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多所小学组织“爸爸篮球赛”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杭州的几所小学纷纷组织起“爸爸篮球赛”。防守、上篮、扣球……爸爸们一板一眼,看起来跟正规篮球赛没有区别。不过,与普通篮球赛不同的是,每位球员球衣背后的名字都印有统一的后缀,那就是“某某他爸”。为了赢得比赛,爸爸们不敢怠慢,纷纷放下手机、推掉饭局,开始研究进攻战术,制定防守策略,亲子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孩子们也在场上积极摇旗呐喊,为爸爸加油。
  对于举办“爸爸篮球赛”,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的胡晓敏校长称,此举是为了让一年级入学的新生和家长们能更快熟悉彼此,感受校园文化。不过现在,篮球赛还加强了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而且让孩子们在爸爸的带领下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西湖小学302班的李易萌表示:“进了篮球队,我爸爸变化可大啦。他手机看少了,運动多了;好几次周末,他都推了别人的邀约,陪我一起锻炼、打球。我希望他们接下来的比赛越打越好。”(资料来源:《钱江晚报》《北京青年报》)
  ■微言大义:“爸爸篮球赛”是一石三鸟的有益尝试:不仅可以密切家校联系,还能鼓励亲子互动、增进亲子教育,同时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营造社会体育风气也有好处。
  ■适用话题:难忘的比赛;为______ 加油;陪伴……
其他文献
目光是一个很神奇的词语,它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交流,这个道理适于每一个人。  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妇女,颤巍巍地用枯槁的手扶着另一位同样颤巍巍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根结实的榆木树枝充当拐杖,不停地敲打著地面。  老妇人的手里,还端着一个旧玻璃罐子,走到每个乘客面前。没有一句话,只是微微地低下了头。  绿色的人民币,蹦着跳着想从我的手中蹿出去,那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看向我这边,这边只有我一个
微风拂动,金黄的麦浪涌动起一片又一片的波澜。我趴在窗口凝望,古老的家训仿佛从我的心中浮现出来:“勤俭节约,纯真质朴”,这似乎是对眼前美景的最好诠释吧。  家里的大堂是铭刻家风的好地方,每天外婆都会点上一炷香,插在那刻着祖训的漂白的墙壁前,烟气氤氲环绕着,仿佛为这祖训营造出神秘的光彩。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是拉着我漫步在伴有泥土清香的田埂上,她总是会说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才会有饭吃,才能耕
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到近现代的“兼容并包”,从意蕴深远的黑白山水画到五彩缤纷的水粉彩墨画,从催人心弦的民族乐器到中外融汇的现代演奏会……时光流转,朝代更迭,华夏民族之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大放异彩。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自信之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到对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铸造民族魂和道德建设都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早已浸润于
清冽这个词语,只能用在初春,或者暮秋。  初春,阳面的积雪已消融,露出了青黄的草皮,背阴的地方却还躲着几摊固执的雪,逼着太阳发威。可太阳看着高挂天空,气温却跟逗你玩儿似的,斜睨着那些急着爱美的姑娘,露出一脸坏笑。  暮秋和炊烟最配,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不损分明。云不紧不慢,一阵微风吹来,炊烟就跟着云跑了。一说起炊烟,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出“袅袅”二字,的确,你想破头脑也未必能有更好的词汇。袅袅,是柔弱的
轻倦雕窗娟娟月,夜举清香澹澹风。  我一人独坐窗前,令人无法接受的小考分数如烈焰灼烧瞳孔。眼看期末考试将至,怎渡!怎渡?  我愤懑满腹地推开椅子,无意间,目光触及那方古砚,那支狼毫。突然有种想练字的冲动,把自己也吓了一大跳。于是,我与书法再度相逢,开启了一段温暖的旅程。  狼毫静默,砚台蒙尘。我竟不记得是多久不曾练字了。双手捧砚,拂去尘灰,捻开韧性的狼毫,淡淡磨砚。那熟悉的墨香在空气中氤氲,清淡,
“下辈子咱俩一定得做母女,不过,下辈子我做妈!”贾玲含笑带泪的表演,深深触动了我。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由贾玲、张小斐、沈腾参演,能让我笑到抽筋又让我涕泪横流的电影。我认识的贾玲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喜剧演员,很少看到她悲伤的样子,可回顾她的表演生涯,发现她以她的母亲作为题材已不是第一次了,李焕英一直是贾玲心里最放不下的那个人。没人知道贾玲想妈妈的时候哭过多少次,可这次,她好像不仅是拍出了自己的媽妈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几位老奶奶正带着一群小朋友学剪纸,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吃饺子,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虽然孩子们一口一个“奶奶”地叫着,可这些奶奶和小朋友们并没有血缘关系。  原来,社区里的很多年轻的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庭,他们大都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而社区里的退休老人们,空闲时间则比较多,他们也常常因为整日里无所事事而感到空虛无聊。吉福社区则以老
诗意是什么?初见题目,并无感念,细品之下,卻觉题目极有深意。诗意,诗意,定要见到日升月潜,亲睹沧海变迁方才是诗意吗?  脑海中蓦然闪现出去年八月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闲逛时所见景致:阳光自密叶的微小缝隙中洒下,才经历过大雨倾盆的它们,在竹林间闪光,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微凉的风儿轻轻抚过我的耳畔,路旁一丛又一丛不知名的小花招手向我问好,笑意铺满整个跑道。  诗意就在草地摇曳的韵律中舞蹈,铺写着它
面对枯燥的生活,抛开一切,发呆静坐,似乎成了消遣时光的最佳之选。  于我,在阳光洋溢的下午,空气中时刻弥漫着困倦的气息,而面对一摞作业,若真的睡了,总有一丝惭愧。但不自觉地,选择呆坐在椅子上,盯着作业,却什么也不干。自己仿佛是进入了一个模糊的世界,二分之一的自己不知在何处,车水马龙的嘈杂声若有若无,眼前的文字忽隐忽现,上蹿下跳。  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但又犹如漏中沙,流逝得无痕无迹。  生活
雪 尘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是宋代禅师释守璋的诗句,是说花与絮的飞落不是因为风雨,而是因为它们已进入生命的时序。  万物皆如此,落叶本是自然赋予的时序之美,只是韦应物在写《寺居独夜寄崔主簿》时,内心寂寞凄凉,才觉得那纷纷的落叶孤寂萧索。  “木葉纷纷落”,诗成妙韵天然,仿佛不是由诗人口中吟出,而是五片纷飞的叶子落成的一句诗。兀自觉得,这句诗是古往今来对落叶最美的诠释。  这样的落,美得