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转出财富路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行做生意不容易,竞争者那么多,消费者那么挑剔,墨守陈规越来越难赚到钱。但捉住一点巧思、一点创意,把同样的生意做得与众不同,那么机会便自然而然来到你身边……以下几个实例,堪称转行做生意的代表案例,虽然各有各的“转”法,但求新求变则永远是获取财富的不二法门。
  
  不当阔太太 偏要卖腌菜
  文/田 雨
  
  杭州建德市的潘秋梅经营着一家饭店,十多年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她在上海经商的丈夫也拥有上千万的资产。1999年,潘秋梅做生意正做在兴头上,发了财的丈夫突然专门托了朋友来劝潘秋梅回家当太太。虽然丈夫心疼她是一番好意,但潘秋梅是个要强的人,她不愿呆在家里享福,也不打算领丈夫的情。可是到了2000年,潘秋梅却主动要放弃饭店了,放弃饭店不是想通了要回家当太太,而是北京来的一个处长让她动了别的心思。
  潘秋梅一直认为,她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和一位偶然来她饭店吃饭的处长密不可分的。北京的这位处长第一次来建德是到千岛湖旅游的,很偶然的他走进了潘秋梅的饭店,这餐饭处长吃的是赞不绝口,后来他每次从北京来建德都点着名要吃潘秋梅的菜,只因潘秋梅的菜里比别人多了一样叫倒笃菜的东西。不仅是北京的处长,店里的很多回头客都是冲着这个菜而来的,这个现象最终引起了潘秋梅的注意。
  倒笃菜是建德一带农民自制的传统腌菜,家家户户都会腌制。但说起这种腌菜的由来,还有一段很有趣的传说,据当地村民讲,倒笃菜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当年村里有位老人晚上出门,不小心将放在自家的腌菜坛子碰倒了,老人家着急出门也就没理会那碰了个底朝天的腌菜坛子,过后也就忘记了。等老人家想吃腌菜的时候才想起那被碰翻的坛子,打开一看,菜已经腌好了,尝了后竟觉得味道比以前的好了许多。由于这种菜是倒着腌好的,故此得名——倒笃菜。
  由于很多人爱吃倒笃菜,潘秋梅将它作为饭店的配料每年都要消耗5000多公斤,这让潘秋梅看到了新的商机,她立即决定放弃饭店,专门做倒笃菜生意。
  2001年春节,潘秋梅回到老家以高于市场一角钱的价格,发动乡亲为她种植了7000亩芥菜。到了收获季节,浩浩荡荡的送菜大军挑的挑,拉的拉,拖拉机运的运,把菜按时送到了潘秋梅这里。然而就在潘秋梅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春天的天,小孩的脸,要变就变,就在潘秋梅刚把菜收购完,一场大雨突然而至,花4万元钱收购的芥菜烂掉了大半,当时的情况让潘秋梅连悲伤都来不及,她赶紧雇了一批人将没烂的那一小半腌起来。看着那些在大雨中烂掉的芥菜,潘秋梅的心里沉甸甸的,她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直到半个月后,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才让潘秋梅重新看到了希望。
  原来潘秋梅有一个上海朋友,是专门做厨房经营供应的,他听说潘秋梅建立了一个制作倒笃菜的基地,于是就亲自前来考察。紧接着上海的朋友就下了一个订单,菜还没腌好,就有人全定下了,碰到这样的好事,当然求之不得。好不容易盼到菜开坛,潘秋梅却又决定不卖了。
  潘秋梅的这个决定让上海的朋友大惑不解,到手的钱怎么都不赚了?其实并不是潘秋梅不想赚这笔钱,而是潘秋梅发现菜里有沙子,腌制时由于匆匆忙忙赶时间,请的那些人对卫生都很马虎。如果贱价卖掉,也还是卖得出去。可是考虑到长久的利益和尚未建立的品牌,潘秋梅却忍痛将3000多坛腌菜全部倒掉了。她的这一举动在当地造成了很大影响,那天3000多坛腌菜装满了好几辆车,当时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虽然大家对倒掉的腌菜觉得可惜,但更多的人从心眼里佩服这个有气魄,不赚黑心钱的老板。潘秋梅虽然表面上看损失了9万元钱,但她却因此赢得了品牌效益和人格信誉。
  第二年,潘秋梅汲取教训从头再来。这次腌制倒笃菜,她精心挑选了一些特殊的人做工人。此次她雇佣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对腌菜工艺比较熟悉,做起来比较自然还能做到位,用技术熟练的农村老人做工人,生产出来的倒笃菜既保证了传统工艺,又保证了倒笃菜的卫生和质量。
  2002年,潘秋梅开了家小店铺,卖起了以倒笃菜为主的当地土特产。上次的倒菜事件给她带来了旺盛的人气,生意一开张就很不错。但卖了一段时间后,潘秋梅却渐渐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由于建德紧邻千岛湖,市里有很多像潘秋梅一样卖土特产的小店铺,彼此之间恶性竞争随意叫价,给游客带来一种不信任感,潘秋梅决意要让自己的店与众不同。
  2003年10月,她在建德最繁华的街道开了一家专卖土特产的超市,销售以倒笃菜为主的杭州土特产。超市经营,价格规范了,品种增加了,潘秋梅成为建德土产行业中做得最出色的一个。但潘秋梅并没有满足现状,她紧接着又将目光紧盯在了来千岛湖旅游的游客身上,她将游客锁定为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她每天都在琢磨他们的心思:但凡是一种有吸引力土特产,似乎都有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历史或者传说,假如将自己经营的土特产与当地的一些历史传说结合起来。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购买。这个想法使潘秋梅眼前一亮,于是她开始紧锣密鼓地搜集了一些与特产有关的传说故事,为了让游客知道这些故事,她把这些小故事印成册子,每天派人到景区去分发给导游。历史传说果然让游客产生了兴趣。很多游客在听了导游的故事并了解了土特产的由来后,购买欲望被大大提升,但凡来千岛湖旅游的游客,只要听到那些传说,都会对与传说相关的地方食品产生兴趣,潘秋梅的超市营业额也因此翻了四五倍。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的一天,一个特殊游客的光顾,竟然使潘秋梅的倒笃菜一步登天成了航空专用食品。
  那天,有一位航空公司员工的家属到千岛湖旅游,在潘秋梅的店里购买了一些土特产,当这位游客品尝了潘秋梅的倒笃菜后,觉得味道非常好,于是这位游客向潘秋梅建议道: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倒笃菜打进航空公司呢?一语惊醒梦中人,与航空公司合作,让倒笃菜飞上蓝天,这是潘秋梅梦寐以求的事。可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到嘴的,因为潘秋梅知道,航空公司对航空食品的要求最起码要绿色无公害,而且要通过ISO QS认证,想到这些,一向对自己产品很自信的潘秋梅开始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但与此同时,潘秋梅不肯认输的倔强劲也上来了,试都没试过怎么就知道自己的产品不好呢,于是潘秋梅立即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联系检测自己产品的事宜。
  检查结果却令双方都感到难以置信。从现场抽检的结果来看,潘秋梅生产的土特产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潘秋梅自己也没料到,奥妙就在她所采用的传统倒坛腌制方法上:倒坛腌制本来是为了保持传统的风味,无意中却排出了废水中含的有害物质。这是2004年潘秋梅收获的意外惊喜。2004年8月,她的倒笃菜和高山玉米成功地通过各项检测,被上海虹桥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同时采纳为航空专用食品,年供应量近50吨。
  就在潘秋梅事业大获成功之时,丈夫再次打电话要求妻子回家享福,忙得不可开交的潘秋梅自然没有答应丈夫,不过,她也期待着有朝一日不再像现在这样劳累忙碌。在即将结束采访时潘秋梅这样说道:“等到再过几年把事情忙顺了以后,我就可以摸摸桌子、点点票子、看看数字,那就很愉快了,喝喝茶,找朋友聊聊天,做阔太太我还闲不住。”
  编后语:潘秋梅这个行转的好,她的成功就在于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商机,细致入微的观察、果断干练的决定再加上诚实讲信誉的经商理念,潘秋梅的成功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商海搏浪 生意越转越红火
  文/晗 风
  
  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她放弃了处长的职位,放弃了稳定的收入,借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令周围的人大惑不解。经过几年的打拼,她成功了,然而处在事业颠峰的她再次作出一个令人诧异决定——放弃现有的事业,转行重新创业……
  曾经在山东省机械厅作过规划处副处长的薛洪爱在单位虽然年年都是先进,但总想创立一番事业的她1994年主动下海,借钱经营起了一家酒店,4年之内不但还清了借款,又挣了100多万,正当生意红红火火的时候,她却突然又要改行,起因是酒店里买回的一块注水猪肉。那块三斤多重的里脊买回来,放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绿了,当时真把薛洪爱吓出了一身冷汗。薛洪爱由此联想到如果自己来做一家企业,从猪的品种选择到喂养宰杀进行统一质量控制,做出自己的品牌,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薛洪爱养猪也要和别人养的不一样,她想将来在控制了一定数量的生猪种源之后,如果再能开发出更高利润的熟肉制品甚至保健品,这项产业一定能比酒店作得更为长久。于是,1998年1月,薛洪爱把酒店转让出去,建起了一个400头种猪的种猪厂。
  几个月后,那批种猪顺利产下猪崽,为节省资金,薛洪爱将第一批仔猪崽采用统一供应纯粮食饲料、统一回购的方式卖给农户去养,3个多月之后,当那批仔猪快要长成的时候,谁也没料到,薛洪爱的这批辛苦培育出来的良种育肥猪却被一个广东客商盯上了。这位客商毫不含糊地对农户开出了每斤高于市价两角的价格。一见有利可图,当时不少农户便打算把猪卖给这个广东人。面对不利局面,薛洪爱果断作出决定,无论花多大本钱,也要彻底断了农户把猪卖给广东人的念头,否则自己几百万元的投入就会付之东流。
  薛洪爱把养殖户叫到一起,说了自己的决定:其一把收购价格定得高出广东客商;其二卖给农户的仔猪个头再小一点,让他们少出本钱;其三在回收大猪的时候现款交易绝不拖欠。薛洪爱给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那个广东人彻底败退,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都从薛洪爱这里购买仔猪,到2003年,薛洪爱用这种农户领养的方法,建起了3万头的育肥猪养殖基地。
  2000年8月,薛洪爱顺利回收了农民手中的第一批育肥猪,实施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建起了屠宰厂。屠宰厂刚开业那阵儿,经常一天只能卖出去几头猪,眼看收上来的几千头猪都到了宰杀期,如果卖不出去,每天的饲料就要花掉几千元,正当薛洪爱心急如焚的时候,厂里来了一个大客户——济南客车厂。该厂的厂长到薛洪爱的厂里看过后,感觉薛洪爱这里无论从猪的繁育饲养还是屠宰方面确实都很规范,于是决定从这里购进猪肉。济南客车厂是一个将近千人的大厂,这次是准备在八月十五为职工发福利,急于打市场的薛洪爱决定以成本价卖给对方。这次生意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薛洪爱深知经商之道,挣钱不在第一次,只要大家吃了猪肉感觉好就会有很好的口碑宣传,济南客车厂是个老厂,职工多,宣传面广,这种无形的广告既免费效果还好,从长远利益考虑,薛洪爱这单生意是明赔实赚。
  但人算不如天算,薛洪爱怎么也没想到这批猪肉运到客车厂后竟然在职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天薛洪爱就接到了客车厂的通知,说他们送去的猪肉是劣质肉。甚至有一部分气愤的职工已经把情况反映到了有关部门。正在和工人们开庆功会的薛洪爱得知这个消息后简直大吃一惊,这么好的猪,自己养的,自己杀的,怎么会出现问题呢?
  闻讯赶来的质检人员最后得出结论,猪肉本身没有问题,只因冷藏方法不当造成了变质。原来由于缺乏经验,在屠宰过程中工人们将宰杀好的猪一个劲往冰库里放,堆的像小山似的,中间没有隔开的空隙,势必造成热捂使肉变质。薛洪爱将那批猪肉全部扔进了垃圾箱,并连夜写了道歉信,把技术监督局的化验结果贴在信上,第二天发到客车厂每位职工手里,但吃了亏的客户提出马上退回货款,并要求薛洪爱按八月十五的价格,年底将一批优质肉供给客车厂。虽然薛洪爱知道猪肉是年底涨价, 但她为了拉住客户只好按原价结算,加上第一批货全部扔掉,最后赔了10多万元。客车厂的1000多名职工在年底终于吃上了薛洪爱的猪肉,并对这次的肉赞不绝口,薛洪爱起初想要的广告效应也终于达到了。之后当地媒体也对这件事进行了宣传报道,薛洪爱借势又开起了专卖店,她的生肉制品销量越来越大,2002年年初,企业资产达到了1000万元。可是,薛洪爱这个资产千万的老板,却被一笔50万元的款子难住了。2002年3月,她开始动工修建熟肉制品加工厂,手上的流动资金全部压到了加工厂的建设上,这时,一笔货款突然出了问题,不能按时到帐。薛洪爱本来打算三天后要拿这笔货款去还上一笔50万元的贷款,如果不能按期还款,意味着自己今后很难再从银行贷款,这对于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生猪企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但三天的时间凑够50万元又谈何容易。当时手里没有一分钱的薛洪爱急得起了满嘴火泡,她连夜找到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帮忙,人缘一直很好的薛洪爱得到了大家的鼎力支持,第二天,在薛洪爱原来工作的机械厅里,越来越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主动给她送过钱来。到了最后一天下午, 薛洪爱只凑够了47万元,想到有一位好朋友自己还没有联系过,虽然这位好朋友家境并不富裕,也只好把希望寄托到她的身上了,电话打了过去,眼看离最后还款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 对方还是毫无音信。万幸的是,在银行下班前十分钟,这位朋友派女儿为薛洪爱送去了3万元。贷款是还上了,但急需的流动资金还差100多万元,薛洪爱只好继续向朋友求助,最后,她统计了一下,这次一共有86位朋友给她凑了200多万元。不管遇到多大难题从不落泪的薛洪爱,此次面对朋友们的信任和热情相帮,感动得泪流满面。
  有了这笔大伙凑上来的流动资金,食品厂很快建了起来,薛洪爱随之将产品打入了济南赛特等大型超市。最近她用猪骨头加工而成的补钙胶囊也试制成功,至此薛洪爱起初所设想的一条产业链已基本建成。
  如今薛洪爱把赢取更高利润的希望寄托到了补钙胶囊这个项目上,但要想实现规模生产,还差400万元的流动资金。这次资金筹集又成了她的一个新的难题。
  编后语:一个生意做赔了,放弃转行容易,可把一个做的本来红红火火的生意放弃,然后转做它行,则需要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有时候充满智慧的放弃恰恰可以带来更大的得到。
  
  从交不起学费 到腰缠50万
  文/武小东
  
  相对于一些被媒体热炒的大学生“富豪”,安徽淮南师范学院的张新中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他“发家致富”的经历同样充满传奇色彩。4年前,张新中还是一名曾因家庭贫困而申请缓交学费的贫困大学生,4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腰缠50万的大老板。
  张新中家里贫困,2000年他考上安徽淮南师范院校时,父母跑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家,也只凑了3000多元,这里面还包括他的路费和生活费。开学报到时,张新中紧紧攥着信封里的3000元现金,在报到的长队里一次次退到最后面。终于他鼓起勇气找到系辅导员,说出自己的困境,争取到了缓交学费的机会。虽然贫困,张新中却从没自卑过,他知道,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让生活逐渐好起来。
  张新中做生意的灵感来自一位师兄。那天师兄来宿舍推销随身听,只见他没费多少口舌,5部随身听便以每部75元卖给了舍友。这件事对张新中触动很大,他隐约觉得自己身边有一种机遇,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消费群体。
  


  接下来的几天,张新中一直在谋划推销的事情。通过向本地学生和大三的老乡们打听,他很快知道了在市西郊有两处小商品批发市场。第一个周末,他便徒步走遍了两个市场,仔细对比了很多随身听的性能、价格和质量,摸到一些门道后,他几乎可以用15元的批发价拿到那位师兄推销的随身听。
  张新中动用了那个月全部的生活费批发了8部随身听,拿到学生宿舍做了第一笔生意,结果8部随身听一倒手净赚了400多元。这是他的第一桶金。晚上他清点着生平挣来的第一笔钱时,哭了。
  之后,张新中在课余时间总紧紧盯住同学们的消费品:英语四六级、考研辅导资料、磁带、充电器、电池、耳机和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他都能搞到低于校外市场的价格。通过推销这些产品,不到一年他就成了校园里小有名气的“生意精”。
  2001年暑假,张新中没有回家,他在酝酿新的创业计划。
  当张新中发现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磁卡公用电话时,他立刻意识到,大学里肯定存在着不可低估的电话卡消费群体,于是他将创业的目标投向了电话卡市场。张新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张贴了卖卡的广告,然后挎上一个装满电话卡的大书包,利用课余时间穿梭于各个学生宿舍之间,他向学生承诺:只要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给他,他立即送货上门,卡的质量如有任何问题都可无条件包退包换。这样一连奔波了几天,张新中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他的传呼机开始不断接到购买电话卡的信息。于是每天一下课,张新中就匆忙赶去送卡。忙碌了一个月,他竟然卖出了1000多张电话卡,纯利近4000元。
  张新中清楚任何市场都会有饱和的一天,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卖出电话卡没多久,张新中又发现了一个新项目——电话超市。通过一番详细的市场考察后,张新中将自己的分析写成可行性报告,连同开办电话超市的申请一并交到了电信局。2002年10月,第一个公话超市出现在师范学院校园内。长途电话每分钟只要3毛钱的话费太具吸引力了,学生们蜂拥而至。电话超市开业的第一个月,仅话费营业额一项就接近1万元,加上电话卡销售的收入,张新中的月纯收入第一次突破了5000元。
  2003年2月,张新中出资购买了3台电脑,请计算机系的高手建了一个网站,并从特困生中招聘了几名送货员,在校园里搞起了网上商务。张新中先与学校食堂联系,在网上推出盒饭业务。盒饭价格从3元到6元不等,一份至少能赚5毛钱。发展到后来,网上商务范围越来越大,从卫生纸、零食、电话卡、手机卡,到学习用品、日常消费品等都可以在网上订购了。张新中规定送货员保证送货的时间必须及时。网上商务开通没多久便小有名气,日访问量接近2000,而张新中已经可以每天净赚100多元。经过两年多的商海实践,张新中的经济理念迅速得到提升,他越来越清楚校园市场的庞大。他准备把校园市场做大。
  2003年下半学期开学后,张新中找来同班同学庄勇鹏和徐祖栋一起讨论如何开发校园市场。当谈到对校园市场的开发设想时,3个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个开发校园市场的校园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介绍家教、校园活动策划、校园广告、产品展销、电话卡、手机卡销售等业务。10月份,张新中的校园信息服务中心相继代理了中国电信200卡、201卡、校园卡、三星手机以及动感地带等推广业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共计办理了CDMA、校园卡等业务接近1万份,直接收益近10万元。随着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展,张新中的个人资产不断增加,到临近毕业时,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50万元。
  虽然身为“富豪”,张新中却一点都不骄傲,反而更加清晰未来的人生目标,他说:“我打算用这几年赚来的钱开办一家公司,做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公司专门从事校园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迅速占领校园市场,将校园经济市场做大做强。”
  编后语:张新中的成功,关键在于他的一个“变”字,从一行到另一行,不停地转、不停地变,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转,转中求变,也因此他的生意才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财富也如雪球般在不停的转变中越滚越大。
其他文献
好的生意不会全部被别人做完,好的创意不会全部被别人想尽,好的产品也不会都已被别人生产出来。郑建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你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你也能做你想做的人,实现你想要完成的梦想。你也可以扭转劣势,甚至从零做起,寻找机遇,运用致富法则,石破天惊的创造出自我无限财富。    苦难小伙闯天下 坎坎坷坷悟人生    诚实憨厚的郑建出生在山东一个贫困偏僻的乡村,父母是传统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犹如一潭死水
期刊
搞搞“副业”实现自我价值——现在,很多单位和公司给大学毕业生开的报酬并不高,尤其是第一年或者在实习期内的报酬更是少得可怜,最低的只有几百元。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满足于头一年并不丰厚的薪水,纷纷搞起了“副业”。  经销小商品不需要太高的成本,成为不少刚刚毕业的学生挣外快的首眩抓住时尚的特点,贡献自己的眼光和经营头脑,经营越时尚的商品,收入也就越可观。    动漫小店卖的就是DIY    顾风在鼓楼大街上
期刊
高先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屡败屡战,不惧竞争,走品牌合作道路,通过对“画工”的精心挑选和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使自己的产品始终走在同行前列。  虽然开在广州状元坊这样寸金寸土的地方,经营“画鞋坊”的高先生却每天只到中午才开业,他认为生意在精不在忙。     进驻脚步一波三折    三年半以前,创业好胜心使40多岁的高先生抓住了经营手绘鞋的契机。没到状元坊前,高先生代理一种韩国鞋扣。但却遭遇少男少女的冷
期刊
中国直销之路似乎从来都没有平坦过,从早期的无序开放到后来的因乱禁止,再到有限开放,直至今日为之立法。然而,直销法规的问世,也与之所规范的行业一样,经历了太多的期盼与波折。直销法规的出台,对中国直销行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直销从此迈入了法制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直销企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中国要为直销立法要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说起,关于三年内开放无固定地点销售(直销)的承
期刊
由于现代家庭的室内装饰趋向高档化和艺术化,而单位办公室、商店、橱窗、餐厅、旅馆也需要大量的花卉来点缀,因此经营像缎带花、绢花、人造花、干花等材料制成的插花格外受到欢迎。由于这种插花永远不凋谢,使它比鲜花多了无可比拟的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操作步骤:(1)插花店的地址以闹市区、娱乐街附近为最佳;次之的是大学校园、公园、超市等地,面积8-10平方米即可。(2)装饰店面,素雅温馨为装饰插花店面最基
期刊
市场分析:    自行车多少年来一直被定义为单纯的代步工具。直到有了迷你自行车和折叠自行车的出现才使自行车的文化轨迹发生变迁。迷你/折叠车赋予了自行车更多全新的文化内涵:时尚、休闲、运动、娱乐。物质的丰富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刻意引导人们追求新的事物,生活就在这样的循环中变得多姿多彩。现在,迷你、折叠车时代已经到来!  现在市场上有在销售的折叠车大多为16或18型的,既长又大且笨重,折
期刊
近日,一对爱尔兰夫妇想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即为生活在国外的爱尔兰裔逝者提供在爱尔兰播撒骨灰的服务,他们还把公司取名为“魂归爱尔兰”。   这个赚钱的创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埃德和海伦·奥尼尔夫妇的一位爱尔兰裔美国朋友曾要求他们帮忙将其丈夫的骨灰播撒在爱尔兰海上,正是这促使他们产生了赚钱的新念头。于是,这对夫妇就开设了这样一家提供特别服务的公司,并取名为“魂归爱尔兰”(Ashes to Irelan
期刊
表弟开了一家名叫“四季兴”的快餐厅。主要经营水饺、面条、包子、油条及简单炒菜等小吃。他本想靠这个小店挣点钱,补贴家用。可事与愿违,自开业以来,近1年的时间,一直冷冷清清。表弟让我帮忙想个办法。  经过几天专门的观察,我发现有两点原因致使四季兴饭店入不敷出。一是经营品种没有卖点。四季兴餐厅左右两边有家装饰豪华的小酒店,对面是一家具有兰州风味的拉面馆,不远处有五个帆布做成的简易棚,棚里也经营水饺、面条
期刊
由国有邮电企业厂长变成私营饭店的“庄主”,从过去从不买菜的大老爷们到天天拎篮子上菜场的“火头军”,一个未与南京打过交道的北方汉移居南京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老朱的身上有许多让人想不到的地方,老朱名叫朱芳茂,80年代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方的邮电局,一步步做到了邮电企业的厂长,集团改制时,正好夫人被调到南京,他就妇唱夫随办了内退跟到南京。一个大老爷们也不能光吃不干活呀,年过不惑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他选择了
期刊
是打工还是创业,这是一个问题。  记得2004年年初的时候,这是我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我在中关村的一个小公司里面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可是心中一些不安定的想法一直激荡着我的心。心里总是在想:我应该做点什么。  转眼已经到了初夏,坐在知春路上的一家麦当劳里,望着窗外的车来车往,对面坐着一个朋友,那时候,他正准备买车,于是乎;他就在那里和我大谈他的买车经,什么动力了,性能啊,有车了还可以去自驾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