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黄颛顼帝喾陵之碑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作为一个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黄人,并不知道内黄有一“二帝陵”。知道它,认识它,了解它,并爱上它是从跨入当地的文化部门之后。
  那时,县文化局承担了一项重要的讲解任务,全国总工会现场会在内黄召开,要文化局派一名各项素质都必须过硬的讲解员。因为当时当地根本没有开展旅游业,更别说配备讲解员了。情急之下,领导便选中了刚刚大学毕业且正在求职的我。我把这当作我人生的一次机遇,也当作领导对我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尽管只有七天时间,七天时间给我熟悉景点,七天时间给我查资料,了解内容,七天时间给我,自己串写讲解词,并熟记于心,七天时间不分昼夜,七天时间,我对二帝陵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了深深的了解,并爱上了自己从事的文化工作,具体的说,之后成了一名文物工作者,跟二帝陵打起了长期的交道。
  二帝陵位于内黄县城西南梁庄镇三杨庄村西北,距离县城30公里。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划归滑县,1940年划归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
  二帝陵是简称,全名是颛顼帝喾陵。颛顼、帝喾分别是古代五帝中第二帝、第三帝。《史记》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衹属。”《史记》记载帝喾“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材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土。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中华民族历来有敬重并祭祀先祖的古制,所以除了对炎黄二帝的祭祀,史书有记载外,这么伟大的两位帝王自然也不会被历朝历代遗忘。对颛顼帝喾的祭祀,除了史料、当地的县志有详细记载外,一通通的碑刻更是鲜活地记下了历朝历代对二帝的怀念和崇敬。
  二帝陵的碑大概有百余通,大多是元、明、清时代的御祭碑。碑的内容多为历代王朝遣官祭祀二帝的碑碣。如“追维明德,奉天抚民,盛治弘勋,万世永赖。陵寝所在,英爽如存,兹特遣使,赍捧香帛,祗命有司政祭,惟神鉴歆,尚飨”等。从这些碑文可以看出,元代以来,对二帝陵寝的祭祀从未中断,明清两代更趋频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元、清两代,其发祥地在古华夏地域之外,当他们入主中原后,很快地认同并融入中原文化。元代沿袭古制,祭祀祖先,未曾稍怠。清兵入关以后,也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钦遣銮仪协理事督同知乔可用致祭。此后,凡国有大事,皆派官告祭。这些碑多为圆首和八字首,碑文多为“御祭”、“御制”文等。派遣的祭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宗仁府的,内阁的,吏部的,户部的,礼部的,礼蕃院的,还有日讲官,銮仪卫等,还涉及到派遣道士致祭,这正好又印证了明代道教盛行道士地位至高的社会事实。从年代看,明代英宗正统年至明末崇祯年,清代顺治开始到清末宣统几乎每个年号都有祭碑,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已成定制,如年逢要事、大事便一年一祭或一年两祭。另外,这些碑碣在书法和雕刻技艺方面,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有楷书、隶书、大篆、小篆等。雕刻技艺也十分精湛,把云龙纹作为主要纹饰,以各种浅线刻或阴线刻于碑首或周边,有的以草纹、牡丹花卉等加以修饰。
  《宋史·礼制》记载:“徽宗政和二年,定历代陵寝祭高阳、高辛于澶州”, 高阳乃颛顼,因其封号于高阳(今河南杞县),号称高阳氏;高辛乃帝喾,因其封号于高辛(今河南商丘县),号称高辛氏,二帝因此被称为高王,二帝陵俗称高王庙。澶州即今天的濮阳,这和“陵地古属东郡濮阳”的说法相符。这样看来,如果徽宗政和二年,祭拜二帝列为定制的话,二帝陵应有宋朝的许多碑刻,可是目前尚没有发现,希望将来的考古发掘能给我们一个惊喜。
  二帝陵的碑除了多,内容丰富之外,还弥足珍贵。其中一通最早的元代至元十二年的“颛顼圣帝庙记碑”记载:“夫国之大事,以祀为先,礼之要轻,惟□为重。昔圣帝明王载在祀典者,国有常祀。其来□颛顼故都,土山之阳,帝陵在焉。旧有□圣帝神庙,前临天堑,后枕龙岗,西连太行,东接沧海,绵地千里,提封万井。民物丰阜,形势□□实,神明之奥也。万代以来,国家岁时遣使致祭,邦人祈赛愈久念新,每遇岁旱,屡获佳应。人或构疠,能消病机之□□,或降灾克弭伏愆之咎,百祥骈集一方赖焉,遭贞佑之乱,神宇俱为灰烬,独此山岘然,遗址犹在”,“自古神依人而行,今神不安其居,若非建立庙貌,上无以尊”。详细记述了每逢国有大事,皇帝遣官祭祀和百姓祭典的盛况以及二帝陵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依山傍水,周围一带土地肥沃,五谷丰登。每逢干旱,大雨便会及时而至,碰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凡来二帝陵的人,能消病去灾,百祥汇集一身,可惜二帝陵遭“贞佑之乱”火焚,留下一片废墟。滑州同知李英认为,二帝是神灵,自古二帝依人而行,现在二帝住所遭到毁坏,若不修陵建庙,恢复原貌,上愧对祖先啊!接着和众官重新修葺的经过。
  还有一通乾隆四十年九里士民所立感恩碑。碑文记载:“滑邑东北隅六十里有颛顼帝喾陵寝,自大唐立庙以来,国有大庆,即隆祀事,历代如斯,迄今未艾。”不但记载了大唐立庙的事实,也记载了历代帝王和百姓对二帝崇敬、感恩戴德之情。
  除此之外,还有历代文人墨客赞颂二帝及二帝陵优越地理位置和优美自然环境的碑刻。
  可见,几千年来,二帝陵的灵气不知庇佑了几朝几代帝王,几多达官贵人,所以历朝历代帝王和官员才对二帝不敢怠慢,感恩立碑,祭祀不绝。就是当地的子民,千百年来,也对祖先感恩戴德,尊敬有加,焚香追念,以延续二帝陵丰盛的香火和千古不变的灵气。
  他们视二帝陵为圣地,对二帝所创之千秋功德顶礼膜拜,他们以依帝陵而息为希冀,借帝陵瑶光之盛,寄托以荫家道永昌,子孙兴旺的遗愿。
  如今,这个集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帝王陵寝为一体的名胜古迹,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我国传说时代的史实考证提供着重要的资料,更以华夏子孙的归根之地和中华文化的源头,成为我们民族感情联系的纽带。它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异国友人和港、澳、台胞到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颛顼帝的生日,群众性祭祀尤盛。2002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内黄县人民政府公祭颛顼帝喾陵,随列为定制,每年这一天定为祭祖节。这一天,二帝陵这个神圣而静谧的神灵圣地,大戏连台,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香火缭绕,热闹非凡,朝拜敬祖者达30万人之多。并有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组团前来寻根祭祖。并每年都刻碑记事。
  我们为二帝陵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而赞叹,更为它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折服。
  二帝陵的现存历代碑碣数量之多,在我国古代帝陵中是罕见的,证明了华夏民族对二帝的怀念和崇敬。这些碑碣不仅是研究历代官职、地域风俗、政区沿革的重要资料,也是难得的书法艺术和石刻艺术瑰宝。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黄县文物管理所)
其他文献
现今,美、欧、日出于本国切实利益考虑,开始将商业方法专利纳入到专利法保护的范畴,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可专利性都予以承认,并rn积极给于法律保护。为应对飞速发展的经济趋势,维护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是诸学科进行学习的前提与基础.为对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保证,国内各初中开始将《说文解字》应用到了语文教学之中,期望能够运用该部著作,对语文教
竹叶刺破月亮  将银光洒进  软烟罗制的纱窗,  梁间的鹦鹉再吟不出  吴侬软语的诗句,  三月的燕子  明年是否还在这里筑巢?  秋窗,秋风,秋雨  秋愁结肠;  花冢,花锄,花囊,  花魂何方?  一株仙草的风露清愁,  归还到天上。  天尽处,香丘旁,  谁曾拾起,  被误剪的香囊,  化成灰的鲛纱?  竹叶刺破月亮,  将银光洒进  软烟罗制的纱窗,  梁间鹦鹉再吟不出  吴侬软语的诗句,
期刊
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出台,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我国不动产登记的立法,不能满足于行政rn法规的层面。应当继续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完
摘 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古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但关注的角度主要是墙本身的功能和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而它所具有的旅游美学价值往往被人们忽视。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角度转型的铺垫;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前期开发、规划以及后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文以古墙为例,简单介绍了中国各类典型的古墙,阐述了古墙的建筑艺术属性,它具有韵律之美、雕塑之美、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事业单位属于我国重要的社会责任部门和组织,事业单位有着带动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工rn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本职工作顺
久闻何蜻教授不但学问做得好,还擅长书法,自成一家。近日读到新近出版的何崤书画篆刻作品集《啃轩艺事》,才深知何蜻教授的多才多艺,大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更加规范和标准,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才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