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新体系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既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毕业生就业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最终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本文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从课程建设现状、课程结构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009年,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略高于本科院校,这与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和长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密不可分。但高就业率的背后同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适应能力差,角色转变慢,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跳槽现象逐年增加等问题。高职毕业生“下得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关注。高职院校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供全程化、专业化、全员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文件,将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这与以往将课程列为选修课或者在学生毕业前举办几场讲座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但与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建设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其一,从课程内容上看,就业技巧、就业方法、就业政策法规、就业信息收集等板块建设的比较成熟,但占整个课时计划的比重过大。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创新、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依据是薄弱环节。许多高职院校在这些工作上还处在起步阶段,无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其二,从课程的学时安排上看,往往集中在第二学年,没有将课程很好地贯彻到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之中,特别是高职院校,学制上大多采用“2+1”模式,学生第三学年校外顶岗实习是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的薄弱环节,容易形成“真空”区。
  其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还占主导地位,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听课的热情不高,“一头热”的情况时常出现。
  2.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由“两课”教师或辅导员兼任的。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未取得职业指导从业资格,既没有对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等环节的系统学习,又缺乏对就业市场和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新意,难以履行就业指导教育赋予的历史使命。加上平时的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接受专业培训,对就业指导缺乏专项研究。这一情况在民办高职院校尤为突出。
  3.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的程度不够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一项“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工作,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是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主阵地。因此,其有效开展既要院校党政“一把手”和全体老师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学生、家长和企业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的氛围,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成立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和组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部任务交给了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和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也就承担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部内容。
  此外,部分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毕业生“高就业率”等同起来,导致就业指导课程功能单一化。
  4.忽视了就业心理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思想上极易产生波动,容易出现焦虑、逃避、自傲、从众等心理。这些都可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求职和今后的成长。而很多高职院校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往往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学习求职技巧和方法、最终实现就业当作核心目标,忽视了就业心理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容易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建设,注重就业技能训练项目和社会实践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课程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内容模块化: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融入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重视实践环节,提高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和内容不同划分为“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方法和技巧”和“创业创新”三个教学模块,并配有相对应的实训和实践环节。
  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模块
  教学目标:注重引导高职学生了解职业和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之间的关系,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
  技能训练项目:使用测评工具;行业企业职业调查;制定个人学业规划和中短期职业发展规划
  就业方法与就业技巧模块
  教学目标:强调学生求职能力的提高,增进毕业生心理調试能力,创造面试机会,提高面试成功率。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就业政策和法规,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
  技能训练项目:制作个人简历;面试礼仪训练;面试情景模拟
  创业创新模块
  教学目标: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业的素质与能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鼓励大学生到第三产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为企业一线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做贡献,实现大学毕业生的人生价值。
  技能训练项目:撰写创业计划书或商业计划书;访谈企业一线创新事迹访
  2.课程教学安排: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大多采用“2+1”办学模式的这一特性,第一学年安排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教育和技能训练。第二学年进行就业方法与就业技巧、创业创新两个模块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第三学年校外顶岗实习主要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获得初步职业体验,调整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在基层岗位创新的意识。
  
  三、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和保障
  
  1.加快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开展和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是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待遇和地位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工作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指导能力和实践水平。三是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协商解决就业指导教师晋升和晋级的问题,提高队伍的职业化和稳定性。四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既要开展就业指导教师企业调研活动,又要聘请企业人事经理等担任课程兼职教师。
  从教师层面上看,要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把塑造人、发展人作为就业指导的理念,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
  2.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就业指导教育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真正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真正体现就业的导向作用。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党政“一把手”应深入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理论和方向的指导;院系领导应深入教学班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在人员配备和后勤保障方面,还应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执行力和持续性。
  3.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参与者。在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借鉴高职院校“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点,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训练。每个模块理论教学完成后,开展系列的主体活动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完成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模块教学后,通过举办全院生涯规划大赛来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4.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环节:顶岗实习是学生专业实习、专业实践的教学环节,是了解职场、接触社会的尝试过程,更是培养职业素养、完善就业观念的黄金时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做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学》、《大学语文》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等基础课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支撑作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和规划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6.加强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就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我引导的能力,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信心。重视个体咨询在整个就业指导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做好个体咨询档案的建设和后期跟进工作。
  7.关注和重视就业弱势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和帮扶时,除帮助寻找就业岗位外,更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需采取“一对一、心贴心”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和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困难,促进“双困”毕业生离校前实现就业。
  
  四、開展就业能力拓展活动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
  
  创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协会和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班既是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技能训练不足的有效途径,又能促进课程教学和行业、企业生产挂钩。拓展协会和培训班由学校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心理咨询师和校企合作企业人力培训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和组织培训。校企合作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向学生开放企业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现场,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体验未来职业,明确职业定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上应该以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抓手,高度重视生涯意识、生涯规划、就业心态、职业适应等方面对学生就业的长远影响。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社会舞台、人生舞台,最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是我们每一个就业工作者的最高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2]蒋胜祥.大学生就业指导[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3]张绍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J].出国与就业,2009,8.
  [4]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R].2008,12.
  [5]李亮,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心态分析及对策探讨[J].教育前沿,2007,2.
  
  本文属2010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化的实践与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资金密集,相关的资金流动数额较大,所以房地产企业从业人员的薪酬普遍较高。但是现有
从对重物质功利等“文化偏至”的批判出发,青年鲁迅与胡先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文教育理念:前者突出独异个人“自性”的作用,后者强调理智制裁人性;前者以西方的人道主义为理
中介语语音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对中介语语音系统的形成产生影响.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工程测绘工作是工程建设当中的关键步骤和基础,是设计方案的依仗.现如今传统
期刊
期刊
语境,就是具体语言出现的环境.在英语课堂这一狭小的空间内,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出英语语言学习的气氛,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期刊
“今后我要让线上交易超过实体份额,”面对自己经营已趋成熟的实体门市却许下这样的新年祈望,俞兴祥对试水三年的电子商务,心中已有展翅宏图。不过三年前,他可不敢这么想。俞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革命。历史地看,革命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化历程。首先是西方现代式革命观的传入,并与中国传统的革命观产生碰撞交融。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