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酶解工艺对珍珠油杏出汁率的影响

来源 :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珍珠油杏为原料,经过清洗、解冻和打浆之后,加入酶进行酶解,分别对单一果胶酶酶解工艺和果胶酶与纤维素酶复配酶解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优化条件对珍珠油杏杏浆出汁率的影响.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最终确定的最佳单一果胶酶酶解工艺条件是果胶酶添加量0.03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20 min,此时珍珠油杏杏浆出汁率为54.80%.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配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比例1:1、酶添加总量0.1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80 min,此时珍珠油杏杏浆出汁率为56.67%.结果 表明:单一果胶酶和复配酶酶解均能大幅度提高珍珠油杏杏浆出汁率,复配酶解比单一果胶酶酶解将珍珠油杏出汁率提高1.87个百分点,并且将酶解时间缩短40 min.
其他文献
某大型钼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矿石硬度增加,矿石逐渐难磨,半自磨机台小时处理量(以下简称“台时处理量”)由设计的833.3 t/h降低到750.8 t/h,降幅近10%,严重影响磨矿处理量.通过对磨矿系统进行诊断分析,改变半自磨顽石窗孔径大小、格子板排列方式、HP400排矿口等参数,增大半自磨顽石排矿量,充分发挥HP400潜能优势,实现HP400顽石破碎机连续稳定给矿,提高半自磨磨矿浓度,采用提高半自磨钢球充填率和增大补加球直径的方法,能快捷有效地提高半自磨台时处理量.根据段其福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
基于综采放顶煤采空区煤岩冒落基础理论,提出了开切眼和正常推进围岩阶段冒落力学性能差异导致的空隙结构漏风动态差异模型;考虑冒落围岩长时间暴露导致其漏风、蓄热环境及煤低温氧化性能的变化,对不同阶段采空区的立体自燃带特点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Fluent模拟表明:工作面推进初期,顺槽及开切眼附近漏风较大,采空区中部冒落压实后形成较明显的“0”型圈,自燃带范围为15.7~52.5 m;在空间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由于冒落的滞后性,开切眼和工作面附近中上部位置向采空区漏风逐渐增加;正常推进过程阶段,两顺槽向采
基于达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瓦斯流动数学模型,利用分离变量法,求出径向不稳定流场瓦斯压力分布规律的解析解;通过该解析解得出了不同时间、不同抽采距离的瓦斯压力分布演化规律;基于此提出一种计算抽采半径的理论方法,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 表明:根据瓦斯压力径向分布规律,抽采钻孔周围分为降压区、转折区及稳定区,抽采难度依次增加.瓦斯压力随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主要由压力准数r2/4φt决定,压力准数越小,瓦斯压降越大,抽采效果越好,缩小抽采间距或延长抽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蒸硒的工艺条件,探究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及硫酸阳极泥比例对蒸硒率的影响,建立了硫酸化焙烧蒸硒过程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影响显著,在焙烧温度为522℃、保温时间为22.34 min、酸泥比(mL/g)为0.333的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蒸硒率为99.48%,而试验蒸硒率为99.12%,与预测值相差0.36%,匹配性良好,硫酸化焙烧过程响应曲面法模型可靠.
总结了烧碱生产装置盐水脱硝的4种方法,介绍了采用纳滤膜法脱除氯化钠质量浓度在300 g/L左右的盐水中硫酸根的经验,分析了纳滤膜法除硫酸根装置运行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石灰石露天矿配矿需求,构建了一种基于模糊多目标的配矿模型.所建模型考虑了石灰石露天矿品位偏差以及生产能耗2个配矿目标,同时引入模糊化概念,对相关性不高的多个目标进行模糊处理,并基于最大最小理论将建立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在求解算法方面,采用特定编码方式以及自适应调整交叉变异算子等策略,并利用优化遗传算法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求解.以国内一大型石灰石露天矿数据为例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此配矿模型的有效性、经济性,能够达到减少矿石品位偏差以及实现矿企降本增效的目的 .
浮选是分离微细物料的重要方法,起泡剂类型和泡沫稳定性显著影响浮选效果.本文选取醇类(MIBC)、酯类(DEP)和醚醇类(DGBE)三种起泡剂,通过实验研究官能团对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用Foamscan测定起泡剂溶液的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用Tracker流变仪测定表面张力和气液界面黏弹模量.研究结果表明:起泡速率随表面张力的减小呈线性增大,当气液界面吸附起泡剂达到饱和时起泡速率最大,其中MIBC的起泡速率最高,DGBE最小;起泡剂浓度为临界质量分数时,起泡能力最大,MIBC、DEP和DGBE的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投资大、涉及面广、运营周期长,为全面客观评价管廊面临的风险,本文以北京某管廊为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管廊全寿命周期的6个阶段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建立了二级6个、三级43个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基于AHP和Fuzzy的管廊风险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加权分布法验证了模型运算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研究管廊全寿命周期整体风险属于中等风险,其中报废阶段风险最高,其余依次为施工与竣工阶段、运营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决策阶段,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在盐水精制工艺中,增设了过碱量自动检测设备,并通过编程,实现了根据过碱量检测结果自动调节两碱流量的目标.由于控制更精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消耗均降低.
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扰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风险,严重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隐患,以采、选、冶矿业活动作为风险源,从生产工艺环节角度确定点、线状及面状胁迫因子,分析风险源、生境、生态受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矿区生态风险暴露响应模型,形成了基于相对风险模型(RRM)的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大冶市典型矿区实证研究表明,基于RRM的矿区生态风险评价能够从生态风险等级、胁迫状态、生态损失三个方面综合体现矿冶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过程及结果,科学表征矿区生态风险的复杂性,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