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野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加上课程资源本身的广博性,使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错综复杂,很多一线教师一时难以找到切入点。本文从校园文化的视角来探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期望在语文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背景下,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追溯:校园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多元阐释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阐释
  学校是一种教育社区,它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由不同年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为简单形态,或儿童游戏团体所保留的旧成人文化所形成,另一方面则系经由教师设计,以引导某些年龄学生活动的文化所形成。学校中的各种仪式,是校内文化的一部分。学生所认为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动’,则属文化模式”。它是一个封闭性的、自在循环的“引力系统”,其张力受到校风、校规和校貌的综合作用力的影响,尤其以精神形态的影响为重;它是校园内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并由承载这一价值体系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候或氛围;它一方面是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另一方面又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折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区文化;它在其性质上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在其功能上最终是以一种观念形态或精神因素对校园人产生政治的、道德的和心理的影响。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六种形成因素,即“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传统、仪式及其规章与制度”。
  
  (二)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阐释
  关于课程资源,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课程论角度看,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即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在这个框架中定义,语文课程资源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它具有开放性、多维性、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在于它的语言性,在语言的品味中学会运用语言,在语言的感悟中培养人之成为人的精神,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语言教育。语言是存在的符号表征,一切存在都有转化为语言的可能性,或者都是语言生成的素材和条件。因此,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开放性、多维性。同时,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加强言语实践。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任何生活的场景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材料。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这使语文课程资源又有了实践性的品质。
  
  二、审视: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一)在语文课程中——校园文化缺席严重
  传统语文课程有着固守单一的价值取向和教学模式的弊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往往关注学生从教本中‘学到了什么’和‘学到了多少’,却相对忽视了学生‘从哪儿获得’和‘怎么获得’的。”在语文课程建设上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课程文化滞后等问题。面对当前复杂的、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校园文化开发又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有效的应对办法,往往受“物质文化”思维定势以及其他一些功利性原因的困扰,忽视了把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资源来认识,没有真正重视校园文化的全方位的育人意义。有些教师和家长还将校园文化和语文课内教学对立起来。这些原因造成了许多教师无视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存在价值,校园文化地位不高,在思想上受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处于松散无序、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的状态。
  
  (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一本教材,一个大纲,一册教参,一个课堂。语文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和枯燥性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和生活体验不相适应。一方面,中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年华,他们心中对语文学习充满着想象、憧憬和期待,他们希望语文教学不局限在教室的狭小环境里,而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面向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他们希望语文学习能够放飞自己的思维和心灵,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想象和体验真善美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语文教师往往固守于课堂教材,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程序化、刻板化,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难以体验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脱离现实的语法分析、段落分析、归纳中心和缺乏语境的文言练习等等,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把语文学习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方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他们在校园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紧密相连,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尴尬和困境。
  
  (三)在语文学习中——大众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大众文化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连宁静的书斋与校园课堂也都发生了喧哗与骚动。学校语文课程主要传播的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但早就有人发现“学生在书本上读的是李白和莎士比亚,课下却迷恋三毛和好莱坞”。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痴迷,“不是简单的爱好,不是纯粹的娱乐消遣,而是另一种不见于课程表但却更重要的课程。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尽管有考试制度作为支持,学生们从正式课程上学的东西,是否会比他们在这种业余‘课程’上所学更多?(当然,从中到底学到什么知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所说的“业余课程”实际就是教育学中的“隐性课程”、“潜在课程”。学生中存在的这种普遍的现状,正印证了美国教育家华特.B.华斯涅斯的结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种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而大众文化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
  
  三、应对: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措施
  
  (一)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从学生文化到教师文化,从课内文化到课余文化,从显性文化到隐性文化各层面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校园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整体性不是满足于各组成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组合。同时,校园文化开发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又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塑造学生的人格,在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2 独特性原则
  在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由于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差异大,其发展历史、地域环境、内 部规划和建设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各自的资源优势也不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如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历史传统等。因此,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的手段、途径、方法。
  3 潜在性原则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多是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进行的,生活于校园环境中的人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受其影响,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相应地发生某些变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通过陶冶凝聚等内在的力量,为成长提供优越的精神土壤,同时抑制潜滋暗长的不良心理、行为和习惯,使他们在校园文化的导向下,正确选择社会信息,接受先进思想,逐步健康地成长起来。”
  4 一贯性原则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非一夕之功,只能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中渐进。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诸形态所营造的良好氛围弥漫在校园之中,学生置身其间,长期以来耳濡目染,自然深受感染和影响,这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校园文化的影响绝非一朝一夕,而是方方面面、一点一滴逐渐形成。一个人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有十二年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其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的影响的。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课程资源中,要坚持一贯性的原则,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二)校园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1 在语文课程的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中引入校园文化
  如写作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我与卡通的缘分、流行歌曲歌词赏析、城市近年的文化变迁等;影视评论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搞笑片的文化品位何在、《哈里·波特》之我见、好莱坞大片鉴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价、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广告用语的修辞手法等主题。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奇妙,而且往往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所包含的审美意蕴和侠士的正义之道很值得玩味,充分融合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优秀元素,使得小说在文化上精英与大众互渗,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对金庸的小说进行鉴赏、分析。挖掘其具有的教育、审美、认知等功能。
  2 以比较、激发、对接等方式将校园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设置情境,激活传统经典文化,引发学生对当下时尚文化的思考。如高中语文教材选人鲁迅的小说如《祝福》、《药》等早就拍成了电影,可以将电影引进课堂,把小说和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上进行比较、评价。有些流行歌曲本身就根据古典诗词改编而来,如毛宁的《涛声依旧》引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的意象;邓丽君的《虞美人》、徐小凤的《别亦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则分别改编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这些具有亲和力的电影和流行歌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3 经过谨慎筛选、净化,优秀的校园文化文本可以直接进入教材体系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乃至民间文化都开始互渗和融合,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优秀校园文化文本。两个新课标都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开阔学生的眼界”。而校园文化文本正好弥补当前语文教材缺乏的特点。语文教师对校园文化资源的筛选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又要体现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这里有三点应该注意:一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发最适合本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要考虑所选的校园文化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要盲目仿效其他学科教师的做法;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优先选择那些最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课程资源;三是精选最有价值和意义的课程资源,如注意优化整合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因为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筛选出优质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人文底子”。
其他文献
音量均衡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有助于找到混合共鸣,有助于音域的扩展,有利于咬字、吐字的自然流畅。
针对音乐专业大学生乐理学习心理,笔者作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一个教学班中各人乐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当前教学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教学产生了矛盾;部分学生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烟草企业的生产发展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企业生产能力和自身的竞争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实际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却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严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计划、税收、投资是该制度三个最重要的因素。2004年,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为标志,国家推出
在记谱法还没有详细确立之前,通过即兴演奏产生乐曲,通过即兴演奏乐曲得以相传。音乐源于即兴演奏。进入巴洛克时代,虽然有了较详细的记谱法,但乐谱只能表示乐曲的外侧框架,乐曲的
目的通过我市两家三级医院ICU科室合同制护士试行分层次管理模式,以完善ICU合同制护士的管理,减少人才流失,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保障,同时为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介绍压疮的中医病机,并对压疮高J风险手术患者根据诺顿评分.进行术前筛查。在术前访视时.有技巧的术前沟通.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风险。一旦发生术后压疮问题.家属能够谅解.主
城镇化建设就好比一盘宏大的“棋局”,发达国家早已将这盘棋走完。现阶段的中国,棋至中盘,成败关键之际,照搬“西洋棋路”则会步入死局。中国的棋路,需要中国“风”。中国搞城镇化
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如何高效利用错误资源提高习题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通过大量的习题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