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IDF的报道:糖尿病蔓延如离弦之箭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4日在南非开普敦举办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大会上,一组糖尿病发病现状的数据令人惊愕:目前糖尿病侵袭着全球2.46亿人,其中有46%的糖尿病患者在40~59岁之间;未来20年内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将突破3.8亿。
  
  糖尿病正迅速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瘟疫”
  
  在本次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糖尿病联盟主席Pierre Lefebvre说:“仅仅是在20年前,有关数据显示有3000万人患有糖尿病,现在的情形更为严酷,糖尿病正迅速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瘟疫’。”
  目前全球成年人口的5.9%受糖尿病困扰,而其中接近80%的糖尿病患者是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地中海和中东(成年人口中有9.2%患有糖尿病)以及北美(8.4%)。患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地区却是西太平洋地区,有大约6700万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欧洲紧随其后,有5300万人口患有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联盟候任主席Martin silink表示:“50年来,糖尿病这颗‘定时炸弹’一直萦绕在人们耳边,现在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中东、印度、中国和美国的糖尿病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发。”
  
  糖尿病的肆虐,严重地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推动着2型糖尿病在全球的流行。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能够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这种改善可使一代或两代人的饮食、活动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的多数人群来讲,营养过剩的问题远甚于饥饿。现代化生活方式带来的标志性问题是人们体重的增加和活动量的减少,而摄入的营养物质又过于精致和过多。曾有专家认为,如果能够控制肥胖,糖尿病的发病率可以下降50%以上。
  人们曾经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病,而如今糖尿病已经转向侵袭工作年龄的人群,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这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影响。正如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Jean-Claude Mbanya所指出的一样:“糖尿病的肆虐造成了如此多的生命丧失和如此多的人们处于疾病煎熬中。然而,人们为了制止这种现象而做出的努力实在是太少。在糖尿病蔓延的问题上如不采取相应措施,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承受重大压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亦将被危及。”
  
  让联合国通过一项关于糖尿病的决议
  
  国际糖尿病联盟请求通过一项关于糖尿病的联合国决议,遏制糖尿病的蔓延,以确保对糖尿病给予充分的重视。诚然,一项联合国决议不可能照顾周全,如对于像瑙鲁这样的太平洋岛国而言,他们已经在糖尿病最流行的国家名单中拔得头筹,占该国总人口1/3的人们正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抗争。假如全球的糖尿病流行形式如此严重,人类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编辑/艾新)
  
  后记
  在2006年12月底的会议上,联合国已经通过了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口号。这就意味着,官方组织与社会团体一样,均加大了对糖尿病防治的力度。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糖尿病治疗的全面达标是降低糖尿病死亡率和残废率的最重要手段,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离开了这个基本治疗和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就会面临残疾和死亡的风险。
  敬请本刊的广大读者关爱生命、珍惜健康!由于生病,您才更加渴望健康的平常生活。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并不等同于过“苦行僧”似的生活,而是像正常人一样有益的健康生活。
  愿我们所有的读者、作者和编者一更健康、更愉快、事事更如意!
其他文献
目前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十分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0%~20%。糖尿病胃肠道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l型糖尿病、病程8年以上、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及伴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妨碍食物和药物吸收,还使血糖波动增大而难以控制病情。  糖尿病可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其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病变累及的部位。如病变累及胃部可出现纳差、返酸、嗳气、上腹饱胀,严重者出现胃
期刊
病例    日前,黄大妈因低烧、盗汗、咳嗽、痰中带血丝去医院就诊,被查出患有肺结核。医生询问其家人可有肺结核患者,她说没有;医生又问她近年可曾去过疫区,回答也是没有;医生询问可有其他病史,她说患糖尿病已经10年了。于是,医生初步判定黄大妈的肺结核病与糖尿病有关,立即收治住院。现在,躺在病床上的黄大妈总是哀叹:“真是祸不单行,我咋这么倒霉呀!”她疑惑的是,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得肺结核?    解读 
期刊
68岁的牛大爷,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一个在美国硅谷工作,一个在国内名牌大学当讲师,日子过得富裕而安逸。但有一件事让牛大爷很闹心,就是他有糖尿病。自ALl2年前发现了糖尿病,牛大爷一直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由于他不太注意血糖监测,用药后虽然体重降下来了,可血糖却总是忽高忽低。4年前因为发现蛋白尿,医生建议他改用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得还是不好,经常在11.5mmol/L左右,而且几次夜间低血糖的发作
期刊
编者按 2006年岁末的一天,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马季老师在北京辞世。享年72岁。据介绍,身患糖尿病的马老18年前就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所幸抢救及时,恢复良好。2006年3月本刊采访了马老,如今,他诙谐幽默的言语犹在耳边,慈祥和蔼的笑容还留在我们的封面上。其人却已驾鹤西去。马老的突然辞世,让无数喜爱他的观众悲痛不已。曾把欢笑送进千家万户的马老,作为快乐的使者,留给我们的是
期刊
二甲双胍是口服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不仅没有被临床淘汰,反而却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醇,备受青睐。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会(EASD)又联合发表了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即在生
期刊
糖尿病患者在购买和使用皮肤病外用药时,需要多掌握一些知识,决不能盲目随意购买。因为,例如肤轻松这类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在使用中有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某医药信息咨询公司对1108个购买皮肤病外用药的家庭进行调查后发现,消费者提及的皮肤病外用药多为西药品种,有78.4%的家庭选择到药店购买,只有15.6%的患者选择到医院购买。所购买药品中,82.6%为乳膏剂产品。在选择购买品种时,30.6%
期刊
春天走近了,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糖尿病病友如果病情稳定,何不去享受一下春游的乐趣?下面的提醒会给您的旅途锦上添花,减少无谓的烦恼。    行前准备    健康评估:出行之前应到医院对自身健康状况做全面的评价,包括病情控制状况,尤其是血糖、尿酮、血压、心脏、肾脏、眼底、下肢和足部的状况。咨询医生自己能否参加旅游,请医生写一份关于病情及治疗的摘要并随身携带。
期刊
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起因,除了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关外,还因基因上有缺陷所致。因此,很多患者寄希望于改善基因以防治糖尿病,基因疗法应运而生。糖尿病的基因疗法有几个途径,目前研究得较多也比较易行的是体内基因转移,具体来说就是用胰岛素基因治疗,即在机体的胰腺外组织建立生理模式调控的胰岛素分泌,以达到持续、稳定、有效地控制血糖。如果此种方法研制
期刊
糖皮质激素与糖代谢有关,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它同时也调节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在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减轻过度的应激反应上,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激素。    使用中警惕類固醇糖尿病    由于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期刊
病例    男性,50岁,身高170厘米,体重45千克。患糖尿病五年余,有逐渐消瘦之势。现口服美吡达和文迪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3.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为7.5%。目前未发现明显并发症。身体瘦弱导致其体质较差,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解读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重视如何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然而,体重也不是越低越好。虽然体重过低或消瘦的糖尿病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