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番颇为彻底的对自我审视,开启了李开复从一个癌症患者到抗癌明星的转变——这几乎是他宣布病情后情绪流露最多的一次,自此,我们所看到的是越来越“乐观”和“淡然”的李开复。
2013年9月25日凌晨一点半,李开复的微博显示为在线。几个小时前,他在当天最后一条微博中和粉丝就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行了交流——这的确是带有浓重李开复色彩的说话方式,带有励志的、温情式的开导,但又分外有着距离感,在他的微博页面上,这样的条款式启发性发言还有许多,这也是他践行自己作为“人生梦想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位公众人士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抗癌人士。
9月5日22点,李开复更新了一条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尽管语气看上去平静且克制,但其背后的唏嘘和慨叹,却依稀可辨,以这种方式宣布自己的病情后,他收到了将近20万条评论,16万次转发。
过去几年里,李开复曾数次作为新闻人物进入热门话题,从谷歌辞职,建立创新工厂,加入微博,不是化危为机就是华丽转身,如今人届中年,其内心的百感与复杂况味可以想见,而“癌症”这一身体变化所带来的人生转折将其推向何处,则是这个成功人士所面临的又一次考验。
在生死临界点的发现
李开复并没有流露过多的脆弱。宣布病情后的第二天,他这样表达了自己的信心:“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在病痛面前的姿态和选择决定了其未来精神世界的质量,虽然淋巴癌听起来并不乐观,也让家人和朋友们很担心,但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来得意外,但既然遭遇就应坦然面对。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选择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起伏。”
几个小时后,他反思了自己过去多年来所坚持的“以健康为代价”的工作方式——从出身平平到最终搅动IT界风云,秉持着“付出总有回报”的李开复付出的代价是超出常人的负荷:天真地和人比赛谁睡得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了解李开复成功之路的人不难明白,否定自己过去的工作方式,也就意味着今天所获得的成功失去了大半的意义,但也是这样一番颇为彻底的对自我审视,开启了李开复从一个癌症患者到抗癌明星的转变——这几乎是他宣布病情后情绪流露最多的一次,自此,我们所看到的是越来越“乐观”和“淡然”的李开复。
“别老是谈论哪些名人因为淋巴癌辞世了好吗?其实战胜淋巴癌的也不少啊!比如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武打明星Mr.T、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都是康复了20多年了好不好?”9月8日,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同样身患癌症的作家凌志军的《重生手记》后,这样为自己打气。两天后,他再次在微博上转发了因乳腺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的生前日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紧接着,李开复表示自己目前情况比较稳定,也开始锻炼,例如每天步行一小时,同时增加阅读时间,大大减少工作量,增加睡眠量。很显然,这位曾经十分拼命的工作狂已经成为了另外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如果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用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两天后,缺席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李开复说自己在家陪母亲过中秋节。
事业第二春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与以往追随李开复的多是创业IT年轻人相比,有一群特殊的新群体开始在他的名字下聚合——癌症患者、抗癌人士和公益个人、组织,无形中,李开复分享的信息和病中感悟以及抗癌方法和经验,都对他们形成支持和鼓励。从癌症患者的个人色彩,到勇敢抗癌的公众担当,李开复无比自然地完成了这个变化,看上去,他似乎没有第二个选择,尽管有人认为,要想维持自己人生导师的地位,李开复必须癌症当前也要保持谈笑风生,这无非是其形象公关的一部分,但纵然是营销,又有几人能做到李开复这样,经得起癌症的考验呢?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微博,李开复的抗癌恐怕会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故事,而他的人生故事,也将会失去一个重要节点。
加入微博4年,更新了1.3万条,李开复所关注的内容不外有三:谈创业心得、寻找精神出路和参与讨论公共事件,每一次更新都能获得超高的点评和转发量,继谷歌和创新工厂之后,“微博”也一度成为李开复身上的另一个重要标签,他甚至还出了一本专门谈论微博的书,取名为《微博改变一切》。
外界一度有人认为,微博是李开复事业的另一次重要转变,正是借助这个新时代的王牌公共平台,从谷歌辞职后投身创业的李开复才得以继续经营形象并拓展局面。没有微博,怕就没有李开复的事业第二春。这种说法尽管有所夸张,但也不失为对其4年微博生涯的一次概括:既有机遇,也有危机。
拿自己的病情打赌
如果说到“转折”,在李开复的奋斗生涯中,这两个字从未缺席——在公众眼中,他的从业经历就是一个传奇,从苹果公司到微软公司,从微软副总裁位置上又被挖到谷歌做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就在他把谷歌中国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选择了离开,就在众人皆以为他要步上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时,他又选择了创业——创新工场。
李开复,生长在台湾,11岁去了美国。在美国他顺利读完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精通计算机的李开复,很快就在计算机领域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1988年他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授予当年的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从此确立了他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地位。
10年后,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最终出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几年后,他突然从微软跳槽到了谷歌,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双方甚至一度对簿公堂,这件事最终以平和的方式解决,李开复才得以进入谷歌,就任大中华区总裁。
加盟谷歌4年的李开复一直带领中国区团队开拓市场,4年的时间,他成功将谷歌在华市场份额提高了近一倍。说到李开复除了他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业外,与中国大学生的交往也是不能不说的一个话题。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来华演讲两周。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李开复说,自己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他甚至开通一个网站“开复学习网”,几年来他已经在网上回答了学生们数千个问题。
2009年离开谷歌时,李开复曾在博客中说: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然后,他一手创办了创新工场,以支持无数有梦想的中国年轻人投身改变未来的事业。整整4年后,查出淋巴癌的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与创新工场支持的一位创业客户打赌:“今天我们开始一场比赛,看我先克服病魔,还是你的公司先有硕果!立此为证,一起加油!”
2013年9月25日凌晨一点半,李开复的微博显示为在线。几个小时前,他在当天最后一条微博中和粉丝就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行了交流——这的确是带有浓重李开复色彩的说话方式,带有励志的、温情式的开导,但又分外有着距离感,在他的微博页面上,这样的条款式启发性发言还有许多,这也是他践行自己作为“人生梦想导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最近一段时间,这位公众人士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抗癌人士。
9月5日22点,李开复更新了一条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尽管语气看上去平静且克制,但其背后的唏嘘和慨叹,却依稀可辨,以这种方式宣布自己的病情后,他收到了将近20万条评论,16万次转发。
过去几年里,李开复曾数次作为新闻人物进入热门话题,从谷歌辞职,建立创新工厂,加入微博,不是化危为机就是华丽转身,如今人届中年,其内心的百感与复杂况味可以想见,而“癌症”这一身体变化所带来的人生转折将其推向何处,则是这个成功人士所面临的又一次考验。
在生死临界点的发现
李开复并没有流露过多的脆弱。宣布病情后的第二天,他这样表达了自己的信心:“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在病痛面前的姿态和选择决定了其未来精神世界的质量,虽然淋巴癌听起来并不乐观,也让家人和朋友们很担心,但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来得意外,但既然遭遇就应坦然面对。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选择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起伏。”
几个小时后,他反思了自己过去多年来所坚持的“以健康为代价”的工作方式——从出身平平到最终搅动IT界风云,秉持着“付出总有回报”的李开复付出的代价是超出常人的负荷:天真地和人比赛谁睡得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了解李开复成功之路的人不难明白,否定自己过去的工作方式,也就意味着今天所获得的成功失去了大半的意义,但也是这样一番颇为彻底的对自我审视,开启了李开复从一个癌症患者到抗癌明星的转变——这几乎是他宣布病情后情绪流露最多的一次,自此,我们所看到的是越来越“乐观”和“淡然”的李开复。
“别老是谈论哪些名人因为淋巴癌辞世了好吗?其实战胜淋巴癌的也不少啊!比如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武打明星Mr.T、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都是康复了20多年了好不好?”9月8日,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同样身患癌症的作家凌志军的《重生手记》后,这样为自己打气。两天后,他再次在微博上转发了因乳腺癌辞世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的生前日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紧接着,李开复表示自己目前情况比较稳定,也开始锻炼,例如每天步行一小时,同时增加阅读时间,大大减少工作量,增加睡眠量。很显然,这位曾经十分拼命的工作狂已经成为了另外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如果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用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两天后,缺席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李开复说自己在家陪母亲过中秋节。
事业第二春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与以往追随李开复的多是创业IT年轻人相比,有一群特殊的新群体开始在他的名字下聚合——癌症患者、抗癌人士和公益个人、组织,无形中,李开复分享的信息和病中感悟以及抗癌方法和经验,都对他们形成支持和鼓励。从癌症患者的个人色彩,到勇敢抗癌的公众担当,李开复无比自然地完成了这个变化,看上去,他似乎没有第二个选择,尽管有人认为,要想维持自己人生导师的地位,李开复必须癌症当前也要保持谈笑风生,这无非是其形象公关的一部分,但纵然是营销,又有几人能做到李开复这样,经得起癌症的考验呢?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微博,李开复的抗癌恐怕会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故事,而他的人生故事,也将会失去一个重要节点。
加入微博4年,更新了1.3万条,李开复所关注的内容不外有三:谈创业心得、寻找精神出路和参与讨论公共事件,每一次更新都能获得超高的点评和转发量,继谷歌和创新工厂之后,“微博”也一度成为李开复身上的另一个重要标签,他甚至还出了一本专门谈论微博的书,取名为《微博改变一切》。
外界一度有人认为,微博是李开复事业的另一次重要转变,正是借助这个新时代的王牌公共平台,从谷歌辞职后投身创业的李开复才得以继续经营形象并拓展局面。没有微博,怕就没有李开复的事业第二春。这种说法尽管有所夸张,但也不失为对其4年微博生涯的一次概括:既有机遇,也有危机。
拿自己的病情打赌
如果说到“转折”,在李开复的奋斗生涯中,这两个字从未缺席——在公众眼中,他的从业经历就是一个传奇,从苹果公司到微软公司,从微软副总裁位置上又被挖到谷歌做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就在他把谷歌中国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选择了离开,就在众人皆以为他要步上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时,他又选择了创业——创新工场。
李开复,生长在台湾,11岁去了美国。在美国他顺利读完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精通计算机的李开复,很快就在计算机领域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1988年他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授予当年的最重要科学创新奖,从此确立了他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地位。
10年后,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最终出任微软公司副总裁。几年后,他突然从微软跳槽到了谷歌,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双方甚至一度对簿公堂,这件事最终以平和的方式解决,李开复才得以进入谷歌,就任大中华区总裁。
加盟谷歌4年的李开复一直带领中国区团队开拓市场,4年的时间,他成功将谷歌在华市场份额提高了近一倍。说到李开复除了他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业外,与中国大学生的交往也是不能不说的一个话题。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来华演讲两周。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李开复说,自己被大学生渴望成才的热情感动了。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他甚至开通一个网站“开复学习网”,几年来他已经在网上回答了学生们数千个问题。
2009年离开谷歌时,李开复曾在博客中说: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然后,他一手创办了创新工场,以支持无数有梦想的中国年轻人投身改变未来的事业。整整4年后,查出淋巴癌的李开复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与创新工场支持的一位创业客户打赌:“今天我们开始一场比赛,看我先克服病魔,还是你的公司先有硕果!立此为证,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