文时随心所欲,只要是自己熟知的材料,只要材料比较新颖,不管文章中心需不需要,不管贴切不贴切,拿过来就用,这样的文章只能给人一种“胡搅蛮缠”的感觉。例如:
  “在一座深山里,有个孤独的人。一天他来到山崖下,仰头望去,似乎上面有块十分肥沃的土地等待开垦。于是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沿着岩石,攀上了崖顶。果然不出所料,那里的土地很肥沃,并且自然生长着许多果树,他将身上携带的绳索系在崖顶一棵树上,带了些果子沿着绳子爬下了山崖。第二天,他沿着绳索上山崖。第三天,他又沿着绳索又上了山崖。第四天,第五天,第二年,第三年,他每天都沿着他原先系好的绳索爬上爬下。然而,有一天,那棵树断了,他正爬到半崖,便从崖上掉下摔死了。其实,崖上并非只有那一棵树。
  我想说的并不是墨守陈规就一定会导致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一成不变潜伏着许多危险的因素。与其为改变这样危险的状态而痛苦、哭泣,不如欣然面对挫折,接受改变,也许你推开的那扇门才是你真正期待的生活。
  多一点坦然,多一点改变的勇气,才能多一点力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这篇作文,提出了在遭遇挫折时不应一味痛苦而应该寻求改变、实现自我超越的观点,立意方面有可取之处。但观点表述不够明确,结构安排不合理,主体部分以叙代议,没有充实的论证。选材不恰当,所举的故事及后面的议论偏离话题,导致文章成为“标签式”的议论文,主旨不统一。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引下,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真正做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让其绽放生命的精彩,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  一、关注差异,让学生快乐成长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创建和谐的师生情
期刊
成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我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着。但每天,当我带着我的梦想,也带着我的真诚,匆匆走进教室的时候,面对着个性张扬的六十几个生命,面对着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张张笑脸,我最直接的心愿还是希望他们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我能从容地享受与他们相处的这段快乐时光。这时,让他们快乐地享受学习,便成了我最现实的追求。所以,我愿意做一个爱学生、爱教学也被学生喜爱着的平凡但幸福的普通的教师。
期刊
在高考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特别是在高考作文里,学生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应试作文的写作中,切合题意并突出中心是得分的关键,而要突出中心,主要在于点题扣题。而点题扣题也是个技巧的问题,我们要教学生学会点题扣题的技巧。  在批阅同学作文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同学的作文基本思路也可以,能够说明问题,就是觉得写得不够味,缺少让人
期刊
在一次作业批改中,我无意得知了自己在教育学生中的一个不当之处,后悔万分,经过向学生道歉不但挽回了错误,还收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于是我思绪难平,写下了这篇文章.  案例回顾:  周五早上,我在批阅学生作业。一篇周记引起了我的注意“上周真倒霉,周一早上我们去打扫篮球球场,几个男老师正在打篮球,我们无法打扫。等我们打扫完回到教室时,正在上课的语文老师以迟到为由批评了我们。更气愤的是,同学们也认为我
期刊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发展的趋势看,话题作文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材料作文。因为新材料作文较话题作文而言更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色彩。但新材料作文除了审题立意外,论据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而对于学生而言,事实论据是最常用和最喜欢用的论据。因为大家都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因此,事实论据的选择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符合合理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原则。  所谓事实论据的合理性,就是说所选事例
期刊
全国新课标及各省高考作文试题几乎是每一年高考试卷的热点,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现在作文命题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命题思想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思辨色彩更为浓重,体现出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无独有偶,今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更是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文作为展现学生人生态度和
期刊
万物皆规律,写文章也有规律可循。按写作规律写出的文章自然是读来韵味无穷的。  那么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做好哪些呢?  第一:审题立意  先说命题作文  (一)找准题眼,关注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  题眼即关键词,是作文要突出的重点。如济南中考作文《又是一年风起时》,题目设计得很巧妙,乍一接触好像无从下手,有一点审题难度,审题比写更关键。审题时,“又”字是关键,写旧事新感悟更切合要求
期刊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尤其是面对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潮流,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写好作文,更是让有些学生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地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历届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
期刊
一、望文生义,曲解含义  许多家长误认为,减负就是教师减轻学生的负担,不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只是单一的讲授。“减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身心压力,而不是减损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刻苦钻研的风气,更不是
期刊
一、引子  以前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没有接触过古代汉语。后来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与古代汉语近距离的接触,由开始时的对古代汉语避而远之,到后来的如痴如迷,现在把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出来写成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二、学习、研究  在开始学习时,怎么也弄不懂,古代汉语到底是什么,在多次接触、多次学习后,终于明白了。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