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间截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an_h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后路途径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利用改良的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技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3岁~53岁,平均26.5岁.其中陈旧性胸腰椎骨折9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先天性发育不良2例,椎体结核l例,X线术前Cobb角45°~85.,平均58.1°.后凸畸形部位:T10 2例,T11 2例,T12 6例,L1 3例,L2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不同程度疼痛,畸形进行性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程4~17年,平均8.5年,所有患者均行I期截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卧床休息4周,外支具制动3个月.结果 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手术时间平均190min(125~240 min),失血量平均750 ml(450~1 900 ml),48 h引流量平均170 ml(100~280 ml).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截骨,截骨过程未发生椎体移位,无脊髓损伤并发症.术后矢状面畸形得到矫正,矫正度数平均55°(44°~76.),矫正率平均83%.随访10~24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牢固,脊柱融合好,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松动,矫正度未见明显丢失.全部患者外观畸形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消失,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 Ⅱ期后路经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一次性矫正,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为恢复颅腔完整性及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一般在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但额颞区颅骨因生理曲度变化大及存在颞肌,修补不当将影响外观及咀嚼功能.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三维塑形钛网在颞肌外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旋转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7月采用后正中切口、后路经椎弓根行椎体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旋转骨折脱位(AO分类C型损伤)患者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3~54岁.全部患者伤椎累及T_(11)~L_2.AO分类:C1型压缩骨折伴旋转侧方移位3例,C2型牵张
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因髋部、大腿部肌肉丰富强大,骨折移位严重,毗邻关系极为紊乱,在股骨骨折中是较难处理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但存在髋内翻、切割股骨头、断端短缩、旋转移位等诸多并发症。
期刊
1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前臂卷入机器,迅速抽出,前臂及手无明显外伤、疼痛或活动受限,伤后1d前臂疼痛。伤后3d渐发示指及拇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障碍,1个月后入院。体检:左前臂及左手无明显肿胀畸形,未见皮肤损伤或瘀斑,左前臂及腕关节掌侧面轻压痛。
期刊
在脊柱创伤中胸腰椎骨折尤为常见,多由垂直暴力、屈曲压缩、屈曲牵张、或合并扭转或侧曲暴力引起,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脊柱序列和力学稳定性及解除脊髓神经压迫和恢复椎管容积,以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期刊
虽然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的发展及颅腩创伤救治指南的推广使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重型颅脑创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
期刊
目的 观察Ⅱ型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2,CB2)选择性抑制剂(AM630)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性骨溶解的治疗作用。 方法 雌性 BALB/c小鼠45只,其中15只作为颅骨供体,其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钛颗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骨溶解模型,药物组建模前2d经腹膜下注射CB2抑制剂-AM630(200 μg·kg-1 ·d
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在基层医院多见,对于同时合并脑疝的患者,在行清除血肿手术的同时是否去除骨瓣,临床上要结合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对43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的患者行血肿清除术后复位骨瓣,疗效满意。
期刊
现代创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矿井矿山事故、桥梁隧道坍塌和地震等,均为高能量损伤而常致多发伤.多发伤因损伤广泛,可迅速导致严重生理扰乱和死亡.笔者对多发伤早期救治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