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本文从地理课本案例探究、地理时事新闻分析和乡土地理考察三个方面探讨地理课堂中渗透制度自信理念的实践。地理教师可通过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学习与积累、发挥地理实践教学优势等途径将课程思政融入地理教学中。
  关键词:地理教学;制度自信;案例探究;时事新闻;乡土考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的关键[1]。自2014年上海市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并试点推广以来,“课程思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热点。“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与独立于其他学科的思想政治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各门非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影响。
  不仅高等教育领域要强调课程思政,中学教育作为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应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途径与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许多学科课程中都能挖掘出大量的课程思政素材,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学科除蕴含人地协调观等思想价值观念外,更能成为进行“四个自信”等政治认同教育的载体。本文从“制度自信”的角度,发掘地理课程的思政价值,并积极地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
  一、在地理课本案例探究中彰显制度自信
  不同于思政课程进行教育的直接性,课程思政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往往是间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政教育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因此,从地理课堂的角度来看,制度自信并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而是通过地理课本案例探究、乡土地理实践考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并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无一不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展现“制度自信”的探究活动案例,特别是区域地理部分,以人教版必修三(2004年版)部分案例为例进行简单说明(表1)。尽管该版本教材有些许老旧,但其中的经典案例在“制度自信”教育中仍不过时。
  二、在地理时事新闻分析中领悟制度自信
  除了通过探究地理课本中的经典案例以引导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外,还可从《中国国家地理》等地理杂志和地理时事新闻中挖掘更多值得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案例。以2020年8月16日港珠澳大桥口岸“珠澳货运通道”正式启用的时事新闻为例(表2),说明如何在以时事新闻为背景资料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制度自信教育。
  三、在乡土地理考察中感受制度自信
  实践考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强调通过户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了解地理环境,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学生通过乡土地理考察,既能巩固地理知识,更能够在亲身观察实践中感受到家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越来越好的事实,从而坚定制度自信,增进政治认同。以我校组织的校园周边地理考察为例进行说明(表3)。
  四、总结与反思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当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地理教学当然也不能缺位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學过程中尽可能挖掘地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借助地理案例分析、地理实践考察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制度自信”主题教育。在课程思政融入地理教学的实践中,地理教师要做好思政教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所有的学科课程都要充分发挥价值观渗透等思政德育功能,从而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增加进学生的政治认同。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许多有益价值观念在地理学科中都有充分体现,因此,地理教材更能为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优质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将大有可为。地理教师应当主动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积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
  2.加强学习与积累
  “课程思政”对地理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积累地理素材、新闻以及现实生活中适宜进行思政教育的地理案例,精心设计探究问题。然而,很多地理教师认为思政课程与地理课程联系甚微,这更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学习以打破学科隔阂,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
  3.发挥地理实践教学优势
  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将所有课程都变成思政课程,而是表明任何学科都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以“为谁培养人”为首要任务。相比其他学科,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实践考察进行学习,这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以政治认同为例,比起单纯的说教,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家乡地理考察为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增进地理知识的同时,通过在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生活在党的领导下都越来越好,从而增进政治认同,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求是,2020-09-01(17).
其他文献
一、生平介绍  胡瑗( 993—1059)北宋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江苏泰州海陵郡如皋县人。原籍陕西安定堡,门人学者称他为“安定先生”。他在如皋和湖州的藏书讲学处称为安定书院。  胡瑗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的经学著作有门人编目的《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论语说》和《春秋说》各数条。有他同阮逸合著的《皇佑新乐图记》,还有丁宝书辑的《安定言行录》。有关教育的两本专著《学政条约》1卷、《武学规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来说,凡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往往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情绪体验;反之,凡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因此说情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初中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情绪基础比较薄弱,波动较大,所以情绪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情绪教育是整
摘 要:文章提出要以文本解读为着眼点,开掘读写实践的资源;以感知范文为立足点,打造读写实践的范例;以学以致用为关键点,设置读写实践的路径;以回归生活为延伸点,拓展读写实践的范畴,最终实现读写实践的一体化。  关键词:文本解读;感知范文;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51-01  随着“语用”教学理念的提出,当下阅
7月21日,北京突降暴雨,致使全城被淹,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一夜,大暴雨让北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狼狈,让北京成为“北海”。但暴雨中闪光的北京精神,也让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大爱和希望。  暴雨中见 “北京精神”  大暴雨的前一天朋友便发来微信告知周末最好呆在家里不要出屋,会有大暴雨。不过我是在第二天也就是暴雨当天才看到这条微信,暴雨如注的时候,正在家里上网,另一个朋友打来电话,第一句便是“打通了可
摘要:本文以高中地理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人教版必修二“新工业区”同课异构为例,从地理原理讲解、地图应用技能、地理思维构建等方面评估地理教师PCK水平的差异,并对PCK数字化评估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PCK课堂;观察平台;专业表达  一、PCK与地理专业表达行为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或教学内容知识的简称。舒尔曼认为PCK是指教师将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之一。何为区域认知能力?它由哪些要素组成?如何进行培养和评价?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基础上,构建区域认知能力的概念框架,并结合具体课例,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例谈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之一,是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尝试在构建初中地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要用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本教材独有的人性美和人隋美,去实践语文教学。笔者拙见,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凸现几个特征。  1.重情感的熏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语文课有一个独特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文本教材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不同的教化功能,给人带来的都是別样的生活体验或别样的理性认识
近年来,背诵被一些语文教师忽视了,认为“背诵=死记硬背”,在强调能力培养、重视思维训练的同时,忽视了知识的传授,放松了识记教学,不抓或很少抓语文背诵了。冷落背诵的结果,使得“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使理解课文、培养思想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作文教学也极为不利。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证明:背诵是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
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童装?是把孩子当做孩子,还是把他们视作小大人严肃对待?Baby Dior显然选择了后者,而且,似乎效果不错。新一季大片完全是上东区名流风格,黑白影像和孩子们似模似样的演绎,居然传递出Dior成衣式的优雅,成功与其它大牌童装区别开来。这是一个激烈的社会,虽然童年天真没什么不好,但偶尔扮成熟作为进入社会的预演,其实也不错。
摘要:“现象教学”是芬兰国家课程中出现的新概念,即事先依据一些源于学生生活的现象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围绕特定的主题,实现跨学科教学。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础上,笔者选择“农业的区位选择”进行尝试,教学效果颇佳。  关键词:现象教学;确定主题;教学活动  全球教育水平和效率排名第一的北欧国家芬兰,从2016年开始每10年一次课改,此次课改核心是利用“现象教学”模式解决学习动力问题。“现象(话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