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秘之旅,开始!

来源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8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22日凌晨,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碳”秘之旅开始啦!
  二氧化碳监测卫星?“碳”秘之旅?
  这些名词不仅对你来说有点陌生,其实很多专家学者也不熟悉。因为目前,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全世界只有三颗,而我国的“碳卫星”就是其中一颗。
  太空“华尔兹”
  未来3年,这颗“碳卫星”将对地球二氧化碳变化进行周期性监测——每16天工作一次,2~3个月完成一次全球监测。
  卫星在太空中,怎么能监测到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变化呢?
  这就需要“碳卫星”具备一种特殊技能——太空“华尔兹”。
  太空“华尔兹”只是一种比喻,旨在表明“碳卫星”可以跳舞一般不停地旋转。
  卫星在太空中不停旋转可不多见,这也是“碳卫星”如此稀少的原因之一。中国科学家成功地攻克了这个难题。
  “碳卫星”为什么需要不停地旋转呢?原来,旋转可以配合“碳卫星”复杂的观测模式。
  我国的“碳卫星”共有三种观测模式:斜看、竖看、盯着看。
  斜看,就是耀斑观测模式,利用太阳在海面的镜面反射观测海面上空的二氧化碳数据;竖看,即天底观测模式,是利用地面的漫反射开展地面二氧化碳观测;盯着看,就是卫星在飞行过程中,始终瞄准一个特定目标进行观测。除此之外,“碳卫星”还要观测太阳和月亮,进行对日月定标。
  一言以蔽之,就是通过对海洋、大地以及特定目标的观测,收集二氧化碳的详尽数据。
  但是,要完成这三种模式的观测,就需要“碳卫星”不停地旋转。因为我们的“碳卫星”只有一只眼睛,它需要从厚厚的大气层中,识别出哪些气体是二氧化碳,还要观察对比一段时间的变化,绘制出一张张二氧化碳“动态图”,这可不容易!
  特制“千里眼”
  要想得到精准的数据,光靠“华尔兹”是不行的,“碳卫星”还需要一只锐利的太空“千里眼”。
  “千里眼”?这是啥玩意?
  这就是高空间分辨率的二氧化碳探測仪,能够生产这种探测仪的国家可不多。
  我国科学家经过潜心探索,成功实现了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的国产化,并将它装上了“碳卫星”,给“碳卫星”配备了一只太空“千里眼”。
  “千里眼”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大气中的“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
  要知道,太阳光经过空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对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通过“千里眼”对这些色彩进行精准的测量,就能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分子的数量,从而得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千里眼”的威力何止于此。科学家说,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比例超过百万分之四时,“千里眼”就会立即发现。
  这就好比在头发丝里找变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中国科学家对“千里眼”非常自信,因为,它可以精确到0.2微米。要知道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那可比头发丝还要细小很多倍哦!
  如此高分辨率的探测仪在中国光谱仪器的研制中尚属首次,也迅速成为领先世界的标杆。
  外挂“高精尖”
  很多人不明白,费了这么大周折掌握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变化状况,究竟有什么用呢?
  科学家说,在严峻的气候变化面前,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成为必然选择。我们需要相应的技术监测和佐证,否则,每个国家都会各执一词,为自己辩护。
  只有精准探测出全球二氧化碳的分布和变化,才能为治理提供帮助。
  正因如此,发达国家都开始研发“碳卫星”。
  但是,由于技术难度极高,很多国家望而却步。
  直到2009年,日本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碳卫星”。2014年,美国发射了全世界第二颗“碳卫星”。
  2016年12月,我国发射了全世界第三颗“碳卫星”。
  和前两颗“碳卫星”相比,我国的“碳卫星”除了同样搭载高尖端的“千里眼”,还有一个“高精尖”的神秘外挂——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
  这台探测仪可以测量云、大气颗粒物等,获取辅助信息,譬如:帮助气象学家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并为研究雾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比起日美两国,我国的“碳卫星”在技术层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碳”秘之旅,弯道超越,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1、无忧无虑、顽皮、愉快的人  你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抱着开放的态度,向往改变,讨厌束缚。  2、独立、前卫、不受拘束  你追求自我,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你永远不会盲目追逐潮流,逆流而上是你最大的快乐。  3、时常自我反省,敏感的思想家  你讨厌表面化及肤浅的东西,宁愿独自一人也不愿跟别人闲谈。但是,你跟朋友的关系却非常融洽。  4、务实、头脑清醒、和谐  你喜欢自然简
期刊
一名居住在英国的澳籍男子,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乌鲁木齐,只为一只陌生的小狗……  相识在戈壁  2016年6月,41岁的英国人Dion来到中国新疆参加“戈壁长征”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他居然和一只流浪狗产生了奇妙的友谊。  比赛前,Dion在营地帐篷附近发现了一只流浪狗。起初,Dion以为它只是寻觅食物途经此地,没想到,比赛开始后,这只爱凑热闹的小狗也跟着跑起了马拉松。  
期刊
八千万年没有变  澳洲针鼹世世代代生活在澳洲——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历史上,这块陆地与地球上的其他地区隔绝了很久很久,直到16世纪,欧洲人发现大洋洲时,这儿的土著居民还处于新石器时代。这也意味着,这里依然幸存着一些来自于古生代的生物,比如树袋熊、鸭嘴兽,以及本文的主角——澳洲针鼹。  据科学家考证,澳洲针鼹和鸭嘴兽都是目前存活的最古老的哺乳动物,在至少八千万年里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活得逍遥自
期刊
用心良苦的鞭策——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至今依然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仪式。  当族里的某个人犯了错误时,族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中央,公开亮相。  整个部落的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  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
期刊
百变傻老头  亲爱的傻老头:  你好!  我是《少年博览》多年的忠实读者。我想请你花一点时间,看完我的信。  小学毕业那年,曾经想过写一封信给“拍乐俱乐部”,给傻老头和阳光姐姐。坐在电脑前酝酿了很久,脑子里全是傻老头在“拍乐俱乐部”、甚至更早的“换客俱乐部”里和小读者的欢声笑语。  可是,真提起笔,很多话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回想起来,从三年级开始订阅《少年博览》,四年级真正认识它,五年级六年级,
期刊
每逢佳节胖三斤,鱼少侠感觉自己快胖成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鲸鱼,因为它们最“精”!  不过再怎么聪明,鱼少侠对自己的任务也不敢懈怠,所以这次送出的漂流瓶,请你快来打开吧!  第一站:爱的背包  坐标:池州市  赵普是谁?中央电视台的前任名嘴!安徽电视台的新任主持!答案并不完整哦,因为——他还是公益活动“免费午餐”的联合发起人!  这一次,“普哥”的公益團队来到了池州。他们要同池州团市委的叔叔阿姨一
期刊
奇怪学长的奇怪爱好  从来到圣特里特学校的第一天起,多哥就不断地听人提到弗朗西斯学长的大名。弗朗西斯,这个学校里的传奇人物,不仅连续两年夺得学校的智慧奖杯,更在全国的数学、语文、外语等各项大赛中屡屡夺冠。无论他出现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哪怕是厕所,都会掀起一股不小的热浪。  按理说,像多哥这样的一年级新生,是根本没机会结识这个大人物的。但偏偏上篮球课的时候,好朋友菲尔扭伤了脚,老师就派多哥到校医玛丽小
期刊
2016年10月19日,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  受突如其来的台风影响,天空阴云密布,冷风瑟瑟,然而,我们的心中却充满火热,因为我们这次采访的事件极为特殊——一个三岁的孩子突然从高空坠落,一名小学生面对险情,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徒手接住她,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那名小学生,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主角——年仅10岁的男孩陈俊伯。  当我们赶到学校时,班级正在开主题队会。  讲台上,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正
期刊
胡风趴在岩洞里,沉默地看着火堆。细小的火焰在冷风里顽强地跳跃着,播撒着一点点的温度。  陌生人从火里掏出几块烧黑的木炭,弄了些黑灰涂抹在自己脸上。见他顶着包公似的脸看过来,胡风忍不住退了退:“我也要涂?”  “这里又没有小姑娘,涂个脸你怕啥?我又不嫌弃你。”陌生人开着玩笑,麻溜地在他脸上画起来,“咱们马上就要去沙漠了,不涂点‘防晒霜’,你非被烤焦了不可。”  “其实……”胡风犹豫了一下,“自从山上
期刊
神秘工具助登岛  目标——正前方。  “咦,爸爸,你怎么盯着大海发呆呀?”  “嘘,我在等待时机!”  知道吗?登上海豚岛需要用一种神秘的方式,那就是等退潮时,海底裸露出一条路来……  “爸爸,你out啦!快看!”  “拖拉机!”  是的,很久以前,人们登陆海豚岛,需要等到退潮,大家你追我赶,冲上岛去。  但是现在,海岛的管理员引进了一款登岛神器——拖拉机,让游客拥有更多选择。  其实,肯尼亚大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