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和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争得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地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
  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江泽民总书记访日进,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1)每周星期六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谭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俄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俄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其他文献
关键词:提高 实效 磨炼兴趣  雄鹰的翅膀是飞出来的。学生的潜能是通过磨炼激发出来的。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造一种或几种潜能条件,为展示学生才华提供舞台,更要为学生潜能的显现创造多种机遇。宽松课堂环境,不拘一格。在这方面的体现我主要是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想象”“画画”“创设情境”,让学生抓住机会,参与其中。增强了他们的未来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让“辩论”走进课堂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认知
基层工会是基层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行政的重要合作者。本文从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梦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路工程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
在生本教育课堂中,我们教师从原来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孩子们沐浴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吮吸着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惊喜,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选用中国秋播麦区的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251份(试验I),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均较大的杂交组合即中优9507/鲁麦5号F代96份和中优9507/晋麦45F代58份(试验II)、高分子量麦谷
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学生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其次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利。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所接受。教师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过去,我们总是认
本文以不同产量潜力的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产量潜力品种(系)的形态、生理和产量性状。同时以辽宁省2个主栽大豆品种和美国俄亥俄州2个主栽大豆品种的杂交、回交衍生群体
本研究将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胚作为外植体,在二倍体胚的遗传再生与转化条件的基础上对部分条件进行优化,成功摸索出单倍体幼胚培养中的倍性鉴定方法,成功获得了单倍体再生植
所谓班级它是一个集体的代名词,实质是由几十个不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教学的需要而结合在一起的小团体.因而要管理好班级,就要管理好每一个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一个不同思想的集体中,是否就能制定一个死规矩来套住大家约束大家呢?实践告诉我这是完全行不通的作为老师,是面对有思想的人,而不是木偶,我们应该因班级而异.结合本班实际进行管理.  一、以爱为首 深入了解学生 建立
随着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逐渐扩大和产量的不断提升,马铃薯已经成为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在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病虫害却始终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其中晚疫病是最主要的病害,造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威胁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防治晚疫病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育抗性品种。抗性品种的培育需要大量抗性资源,借助QTL定位的方法可以找到更多的抗性资源,通过杂交或转基因的方法将这些抗性资源导
对由10个春小麦(系)组配的6套遗传分析材料(每套材料包括双亲、单交的F1和F2、回交的B1和B2等世代,以及这些世代的自交后代),1998年所测定的13个性状与1999年所测定的11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