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但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长极不平衡,特别是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拉大。形成经济高增长、就业压力不减的局面,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如何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并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次产业的不协调发展
从就业的角度看,第一产业是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尽管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2年的50%,仍相当于二、三产业的总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仅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2年的2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幅度比较大,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2年的286%,超过第二产业72个百分点。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比较大,出于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和提高生产效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就业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走向。同时,目前第二产业排斥就业的倾向又比较明显,富裕劳动力主要靠第三产业吸纳,大家基本认同第三产业比重扩大是基本趋势,许多专家提出靠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论点,但现实情况却不尽然。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3%,较之2002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较之2002年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8%,较之2002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发展极不协调。
有关部门认为,2003年第三产业增幅低有因可寻,即:一是受“非典”影响,另一个是现行“统计体系还不能覆盖第三产业所有方面”。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一方面除入境旅游外,“非典”对服务行业的集中影响只是在去年第二季度,第三、四季度和工业一样恢复过来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第三产业统计不足实际上不只是发生在去年一年,而是一直以来就如此。事实上,第三产业比重在1992达到历史最高的343%后一直徘徊不前,2001年在达到341%后又呈下降趋势。
这样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及结构调整,就业矛盾愈加突出。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就业逆向回升,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过早排斥就业,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减弱。
目前,农产品竞争力弱,加之农业就业居高不下并且有回升态势,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愈加突出。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造成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来源,农业投入的风险较大,制约了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本身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的同时,近年来农业就业反而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乡村工业化的模式难以继续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城市失业压力加大,造成劳动力向农业回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的较高水平,使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更为减少。
而在工业领域,生产能力过剩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并存。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远没有发挥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行政垄断的制约以及政策上的忽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比重不足29%,远低于世界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远远低于“十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过缓,要实现由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理念就很难实现。
对第三产业增长不大协调的初步分析
三产增长慢更多地是认识、体制和政策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上半期和90年代初期,有过几次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呼声,现实生活中也相继出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时期,但每一次持续时间都很短。其原因:一是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不足,产业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重工主义倾向,长时期以来,在重工主义思想影响下,我们的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政策总是过分强调工业优先战略,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狭义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在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工作中心普遍放在工业发展上,搞投资、搞开发,而对服务业的发展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实质性动作不多。二是缺乏一个足以支持服务业加快成长的体制基础,改革滞后,许多服务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行政垄断、国有垄断,一些政府部门的行业管理、资质评定,带有歧视民营企业、保护国有企业利益的不公平性质,限制了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增加。三是制造业竞争力弱,缺乏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制约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支持服务业成长的体制和产业政策均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服务业自由、充分发展。比如,现代城市公用事业服务,文化、卫生、教育、媒体服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服务,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以及其他作为未来产业的新型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所有制阻隔,非公有制资本特别是国内民营资本还不能自由地进入。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三产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有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体制、政策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设想
1大力扶持新兴三产
目前新兴服务业发展难是三产“扩容难”的关键,像文、教、体、卫等。目前许多政策还不够“经济化”,还被列为“意识形态管理”(其实是少数权力部门要垄断的“创收资源”),极不利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除了纳入公共部门的外,各服务业都应尽快建立起简化、合法的准入制度,使新兴服务业能大量吸纳高学历劳动者,腾出类似房地产、金融、商贸等看似知识密集实则劳动密集的三产就业空间。因为从制造业发展的观点看,服务业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制造业存在后向关联的服务,如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修理、售后服务等,以收入链为纽带的餐饮、旅游等;另一种是与制造业存在前向关联的服务,这里主要是指采购、金融、保险、教育、研发服务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商贸、金融和保险服务业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今后只要竞争机制形成,其发展速度应会加快。相比较而言,教育、研发和其他知识型服务,目前存在较多的制度和政策限制,没有真正形成自由发展的机制,因此发展水平较低,就业容量较小。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资源资本的竞争,而是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竞争;主要不是工业或制造业实力的竞争,而是作为未来产业的新型服务业实力的竞争;哪一个国家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控制了服务业发展的主流,这个国家才能真正把握未来,才能影响和控制全球经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可拓展第三产业空间,增加就业。为此,应: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一是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要求,加快服务业企业民营化、股份化,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应借鉴东部发达省区的经验,保留少量必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强化企业的社会主体地位;三是要像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行政法规一样,消除限制民间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四是引导外资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的新兴服务业,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未来型服务业。
2提高制造业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主体,也是促进服务业特别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要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吸纳、融合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要开拓市场空间,提高分工层次,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将鼓励核心技术的开发创新与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开发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推广普及成熟的产业共性技术;二是鼓励大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群体合作开发相结合,鼓励大公司设立各种研究开发中心,鼓励大公司之间以及大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开发;三是发挥后发优势,将技术引进、吸纳与创新结合起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对于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劳动无限供给格局的中国来说,政府产业政策的重心不应当是简单接受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制造业,而应当是在提高制造业增长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能够满足积极就业政策要求的服务业。
此外,从趋势看,宜以推进以大、中城市为主要方向的城市化,以增强城市的功能,尤其是现代服务功能,进而使各类服务业继续扩容。
三次产业的不协调发展
从就业的角度看,第一产业是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尽管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2年的50%,仍相当于二、三产业的总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仅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2年的21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幅度比较大,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2年的286%,超过第二产业72个百分点。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比较大,出于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和提高生产效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就业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走向。同时,目前第二产业排斥就业的倾向又比较明显,富裕劳动力主要靠第三产业吸纳,大家基本认同第三产业比重扩大是基本趋势,许多专家提出靠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论点,但现实情况却不尽然。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3%,较之2002年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较之2002年上升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8%,较之2002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发展极不协调。
有关部门认为,2003年第三产业增幅低有因可寻,即:一是受“非典”影响,另一个是现行“统计体系还不能覆盖第三产业所有方面”。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一方面除入境旅游外,“非典”对服务行业的集中影响只是在去年第二季度,第三、四季度和工业一样恢复过来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第三产业统计不足实际上不只是发生在去年一年,而是一直以来就如此。事实上,第三产业比重在1992达到历史最高的343%后一直徘徊不前,2001年在达到341%后又呈下降趋势。
这样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及结构调整,就业矛盾愈加突出。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就业逆向回升,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过早排斥就业,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减弱。
目前,农产品竞争力弱,加之农业就业居高不下并且有回升态势,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愈加突出。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造成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高。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来源,农业投入的风险较大,制约了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本身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的同时,近年来农业就业反而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乡村工业化的模式难以继续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城市失业压力加大,造成劳动力向农业回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的较高水平,使农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更为减少。
而在工业领域,生产能力过剩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并存。一方面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远没有发挥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带动作用。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行政垄断的制约以及政策上的忽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比重不足29%,远低于世界大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远远低于“十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如果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过缓,要实现由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理念就很难实现。
对第三产业增长不大协调的初步分析
三产增长慢更多地是认识、体制和政策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上半期和90年代初期,有过几次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呼声,现实生活中也相继出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时期,但每一次持续时间都很短。其原因:一是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不足,产业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重工主义倾向,长时期以来,在重工主义思想影响下,我们的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政策总是过分强调工业优先战略,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狭义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在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目标,各地工作中心普遍放在工业发展上,搞投资、搞开发,而对服务业的发展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实质性动作不多。二是缺乏一个足以支持服务业加快成长的体制基础,改革滞后,许多服务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行政垄断、国有垄断,一些政府部门的行业管理、资质评定,带有歧视民营企业、保护国有企业利益的不公平性质,限制了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增加。三是制造业竞争力弱,缺乏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制约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支持服务业成长的体制和产业政策均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服务业自由、充分发展。比如,现代城市公用事业服务,文化、卫生、教育、媒体服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服务,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以及其他作为未来产业的新型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所有制阻隔,非公有制资本特别是国内民营资本还不能自由地进入。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三产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有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认识、体制、政策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设想
1大力扶持新兴三产
目前新兴服务业发展难是三产“扩容难”的关键,像文、教、体、卫等。目前许多政策还不够“经济化”,还被列为“意识形态管理”(其实是少数权力部门要垄断的“创收资源”),极不利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除了纳入公共部门的外,各服务业都应尽快建立起简化、合法的准入制度,使新兴服务业能大量吸纳高学历劳动者,腾出类似房地产、金融、商贸等看似知识密集实则劳动密集的三产就业空间。因为从制造业发展的观点看,服务业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制造业存在后向关联的服务,如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修理、售后服务等,以收入链为纽带的餐饮、旅游等;另一种是与制造业存在前向关联的服务,这里主要是指采购、金融、保险、教育、研发服务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商贸、金融和保险服务业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今后只要竞争机制形成,其发展速度应会加快。相比较而言,教育、研发和其他知识型服务,目前存在较多的制度和政策限制,没有真正形成自由发展的机制,因此发展水平较低,就业容量较小。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资源资本的竞争,而是技术和人力资本的竞争;主要不是工业或制造业实力的竞争,而是作为未来产业的新型服务业实力的竞争;哪一个国家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控制了服务业发展的主流,这个国家才能真正把握未来,才能影响和控制全球经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可拓展第三产业空间,增加就业。为此,应: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限制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一是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要求,加快服务业企业民营化、股份化,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融合;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应借鉴东部发达省区的经验,保留少量必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强化企业的社会主体地位;三是要像清理不符合WTO规则的行政法规一样,消除限制民间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四是引导外资进入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的新兴服务业,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未来型服务业。
2提高制造业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主体,也是促进服务业特别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要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吸纳、融合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要开拓市场空间,提高分工层次,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将鼓励核心技术的开发创新与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开发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推广普及成熟的产业共性技术;二是鼓励大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群体合作开发相结合,鼓励大公司设立各种研究开发中心,鼓励大公司之间以及大公司与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开发;三是发挥后发优势,将技术引进、吸纳与创新结合起来,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言,对于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劳动无限供给格局的中国来说,政府产业政策的重心不应当是简单接受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高能耗、高污染制造业,而应当是在提高制造业增长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能够满足积极就业政策要求的服务业。
此外,从趋势看,宜以推进以大、中城市为主要方向的城市化,以增强城市的功能,尤其是现代服务功能,进而使各类服务业继续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