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活着出来的狼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难发生30多年后,野灰狼群已经是切尔诺贝利辐射区真正的主人。它们奔跑在被森林重新占领的街道上,潜伏于废弃的农场深处。
  2014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迈克尔-拜尔纳团队为14只狼套上了GPS定位项圈。那年1 1月,一只不满2岁的小狼离群而去。在最初3个月里,它每天移动不超过5千米,之后逐渐增加到每天16.8千米。第二年2月,它的定位光标闪烁在离家396千米的地方,突破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边界。最近,随着研究团队论文发表,人们的视线被狼的脚步再次带进那片“死亡禁地”。
  1986年春天,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今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交界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释放的辐射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圆30千米的地方被设为“禁区”,十几万居民紧急疏散,死亡和疾病接踵而来。
  动植物显然没有接到撤离通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区内辐射量已被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科学家发现,与世隔绝的切尔诺贝利成了欧洲最大的野生动物聚集区之一。
  玛丽娜-斯科芙利亚是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一名研究狼的专家。2015年春末,她和同事在切尔诺贝利的山野里学狼叫,山顶上的小狼崽听到了,马上跟她们对吼起来。她对媒体回忆,一路上,除了糜鹿、普氏野马、獾等哺乳动物,她们还遇到了黄莺、乌鸦、3种捕食鸟类和10多只在放射性冷却池中游来游去的天鹅。
  根据《当代生物学》2015年公布的一项数据,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狼的数量是其他未受污染地区的7倍。为这种群居动物戴上定位项圈的拜尔纳认为, “数量多资源少”,可能是孤狼“离群”的原因。
  遗憾的是,他们的定位检测是断裂式的,只能隔段时间传输一次信号,无法判断狼是探索性“游览”还是永久性离群。自2015年2月,流浪小狼的GPS信号5个月后才再次出现,科学家也无法确认在这期间小狼是死亡了,还是项圈出故障了。
  这场奔袭最终让拜尔纳团队感到兴奋。他们拿到了至少一只狼逃离禁区的证据,有理由猜想,更多的狼已经走出禁区,成为周围地区狼群数量的补充来源。设想,来自切尔诺贝利的狼在其他地方安家繁衍,它们携带的基因可能由此扩散。狼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种类,通过狼的情况,可以推测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也发生类似扩散,促进基因传播。
  让科学家兴奋的,则让大众感到恐慌。 “异变基因要扩散了,这是现实版生化危机!”网友针对新闻评论道。拜尔纳则表示,根据他们的观察,没有狼会发光,它们都有四条腿、两只眼睛和一条尾巴。可惜,拜尔纳团队还没有拿到关于切尔诺贝利狼的基因“硬数据”,无法完全反对存在变异的可能。
  研究辐射对切尔诺贝利周围野生动物的影响的环境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斯曾解释,突变体的流行定义与科学定义略有不同。在大众观点中, “突变体”是让狼变成双头狼,但科学定义是基因的任何变化,或有利或有害。 “遗传改变一直在进行,这就是进化论。”史密斯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突变体。”
  生活在切尔诺贝利周围的人早已和狼群有了“交锋”。重新活跃的狼群给周围的牲畜带来威胁,当地的农民花钱雇猎人来这里杀狼。每杀一只,能得到80美元的报酬。
  2018年7月初,拜爾纳团队关于狼群的GPS监测研究论文发表不到一个月后,一款由乌克兰游戏公司开发的大逃杀题材射击游戏发出公告,将于7月18日上线发售。游戏背景是切尔诺贝利废墟,在充满辐射的环境中,玩家除了要和其他幸存者决斗,还需要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异狼等危险生物,获得防护装备以逃出生天。
  “历史”被人圈起来,立好碑,成为“禁区”,不接近就好像不必害怕了。眼下,一只“出逃”的小狼,则引发“越界”后恐怖的想象。
  2011年,封闭了25年的切尔诺贝利对外开放旅游。2016年,事故发生30周年之际,全新的反应堆隔离罩吊装完成,这个集结欧洲各国资金全钢打造的巨大“金钟罩”给惜命的人类又加了一层保险,游客可以更安心地一窥死亡之城真容。
  在当初的“死地”之上,珍稀的普氏野马成群散步吃草,20世纪就几乎绝迹的欧洲野牛在普里皮亚季河边安然饮水。游客和开发者回归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则和小灰狼一样准备出发。一只小白狐是附近村庄的常客,喜欢越界来讨食物。它有雪一样白的皮毛、纤瘦的四肢,我在它干净的眼瞳里,看到可以治愈创伤的生命之光。
  阅读分享;:“切尔诺贝利”,曾经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核爆炸,存在可置人于死地的核辐射,生存着基因早巳突变的可怕动植物……这方圆30千米的地方,成了人类的禁区。几十年过去了,在欧洲人斥巨资打造的“金钟罩”保护下,惜命的人们又斗胆回到了这个“死亡之城”。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竟有珍稀的普氏野马、几近绝迹的欧洲野牛,还有那长着“干净眼瞳”的漂亮白狐……即便最恐怖的地方也蕴藏着希望和力量。这里的动植物似乎给出了我们确定的回答。
其他文献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但现实主义小说总要反映现实。这时,作家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你小说里有没有哪些地方并不是虚构的?是否写到了自己或者朋友的真实经历?对此,有的作家很坦荡。萨尔曼·拉什迪写过一部小说叫《愤怒》,讲述了一个印度裔教授索兰卡的故事。索兰卡抛下了跟他共同生活了1 5年的英国妻子和3岁的儿子,从伦敦飞往曼哈顿。他赚了大钱,急于来到美国开始新生活。这部小说提到了一些与现实世界里同名的设
期刊
我们现在说起“别来无恙”这个词,多半是问候许久不见的老友,表示关心。其实,在“别来无恙”这个词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关怀的成分,而是带点嫌弃的意思。古人见面的时候互相问候“这位兄弟,别来无恙啊”,更多的意思是“这位兄弟,好久没见你了,你身上没有恙虫吧,可别传染给我啊”。  恙虫对现代人来说并不常见,但威力不小。广东佛山就曾有一则案例。一个女孩子在上山扫墓后,回家发现肩背上出现了一块丘疹,当
期刊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的当代文学家,他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刺杀骑士团长》《1Q84》等作品在全球畅销不衰,他已连续9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村上春树开过一家爵士酒吧,自己调鸡尾酒,做三明治,喜欢音乐的他从没想到过会转行从事写作。  “在我29岁时,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了,我不聪明,这是上天的恩赐。”  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在他29岁这年出版了。这部小说
期刊
青山说:2018年2月,刘可乐在《奇葩大会》第二季分享了自己高中期间患上躁郁症的经历。她为何患上躁郁症,又是如何从深渊走出?  从记事起,刘可乐就总是一个人,一个人上下学,去奶奶家吃饭,一个人回家。周末,她被画画、书法等各种辅导班填满。到了五年级,她才得知,总是忙着工作的母亲,和总不在家的父親,已经离婚了。  刘可乐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学霸。只是,这没法改变她觉得孤单的事实。有一次,她逃掉竞赛班的课
期刊
“死灰复燃”指已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典出《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长孺在汉景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因轻罪被囚于山东蒙城监狱。狱吏田甲以为他肯定永无翻身之日,常常加以谩骂凌辱。韩长孺生气地警告道: “死灰难道不会再燃烧吗?”田甲狂妄地說: “死灰要是真能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  不久,窦太后亲自下诏起用韩长孺。狱吏田甲见韩长孺果真“死灰复燃”了,灰头土脸地赶到韩府请罪。韩长孺笑道: “像你这样的
期刊
今年的暑期档太热闹了,影院有《我不是药神》《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一出好戏》等,网剧有《镇魂》《延禧攻略》刷屏,电视有《天盛长歌》《武动乾坤》《香蜜沉沉烬如霜》……微博天天都有新话题,大街小巷也是连剧情带演员的各种讨论。  而每一部影视剧的演员、演技也必然在茶余饭后成为讨论的话题。有人低调蛰伏数年,终于爆红;有人得遇良机,大胆跨界;有人跌宕起伏,摸索自己的道路……演员是条很难走的路,需要不断积累人生
期刊
2017年,还在读大四的蔡蕊,为了完成她的间隔年计划,先后两次只身前往印度。她的间隔年计划是了解印度妇女的现状,为此,她总共采访了66位印度妇女。回到学校后,她被邀在课堂上演讲。她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粒子之间的碰撞,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可粒子太过微小易让人忽略,所以大多数人总觉得自己平淡无奇,可其实都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在印度,她遇见过辞掉优渥工作、创立旅行公司的女创业家,遇见
期刊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业余登山运动员华生特在俱乐部主任西蒙的带领下,跟十几名运动员一起向皑皑雪山顶峰爬去。突然,雪山小面积崩塌,吓得这群人四散奔逃。当重新会聚到一起时,他们才发现华生特踪迹不见。西蒙想起了数十里外的修道院长老凡蒂斯,这个慈祥的老人,毕生从事慈善事业。为了救护登山滑雪遇险者,凡蒂斯训练了狼狗黑獴。几年间黑獴凭着敏锐的嗅觉和超人的智慧,成功救助了40人,它的名声也因此传扬。  西蒙说
期刊
喵咪说:《朗读者》是小编很喜欢的综艺,在这里仿佛拉近了我与时间的距离,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名人,他们都在实现人生的可能,都在成长,这个成长不只是在专业领域,还有很多别的方面。  这一季《朗读者》开始的时候,我焦虑得不得了,因为第一季反响太好了,盛名之下,你还能怎么去做第二季?第二季的开篇,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我觉得还是咬牙要做。  为什么一定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去做这件事情呢?  因为有很多人在等,很多
期刊
二梦说:擅长“麻烦”别人也是一种能力,让别人来帮你,反而能拉近你和他的距离,不信下次你试试?  前些天,一个并不算太要好的朋友忽然来倾诉苦恼,说他明明对谁都十分客气,却总感觉别人对他保持距离,他不明白是為什么。  这位朋友确实是一个客气而礼貌的人,就连来问这个问题时,他用的称呼都是“您”,哪怕他也知道我其实比他年纪小。  在工作中他其实还帮过我几次忙,这次的“请教”是他第一次主动开口求助。但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