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层间隔震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

来源 :世界地震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层间隔震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模型,建立了其振动控制方程,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控制器来施加控制力,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对层间隔震结构进行半主动控制是有效的,结构的隔震层相对位移和顶层位移反应大大降低,进行半主动控制可以达到与主动控制相接近的控制效果;隔震层阻尼、隔震度和隔震层位置对层间隔震结构的控制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对于均质弹性半空间上的任意形状的刚性明置和埋置基础,其动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确定,已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基础的任意形状用其外包的规则几何形状代替原有的不规则基础形
混凝土平面框架节点核心区不存在直交梁的影响,可以应用碳纤维布直接进行加固,以增强地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足尺混凝土框架节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对碳纤维
回顾了地震地面加速度随机过程模型,根据随机振动理论采用迭代方法求解出与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反应谱相对应的功率谱密度函数,选用胡聿贤功率谱密
从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两方面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确定性分析以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发展为顺序,介绍了等效线性化方法基本原理及其若十进展、非线性模型的构建形式及其发展状况;不确定性分析以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为方法应用随机过程理论所作的假定为线索,介绍了随机过程理论在土层地震反应分析中的研究、应用及其进展。最后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以天津和上海两个典型的深厚软弱场地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地震动输入界面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对于场地1(天津)和场地2(上海),分别选择7个和8个剪切波速(vs)大小不同的
对4个1/2缩尺的长肢一字形截面柱构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构件截面高厚比分别为4.0、4.5与5.0,分别按柱子配筋与按剪力墙配筋两种配筋方式进行设计.通过
首先介绍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优势;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
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SMA)阻尼器的性能,引入其本构关系,建立其热力学方程。针对所提出的阻尼器及相关参数选择,利用ANSYS进行框架结构中的被动控制模拟。将所得的未加与加入SMA阻
为了了解PRC结构竖缝的抗震性能,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为基础,对竖缝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进行分析,认为接缝混凝土强度的退化率随接缝宽度的
提供两个高效而实用的FORTRAN程序(例行子程序形式),用于对称三对角矩阵的两个计算问题(其一是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其二是广义特征值问题的计算).在工程应用中,它们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