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整合教材的尝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33.51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教师传递着一个信息:不能再过分地依赖教材来讲授!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是一个课标下有四种版本,不同的版本在编写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各有所重,甚至观点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就意味着教师变成了新课标实施的关键一环,教师只能以课标为中心,把教材从“依赖对象”变更为“依据对象”,自主地、大胆地整合教材,以迎接挑战。
  
  一、我们教师怎么处理?如何按照课标要求整合好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本着客观精神来选择教学内容。既然课标要求讲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应该全面讲述各种形态的资本主义,避而不谈或只讲其中一种的作法不可取。所以在备课时我大量采用大象版的教材内容,全面考虑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及民族资本在旧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对学生全面、客观、整体地理解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是大有裨益的,这要求同学做到既准确区别三者的地位与作用,又要客观地从这三种形式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角度来进行考察。而且其更大的价值是启发学生尝试摆脱旧思维定势,从其积极意义这个角度来思考外国资本及官僚资本在旧中国的影响,这本身对于老师、学生都是很有意义的挑战!这很值得我们老师下大功夫去斟酌思考,并积极寻找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兴奋点,以便上课时深入浅出向学生介绍客观事实,师生一起去畅游思索的海洋。
  二、具体的教学过程。
  弄清楚了该讲的内容后,该到考虑如何实施教学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质上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努力探求学生感兴趣的教法,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发表独立见解,在师生合作中共同分享思索的乐趣。
  1.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创意能牢牢抓住学生整一节课的注意力。首先设法让学生对远在半个世纪以前的民国工业发展感兴趣,进而才有了解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想到以前小学课本描述的旧中国,连铁钉和火柴都不能生产,要从国外进口,称作“洋钉”、“洋火。”那么旧中国的工业到底能生产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到网上查询,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原来中国所生产的第一台重型柴油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家车床制造厂、第一台万能铣床、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第一艘万吨轮等等,都是在旧中国!!而且还能找到珍贵的历史图片!感谢互联网!感谢照相机!感谢这么多的有心人!一上课就把这些东西展示给学生,应该会对他们的传统认识来一次颠覆,并激发起学生们强烈的探索历史真相的渴望。
  2.学生利用现有教材,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个内容教材上有较完整的叙述,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即可。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①探讨影响因素要考虑全面,从推动及阻碍这两方面因素进行归纳。学生可以以课本上‘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为例归纳出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再从三座大山的压迫去总结阻碍发展的因素。②对于‘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一目的内容要简要概括,了解日本帝国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即可,对一些陌生词语在这里不要深究(例如适地适产主义、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物质管制制度)。③启发学生归纳阻碍因素时要考虑到民族工业自身因素,不能把全部阻力都归源于外在压迫。另外,教师可利用一个很好的资源---课后的知识链接内容‘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西迁’,让学生了解当时艰苦卓绝、史诗般悲壮的民族工业西迁工程,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师生共同尝试探讨资本主义在旧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大,教师的引导无疑十分地重要,并要注意避免陷入冗长繁琐论述当中。有两个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要抓住:第一,辨析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几种存在形态。第二,思考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意义。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讨论“西方殖民者只是给中国带来危机吗?”。教师可从“危机”这个词进行发挥,提醒学生它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遇”两层含义。列强的入侵带来了灾难和祸害,中华民族的生存都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殖民主义扩张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漫延,它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瓦解着旧经济基础,工业文明在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关键是我们看到机遇了吗?抓住机遇了吗?!从而引导学生走出传统认识的桎梏,换个角度来思量外国资本及官僚资本的另外一面━━起码在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的一面,而非一贯认为的只是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山。教师还可再举一个我们邻居日本的例子,原来一个和我们一样是落后闭塞的封建国家在面对同样严峻的生存危机时,是怎样由明治维新而崛起,甚至于和世界强国平起平坐的?!这样思考对比会让学生对近代史有一个新的视角,而非一贯的以“受害者”的心态去控告与申诉,会让我们国人有更好的内省意识。这样历史学科的借鉴与反思的功能就能体现出来了。
  三.总结。鉴于本课的教学实践,本人对于新课标的教学有几点感受。(1).教材的修订要紧扣课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的学习需求。从高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看,他们同时要修十门功课(这里仅是要求统考,要拿学分的),因此事实上不可能有很多的富余时间去搜集各种资料。甚至很多学校明确规定,除中英数以外的“杂科”每天的作业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也就是说,教材,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唯一的资料来源!一份客观实在的教材也许是给学生减负的最好礼物!所以鄙人认为教材应以对课标的解读为中心,内容应尽量完整充实,特别对一些比较陌生的概念,而对一些掌握难度大,甚至在史学界都存在争议的问题,就更应当有较为准确的论述。(2).新课标下的教学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大挑战。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老师的引导作用空前重要,学生能否顺利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很大程度上看老师个人对于课标的理解、阐述是否充分到位。其中,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理念,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能清楚了解的执教者才会做到目标定位准确、恰当,使之既符合课标的本意,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从而激发学生的旺盛求知欲。因此,作为一线历史教师,知识的更新和重新构建知识框架已是当务之急。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紧跟学术研究的潮流,把握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因此,教师必须打破现有的知识框架,以原有的历史知识为基础,重新整合,以形成新课标要求下的专题式的知识结构。
  
其他文献
日常对话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会话效果,话者往往会使用倒装句.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这种句式.本文将对汉韩语口语倒装句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比较其共同点及不同点.
内容摘要:本文着眼于抛弃应试教育的就史讲事,尝试在三维目标指导下把“史”讲“活”,以兴趣和激情来活跃课堂气氛。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关键词:历史教学;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中国分类号】G623.41  山西省的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将近六年的时间,虽然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地方也积极的实行,但课堂模式还是免不了走回传统模式的老路,既不
保护林业,发展林业,森林就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反之就会给人们在生活上带来不安定的因素,甚至给人们带来痛苦的记忆,大埔县“7·31”水灾事件
多维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方法。在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走向新型开放教学方法。本文以高中英语写作为例,分析如何运用多维互动教学法实现
几何知识的教学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几何能力强弱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中学生几何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每个人在诞生的那天都收到一件生日礼物,就是世界.那里面装满了作为人所需的一切,不仅有美好的东西,也有许多痛苦和眼泪.它既包着很多魔力、很多奇迹,也包着很多混乱.然而,这
目的 初步研究骨形成蛋白在不同年龄唇腭裂患者髂骨髓质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0例不同年龄唇腭裂患者髂骨髓质骨中骨形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形
《读书杂志》是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的一部校读古籍的专著,其训诂学上的成就非常之高.笔者以《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为例,分析其训诂方法,了解王念孙所归纳的古书通例.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最主要体现形式,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在生活中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掌握写作能力。  关键词:模仿;信心;激发;积累;作文评价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
【中国分类号】G633.8    有机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例如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制取和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考生历来把这一单元的考题作为得分项目,不会轻易放弃或疏忽,既使略有小错,也会懊丧不已。然而这些知识大都与日常生活、能源、医疗、环保、科研等密切相联,融于其中,还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增加了这部分考题的广度和难度,学生要熟练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