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阅读、习作、交际学习之中,在学生认真预习、多方查阅、专心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和任务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观察、思考。指导学生凭借这种学习方式,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并用心感受、理解和领悟,以解决听、说、读、写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主动获取与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并形成习惯,进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彰显创新精神。
一、习惯的养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充分信任学生,不要一有问题就包办代替,很快直接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去阅读相关的文本资料,自己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首先要教给学生一套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如圈点勾画的符号:△、 //、 /、 ?……这些符号分别代表着:重点字词、分段、朗读节奏、不懂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书边作批注,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有了这些基本的阅读符号和批注的习惯,学生就有了发现问题的工具,为下一步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去寻找、发现问题
问题,即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而不能理解和解释说明的现象,它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及原动力。学生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进行反复的朗读、诵读,在读当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所以,探究性的学习,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是课前布置学生去进行阅读,也可以在课中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
问题的生成,按照字词含义—语句的意思和含义—语段的意思和含义—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修辞的作用—标点的作用—文章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去发现和探索。以小学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为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引导他们抓住课文的关键。
1.词语:冷艳、幽芳、漂泊。
2.语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3.语段: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在指导学生析读文本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必要的提问。然而,教师如能更多地变“提问”为引导学生主动生成问题、主动思考与探究,让质疑、释疑环节贯穿析读文本的始终,那课堂便会高潮迭起,学生在自主建构文本信息、深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准确领悟段篇表达方法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三、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首先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习大多时候都是个人的个性化行为。所以,有问题、有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解决。在课前自学课程中,笔者明确强调: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要自己去查字典解决,并通过自己的反复朗读,直至熟练。对在自读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有自己初步的答案。对错暂且不说,首先是必须去思考。只有这样,下一步的小组讨论,学生才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小组合作探究是解决大部分疑难问题的关键。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笔者提出了三个要求:(1)对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阐述自己的观点;(2)对不同的观点都必须进行思考,围绕问题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3)小组最后要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学习,不拘时间,可以是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是在上课讨论的时间,也可以是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
班级探究,是各个小组进行问题的探究、统一意见的时候,每个小组的代表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进行更明晰的探究过程。此时,老师的作用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不需要老师。此时,老师的作用一是进行组织引导,二是对学生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三是对难度大的题目,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四、成就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之源
任何探究性过程,都是从陌生到纯熟、初浅到深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笔者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三原则:
1.不许嘲笑、打击。不管是什么问题,即使是十分容易的题目,如果有学生答错了,同学也不许嘲笑。以此保护学生的尊严,这也是保护探究兴趣的萌芽。
2.对回答问题很出色的同学,课堂上应进行掌声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每节课的探究式问题的回答采用课堂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一周进行统计小结,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
3.對作业、试卷中的探究性问题进行多元化批阅,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目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但我相信,只要长期地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五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
一、习惯的养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充分信任学生,不要一有问题就包办代替,很快直接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先去阅读相关的文本资料,自己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首先要教给学生一套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的方法。如圈点勾画的符号:△、 //、 /、 ?……这些符号分别代表着:重点字词、分段、朗读节奏、不懂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书边作批注,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有了这些基本的阅读符号和批注的习惯,学生就有了发现问题的工具,为下一步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去寻找、发现问题
问题,即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而不能理解和解释说明的现象,它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及原动力。学生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进行反复的朗读、诵读,在读当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所以,探究性的学习,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可以是课前布置学生去进行阅读,也可以在课中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
问题的生成,按照字词含义—语句的意思和含义—语段的意思和含义—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修辞的作用—标点的作用—文章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去发现和探索。以小学五年级上册《梅花魂》为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引导他们抓住课文的关键。
1.词语:冷艳、幽芳、漂泊。
2.语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3.语段: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在指导学生析读文本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必要的提问。然而,教师如能更多地变“提问”为引导学生主动生成问题、主动思考与探究,让质疑、释疑环节贯穿析读文本的始终,那课堂便会高潮迭起,学生在自主建构文本信息、深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准确领悟段篇表达方法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阅读的兴趣。
三、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首先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习大多时候都是个人的个性化行为。所以,有问题、有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去克服、解决。在课前自学课程中,笔者明确强调: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要自己去查字典解决,并通过自己的反复朗读,直至熟练。对在自读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都要有自己初步的答案。对错暂且不说,首先是必须去思考。只有这样,下一步的小组讨论,学生才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小组合作探究是解决大部分疑难问题的关键。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笔者提出了三个要求:(1)对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必须阐述自己的观点;(2)对不同的观点都必须进行思考,围绕问题提出赞同或反对的意见;(3)小组最后要有一个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学习,不拘时间,可以是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是在上课讨论的时间,也可以是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时候。
班级探究,是各个小组进行问题的探究、统一意见的时候,每个小组的代表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进行更明晰的探究过程。此时,老师的作用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不需要老师。此时,老师的作用一是进行组织引导,二是对学生问题的答案进行评价,三是对难度大的题目,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四、成就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之源
任何探究性过程,都是从陌生到纯熟、初浅到深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笔者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有三原则:
1.不许嘲笑、打击。不管是什么问题,即使是十分容易的题目,如果有学生答错了,同学也不许嘲笑。以此保护学生的尊严,这也是保护探究兴趣的萌芽。
2.对回答问题很出色的同学,课堂上应进行掌声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每节课的探究式问题的回答采用课堂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一周进行统计小结,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
3.對作业、试卷中的探究性问题进行多元化批阅,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尽管目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但我相信,只要长期地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五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